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水鴨
小水鴨[3](中國大陸作綠翅鴨[2],香港作綠翅鴨[4])(學名:Anas crecca),又名小鳧、小麻鴨、小蜆鴨、小食鴨。
小水鴨 | |
---|---|
小水鴨雄鳥 | |
科學分類 | |
界: | 動物界 Animalia |
門: |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
綱: | 鳥綱 Aves |
目: | 雁形目 Anseriformes |
科: | 鴨科 Anatidae |
屬: | 鴨屬 Anas |
種: | 小水鴨 A. crecca
|
二名法 | |
Anas crecca | |
A. crecca 分布範圍 繁殖區域 全年分佈範圍 冬季分佈範圍
| |
異名 | |
Anas crecca crecca Linnaeus, 1758 |
特徵
編輯小水鴨是體形最小的河鴨屬鳥類之一,體長不到40公分,僅為常見的綠頭鴨的2/3。本物種雄雌異形異色,「雄鳥」頭頸部基色為栗褐色,從兩側眼周開始直到頸側分布者一條綠色的色帶,呈逗號的形狀,與栗褐色的底色形成鮮明的對比,而臉上的這個「綠色大逗號」也是辨識小水鴨雄鳥的重要特徵,除了大逗號,從嘴基開始有一條淡淡的白色細線延伸到眼前;上背、肩部、兩脅遠看灰色,進看則為白色底色上密布黑色幼細橫紋;下背和腰部褐色,尾上覆羽黑色;翼鏡為與頭部「大逗號」相同的翠綠色,初級飛羽最外側一枚白色,當雙翅收攏時在上體和下體之間形成一條醒目的白色橫帶,這也是鑑別本物種的重要特徵;胸部和上腹部淡褐色,具深褐色的圓斑,尾下覆羽為奶黃色,在臀部形成一塊具有黑色絨邊的奶黃色塊,這是鑑別本物種的第三大特徵。'雌鳥'為雄鳥的暗色版本,通體以褐色為基調,並不具有雄鳥所具有的「面部大逗號」、「體側白線」和「奶油屁股」這三大特徵,但雌鳥保持了翠綠色的翼鏡,並有著非常小巧的身材,這都是本物種雌鳥的鑑別特徵。虹膜褐色;嘴和腳都是灰色。
生態環境
編輯小水鴨常集群棲息於平靜的水面,在湖泊、沼澤、河流平緩處常能看到他們的群體;偶爾也見於海岸地區。常可見本物種與體形接近的白眉鴨和其他雁形目動物混群。本物種常在晨昏活動,白天藏身於近水的草叢和灌叢中睡覺,晨昏時結群飛往附近的水面覓食活動,小群飛行時,常排成有序的人字型隊列。
分布地域
編輯小水鴨繁殖於北美洲北部、歐洲北部、亞洲北部。地域包括法國、義大利、巴爾幹半島一線以北的歐洲地區;和西伯利亞、蒙古、日本北海道;中國的新疆天山山脈、東北北部中部;越冬於中美洲、非洲中部、印度、印度尼西亞、菲律賓,中國海南、廣東、福建、台灣等沿海地區也有一小部分在北京懷柔水庫越冬,於每年春秋的遷徙季節,在繁殖區和越冬區之間的廣泛區域均可見本物種過境。
食物
編輯小水鴨是草食性的鳥類,他們的食物包括草籽、穀物、水草等,在秋收後吃螺獅等軟體動物。
繁殖與保護
編輯小水鴨曾經是中國東部最常見的候鳥之一,在遷徙季節,本物種結成遮天閉日的大群從天空飛過,景象非常壯觀。據野外調查的結果,1970年代在中國廣東沿海越冬的野鴨中有超過1/3的個體系本物種,由於本物種數量巨大,且肉質鮮美,中醫傳統理論認為本物種可以作為藥物,造成本物種遭到非法捕獵的嚴重威脅,數量正在不斷減少,早已不復當年的盛境,如不積極採取保護措施,難免重蹈旅鴿覆轍。
外部連結
編輯警告:默認排序鍵「绿翅鸭」覆蓋了之前的默認排序鍵「Anas crecca」。
- ^ Anas crecca. The IUCN 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 2012. [26 November 2013].
- ^ 鄭光美. 中国鸟类分类与分布名录(第三版). Beijing: 科學出版社. 2017. ISBN 978-7-03-054751-4. OCLC 1050450731.
- ^ International Ornithologists' Union. IOC World Bird List 12.1 (Multilingual Version). [2022-06-21]. doi:10.14344/ioc.ml.1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4-01) (英語).
- ^ 香港觀鳥會. 香港鳥類名錄 List of Hong Kong Birds (xlsx). Hong Kong Bird Watching Society. 香港觀鳥會. 2021-05-13 [2022-05-11] (中文(香港)).[失效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