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緯匯合計畫
此條目沒有列出任何參考或來源。 (2020年5月24日) |
經緯匯合計畫(Degree Confluence Project, DCP)是一個自發性、由個人發起並逐漸轉變為全球活動的地理探勘計畫。此計畫的目標是拜訪地球上每一個整數緯度和經度交匯處,並且通過全球資訊網發布這些地方的圖片。
規則
編輯全球整數經緯交匯處(稱為匯合點,Degree Confluence)共計64442個(南極與北極各視為一點),其中21541個點位於陸地(Land)上(包含大陸、島嶼、湖泊或冰河這類地形),38411個點在水域(Water)上(包括大洋),4490個點在冰帽(Ice Cap)上(也就是上方有永凍冰原的水體上)。這項工程將這些點劃分為主(Primary)和從(Secondary)兩種。只有位於陸地上,或是從陸地上可以望得到的水域或冰帽上之匯合點,才被設定為一個主匯合點。另外,在高緯度地區只有不多的匯合點被指派為主點,這樣做是為了避免在極點產生很多距離接近的主匯合點。主匯合點是經緯匯合計畫想要完全拜訪與記錄下來的進度目標,而從匯合點的拜訪與紀錄雖然也被視為是一個有效的拜訪,但卻不包括在計畫的工作進度之內。
經緯匯合的準確位置是使用全球衛星定位系統決定產生的。一次成功的拜訪是拜訪者必須進入交匯點方圓100米內(使用WGS 84數據),並且發布一個稱述以及至少兩張圖片到本工程網站上才行。沒有遵守上述規定的拜訪將在網站上記為一次未完成的拜訪。
重新訪問先前已經有人拜訪過的交匯點被視為是一有效的拜訪紀錄,其理由在於,除了想要知道全世界所有匯合點的實際樣貌外,隨著時間的轉變,繼續追蹤各匯合點的地貌變化,也是此計劃當初被發展出來時的用意之一。基於這理由,很多交匯點,特別的北美和歐洲的交匯點,已經被人拜訪過多次。
發起人
編輯經緯匯合計畫的發起人是居住在美國麻薩諸塞州北安普敦市(Northampton, MA)的亞力克斯·賈瑞特(Alex Jarrett),他在1996年2月時,因為個人的興趣開始拜訪一些自居鄰近的經緯度交會點,並且在個人網頁上發表成果。一些其他地區的居民拜訪過他的網頁後,群起效尤也開始拜訪起周遭的匯合點,最後發展成一套有規則、計劃性的跨國、自發性合作計畫。
範例
編輯參看一些交匯點的實例:
- 50°N 6°E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這是在盧森堡境內惟一的交匯點,此處建有一個紀念碑。
- 45°N 90°W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這個標誌標記的是地球西半球的北半球中點,位在美國威斯康辛州馬拉松(Marathon)郡立公園內,當地相關單位原本就有在此處設立地理標示點的紀念碑。
- 40°N 83°W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這個點位於俄亥俄州立大學附近一個學生宿舍的廚房裡。
- 29°N 77°E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該點位於北印度哈里亞納邦(Haryana)的小城索尼巴(Sonipat),在一個法院的兩樁建物間。
- 40°N 116°E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中國北京惟一的一個交匯點,已經被人拜訪過多次,包括一次未完成的拜訪。
- 24°N 121°E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距離台灣台灣地理中心碑不遠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