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喉鷚
一种鸟类
赤喉鷚(學名:Anthus cervinus),又名紅喉鷚,為鶺鴒科鷚屬的鳥類。在歐洲北部和古北界的遠北地區繁殖,並在阿拉斯加北部有少量分佈。它是一種長途遷徙的候鳥,冬季會遷徙至非洲、南及東亞,以及美國西海岸。它是歐洲西部的迷鳥。
赤喉鷚 | |
---|---|
科學分類 | |
界: | 動物界 Animalia |
門: |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
綱: | 鳥綱 Aves |
目: | 雀形目 Passeriformes |
科: | 鶺鴒科 Motacillidae |
屬: | 鷚屬 Anthus |
種: | 赤喉鷚 A. cervinus
|
二名法 | |
Anthus cervinus (Pallas)[2]
| |
A. cervinus 分佈範圍 繁殖區 過境 非繁殖區 迷鳥
|
詞源
編輯其學名來自拉丁語。屬名Anthus 是草原小鳥的名稱,而種名cervinus 意指「鹿色的」,來自 cervus,即「鹿」。[3]
描述
編輯這是一種小型鷚,成鳥在繁殖季節容易以其磚紅色的臉和喉部辨認。其他羽毛形態下,該物種的外觀並不顯眼,背部有粗重的棕色條紋,帶有白色肩羽條紋,腹部為白底黑紋。其外形與草地鷚極為相似,在秋季時與林鷚也相似,但由於頭頂、背部、側腹、臀部和胸部的條紋較多,整體上顯得更加條紋化。赤喉鷚的飛行強勁且直接,飛行時會發出獨特的 psii 叫聲。[4]
分布與棲地
編輯分布於斯堪地那維亞、拉普蘭、前蘇聯、阿留申群島、阿拉斯加、非洲、伊朗、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越南、泰國、朝鮮、菲、台灣島以及中國大陸的內蒙古、東北、河北、山西、山東、江蘇、湖北、四川、長江以南地區、西至雲南、海南等地,多棲息於平原開闊的林間空地、草地、灌木叢、沼澤地、農田等處。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西伯利亞勘察加。[2]
行為
編輯赤喉鷚原生於北歐和亞洲的北方針葉林區。其繁殖棲地包括山地、沼澤和苔原等開闊地區。巢築於地面,通常在草叢旁、粗糙草地或沼澤中的小土丘上,由乾草和莎草組成,內襯馴鹿毛或絨毛。雌鳥會產下四到六枚卵,並孵化約兩週。雛鳥約12天後羽翼豐滿,準備離巢。赤喉鷚和其近親一樣以昆蟲為食,但也吃種子。[4]
狀態
編輯赤喉鷚的分佈範圍非常廣,全球總數估計約為兩百萬隻。根據國際自然保護聯盟的評估,該物種被列為無危,因其種群數量穩定,並未面臨特別的威脅。[5]
圖庫
編輯-
赤喉鷚
-
蘇瑪瑪,沙烏地阿拉伯王國 1992
參考文獻
編輯- ^ Anthus cervinus. The IUCN 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 2012. [26 November 2013].
- ^ 2.0 2.1 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 红喉鹨. 《中國動物物種編目資料庫》. 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 [2009-04-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5).
- ^ Jobling, James A. The Helm Dictionary of Scientific Bird Names. London, United Kingdom: Christopher Helm. 2010: 49, 97. ISBN 978-1-4081-2501-4.
- ^ 4.0 4.1 Red-throated Pipit: Anthus cervinus. NatureGate. [2013-12-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10).
- ^ Species factsheet: Anthus cervinus. BirdLife International. [2013-12-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0-21).
這是一篇與雀形目相關的小作品。您可以透過編輯或修訂擴充其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