翅翼龍屬
翅翼龍(學名:Epapatelo,意為「翅膀」)是安哥拉納米貝省晚白堊世莫丘奧組發現的一屬無齒翼龍類翼龍。屬下包括單一物種翅蜥龍(E. otyikokolo),所知於部分左肢骨骼。[1]
翅翼龍屬 化石時期:晚白堊世,
| |
---|---|
正模肱骨 | |
正模尺骨 | |
科學分類 | |
界: | 動物界 Animalia |
門: |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
綱: | 蜥形綱 Sauropsida |
目: | †翼龍目 Pterosauria |
演化支: | †夜翼龍形態類 Nyctosauromorpha |
演化支: | †遠夜翼龍類 Aponyctosauria |
屬: | †翅翼龍屬 Epapatelo Fernandes et al., 2022 |
模式種 | |
†翅蜥龍 Epapatelo otyikokolo Fernandes et al., 2022
|
發現與命名
編輯自2005年以來,安哥拉古生物學項目(Projecto PaleoAngola)便在本蒂亞巴河開展了發挖活動。這也是歷史上首次在安哥拉發現翼龍遺骸。發現的化石包括屬於至於11具個體的14件標本。其中兩件代表新分類單元翅翼龍。[1]
2022年,模式種翅蜥龍(Epapatelo otyikokolo)由亞歷山德拉·費爾南德斯(Alexandra E. Fernandes)、奧克塔維歐·馬帝尤斯(Octávio Mateus)、布里安·安德列斯(Brian Andres)、麥可·波爾辛(Michael J. Polcyn)、安妮·舒普(Anne S. Schulp)、安東尼奧·奧林皮奧·貢薩爾維斯(António Olímpio Gonçalves)和路易斯·雅各布(Louis L. Jacobs)等人命名並描述。其學名源自當地游牧民族所用的語言「Nhaneca」。屬名Epapatelo意為「翅膀」,種名otyikokolo意為「蜥蜴」。[1]
正模標本MGUAN-PA650發現於莫丘奧組的砂岩層中,後者是一處距今7164至7140萬年的早馬斯垂克階海相沉積層。標本由與左尺骨相連的部分左肱骨組成。副模標本MGUAN-PA661包括關節連接的左尺骨及橈骨。所有骨骼均為三維立體保存,無明顯壓縮。它們全部是在15公頃的區域內收集的。蛇頸龍目的心鴉龍亦發現於莫丘奧組。[1]
描述
編輯正模標本翼展估計為4.8公尺(16英尺)。副模標本可能是具較大型的個體,翼展長達5.6公尺(18英尺)。本蒂亞巴河發現的某些材料疑似屬於更大的個體。正模標本第四掌骨長度推測為46公分(18英寸)。安哥拉的其它地方發現的部分第四指至少83公分(33英寸)長。[1]
分類
編輯費爾南德斯等人(2022年)在系統發育分析中將本屬恢復為神鳥翼龍和翠鳥翼龍的姐妹群。三者與夜翼龍科組成新演化支遠夜翼龍類。[1]
無齒翼龍類 Pteranodontia |
| ||||||||||||||||||||||||||||||||||||||||||||||||||||||||||||||||||||||||
參考資料
編輯- ^ 1.0 1.1 1.2 1.3 1.4 1.5 Fernandes, Alexandra E.; Mateus, Octávio; Andres, Brian; Polcyn, Michael J.; Schulp, Anne S.; Gonçalves, António Olímpio; Jacobs, Louis L. Pterosaurs from the Late Cretaceous of Angola. Diversity. 2022, 14 (9). 741. doi:10.3390/d14090741 . hdl:10362/14584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