第五次以阿戰爭
此條目需要擴充。 (2009年1月5日) |
第五次以阿戰爭,又稱黎巴嫩戰爭,爆發於1982年6月6日。以色列在其駐英國大使被巴勒斯坦槍手槍擊重傷後,出動陸海空軍100,000多名部隊,對黎巴嫩境內的巴勒斯坦解放組織和敘利亞軍隊發動了大規模的進攻,幾天時間就占領了黎巴嫩南部[10]。
第五次以阿戰爭 | |||||||||
---|---|---|---|---|---|---|---|---|---|
上: 駐守在貝魯特的黎巴嫩軍隊,攝於1982年 下: 1983 年黎巴嫩局勢圖 地圖圖例
| |||||||||
| |||||||||
參戰方 | |||||||||
指揮官與領導者 | |||||||||
以色列:
黎巴嫩長槍黨: Al-Tanzim: 南黎巴嫩軍: |
巴勒斯坦解放組織:
敘利亞:
黎巴嫩共產黨: 真主黨: Al-Mourabitoun: 阿邁勒運動: 亞美尼亞解放祕密軍: 庫德斯坦工人黨: 其他: | ||||||||
兵力 | |||||||||
|
| ||||||||
傷亡與損失 | |||||||||
平民: 請參閱下面的 傷亡 情況。 |
這次戰爭是巴勒斯坦問題的延續,以色列發動戰爭的主要目的是消滅巴勒斯坦解放組織,企圖在黎巴嫩建立一個親以政權,趕走敘利亞在黎駐軍[10]。
背景
編輯1982年6月3日,以色列駐英國大使阿爾戈夫在倫敦遭到來自與巴勒斯坦解放組織敵對的阿布·尼達爾組織的槍手槍擊,身受重傷。以色列隨即以該事件回應黎巴嫩採取軍事行動[11]。
第一階段
編輯6月4日,以色列軍隊對黎巴嫩發動了空襲,主要目標是黎巴嫩首都貝魯特及黎巴嫩南部的巴勒斯坦解放組織的游擊隊;6月6日11時,在經過五個小時的炮火準備及空襲轟炸後,四個旅約2萬人的以色列軍隊從西、中、東三路向黎巴嫩進軍,主要攻擊目標是黎巴嫩境內的巴解組織游擊隊[10]。
第二階段
編輯6月14日至17日,在經過長時間的激戰後,以色列軍隊占領了哈迪勒國際機場及其附近區域。次日,以軍宣布單方面停火並要求巴解組織停火並從貝魯特撤軍,但是巴解游擊隊拒絕了這一要求[10]。
6月22日,以色列再次向敘利亞軍隊發起攻擊,並使敘軍後撤並控制住了貝魯特西區,隨後以軍不斷的向這一方向增軍並希望以此迫使巴解組織撤出貝魯特西區[10]。
停戰協議與戰爭結束
編輯1982年6月27日,聯合國大會第七次緊急特別會議通過決議要求以軍立即停火並從黎巴嫩無條件撤軍。巴解組織此時也向以軍提出了三個條件,分別是:
- 以軍從貝魯特南部後撤5公里;
- 在黎軍保留一支象徵性巴勒斯坦部隊;
- 在貝魯特保留巴解組織的政治結構。
以色列斷然拒絕了巴解組織的這三項條件,同時要求巴解游擊隊立即向黎巴嫩軍隊繳械,撤出黎巴嫩境內。在長時間談判無果的情況下,以色列於8月5日包圍了巴解總部大樓,在長時間的武力威懾下,8月12日,巴解最終同意從黎巴嫩撤出[10]。
自8月21日到9月1日,黎巴嫩境內的12,000名巴解游擊隊自黎巴嫩撤至約旦、伊拉克、突尼斯、蘇丹、敘利亞、阿爾及利亞、南葉門和北葉門8個阿拉伯國家;而貝魯特的25,000名敘利亞軍隊也撤回了貝卡谷地。8月21日,法、美、義多國部隊進駐貝魯特以監護巴解和敘軍的撤軍,9月10日後多國部隊也相繼撤離[10]。
9月15日,以色列以黎巴嫩總統貝希爾·傑馬耶勒遇害為由,再次進駐貝魯特西區。在外界輿論壓力下,9月29日以軍撤軍,多國部隊重回貝魯特再次維持秩序,不過以色列軍隊並未完全撤出。在五個月談判後,以色列同黎巴嫩簽署了撤軍協議,不過敘利亞及巴解都反對這項協議,以色列最終單方面撤軍,第五次以阿戰爭告終[10]。
有說法稱在這場戰爭中T-72被梅卡瓦坦克擊敗[12],俄國人則聲稱T-72對它戰損比占優[13],但又有說法稱它們沒有碰過面,按這種說法在坦克對戰中曾擊毀梅卡瓦的是T-62,而擊毀T-72的是馬加赫坦克[14]。
前以空軍司令大衛-衣維利回憶起他曾遇到一些華約的高級官員,說這場戰爭中表現出的美國高科技與以軍優勢震動了華約,最終導致了蘇聯的開放政策直至蘇聯瓦解[15][16]。
後續事件
編輯貝魯特難民營大屠殺發生在第五次中東戰爭後,黎巴嫩基督教民兵在以色列的支持下,利用多國部隊剛剛撤走的時機,包圍殺害了數以千計的巴勒斯坦難民。
參見
編輯注釋
編輯- ^ In the Spotlight: PKK (A.k.a KADEK) Kurdish Worker's Party. Cdi.org. [29 February 2012]. (原始內容存檔於13 August 2011).
- ^ Abdullah Öcalan en de ontwikkeling van de PKK. Xs4all.nl. [29 February 2012]. (原始內容存檔於15 December 2010).
- ^ a secret relationship. Niqash.org. [29 February 2012]. (原始內容存檔於14 March 2012).
- ^ Uri Ben-Eliezer, War over Peace: One Hundred Years of Israel's Militaristic Nationalism,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19)
- ^ Gad Barzilai, Wars, Internal Conflicts, and Political Order: A Jewish Democracy in the Middle East,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1996)
- ^ Gabriel, Richard, A, Operation Peace for Galilee, The Israeli-PLO War in Lebanon, New York: Hill & Wang. 1984, p. 164, 165, ISBN 978-0-8090-7454-9
- ^ Lebanon Demands Payment. 洛杉磯時報. 1984-11-06 (英語).
- ^ Israeli General Says Mission Is to Smash P.L.O. in Beirut. The New York Times. 15 June 1982 [1 May 20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4-24).
- ^ Arabs at War: Military Effectiveness, 1948–1991
- ^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第五次中东战争——以色列入侵黎巴嫩(1982). 新華網. 2003-01-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5-01-26).
- ^ Obituary: Shlomo Argov. The Guardian. 2003-02-25 [2017-05-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8-26).
- ^ Herzog, Chaim; Gazit, Shlomo. The Arab-Israeli Wars: War and Peace in the Middle East. Vintage Books. 2005: 349. ISBN 1-4000-7963-2.
- ^ T-72 Ural. [2012-06-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2-15).
- ^ Tom Cooper; Yaser al-Abed. Syrian Tank-Hunters in Lebanon, 1982. [2012-06-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3-21).
- ^ Rabinovich, Abraham. The Yom Kippur War: The Epic Encounter That Transformed the Middle East. Schocken Books. 2004: 510-511. ISBN 978-0805211245.
- ^ Rebecca Grant. The Bekaa Valley War. airforce-magazine.com. Vol. 85 no. 6. 2002-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