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襄,(1876年—?),字微之,亦維之維持,號耘父,化游庵主人,湖北武昌府江夏人,光緒二十九年癸卯科舉人,清末民初官員、學者。[1]

生平

編輯

羅襄,光緒二年生,湖北武昌府江夏優廩生,光緒二十九年舉人,從張之洞創辦的兩湖書院畢業。1902年,羅襄經湖廣總督張之洞揀選,官派日本東京弘文學院師範速成班,與黃興李書城等湖北籍名士等同行。[2]該校畢業生中有眾多民國名人,如陳獨秀、黃興、魯迅等。光緒朝末,羅襄歸國,補內閣中書。又經張之洞奏派,赴山西,在張之洞曾經創建的令德堂基礎上,改辦為山西師範學堂(即太原師範學院前身),籌撥經費兩萬五千兩。委派羅襄為首任監督(即校長),先辦簡易科,招生兩百名,結束了山西無師範的局面。學堂監督羅襄建立新式學堂,聘請日本教師,派畢業生留學日本,並將日本《論語類編》、《朱子孟子要略》等書付諸活印,直接用作課本。宣統二年,山西巡撫丁寶銓保薦,奏:試用同知山西師範學堂監督內閣中書羅襄,歷經五年,辦學得力,請以四品知府分省補用。後由梁允濟(山西崞縣舉人);張杜蘭(山西榆社拔貢);劉效文(山西寧武人,陝西試用知縣);王鴻遇(山西趙城舉人)先後擔任山西師範學堂監督。[3]辛亥革命後,充教育科僉事,授中大夫

作品

編輯
  • 山西巡撫丁寶銓和幕僚繆荃孫羅振玉、羅襄等整理刊刻傅山的《霜紅龕集》。清宣統三年刻本,江陰繆炎之京卿(繆荃孫)、上虞羅叔言參事(羅振玉)、江夏羅微之太守(羅襄),熟於編槧,往復商訂,共成此業,例並書焉。宣統三年歲次辛亥孟夏,山陽丁寶銓序於太原節署。
  • 《湖北通志》民國十年重刊,羅襄:協纂、參校,江夏人;羅綸:校對,江夏人。
  • 《挽張之洞聯》 清· 羅襄. 對聯. 槐岳矢孤忠,盡瘁鞠躬,公為其大;菱湖開正學,尊經崇實,我哭其私!
  • 《重印論語類編孟子要略序》

參考來源

編輯
  1. ^ 陳鴻祥. 国学与王朝 罗振玉大传. 2020. 
  2. ^ 毛注青. 黄興年譜 - 第 19 頁. 1980. 
  3. ^ 梁永壽. 抗战前的太原师范学校《山西文史资料》编辑部. 山西文史资料全编 第6卷第61辑-第72辑[M].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