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危機
能源危機是指因為能源供應短缺或是價格上漲而影響經濟,通常涉及到石油,電力或其他自然資源的短缺。能源危機通常會使得經濟休克。很多突如其來的經濟衰退通常就是由能源危機引起的。事實上,電力的生產價格的上漲導致生產成本的增加。汽車或其他交通工具所使用的石油產品價格的上漲降低了消費者的信心和增加了他們的開銷。
危機起因
編輯市場經濟的能源價格受供求關係的影響,而供求關係中的供或求的變化都可以導致能源價格的突然變化。
雖然一些能源危機是由於市場應對短缺的價格調節產生。但是在有些情況下,危機可能是市場的流通不暢而導致。
石油供應
編輯石油的供應大致上由一些擁有大量容易抽取的石油儲藏的國家所控制,包括委內瑞拉、沙烏地阿拉伯、加拿大、伊朗、伊拉克、俄羅斯、科威特、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利比亞和美國等。
主要的產油國成立了石油輸出國組織,控制了全球石油出口的大部分產量,對世界油價具有強大的「槓桿」作用。油價亦容易因與產油國相關的戰爭或制裁而產生波動。如在1973年第四次中東戰爭中,為了報復美國支持以色列,阿拉伯石油輸出國家組織、石油輸出國組織裡的阿拉伯國家降低石油生產量,並對美國等數個西方國家實施石油禁運,使禁運期間原油價格由每桶3美元升至近12美元,對全球政治和全球經濟產生了許多短期和長期影響。[1]
2020年第一季度,由於石油需求低迷且過度生產,美國石油價格跌至負值,儲油空間預計在2020年5月底耗盡。
煤炭產量
編輯中國的煤炭產量預計將在2027年達到峰值,其峰值產量為51億噸。[2]
需求上漲
編輯在1994年至2006年間,世界對石油的需求平均每年上漲1.76%,對石油需求的上漲,可能與人口增長,與中國、印度等開發中國家對石油的需求提高等有關。需求上漲亦為油價於2003年到2008年大幅上漲的原因之一,原油價格從2003年每桶25美元上漲至2005年每桶60美元,至2008年達到每桶147美元[3][4]
在1995年至2015年,美國對原油的消耗從每日1770萬桶上升至2070萬桶,在中國,原油的消耗從每日340萬桶上升至每日700萬桶。
歷史上的能源危機
編輯- 1970年代能源危機:
- 第三次石油危機(1990年石油價格暴漲):原因為海灣戰爭爆發。
- 2003年石油價格上漲:原因為投機炒作及美元貶值。
- 2000年代能源危機
- 2000年代大宗商品熱潮
- 2004年阿根廷天然氣短缺
- 2021年—2022年全球能源危機
- 2022年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未來可替代的能源
編輯目前主要的替代能源有:核能、水力發電、太陽能、風能、生物能、潮汐能和地熱能等。但是迄今為止只有核能、水力發電、太陽能、風能有明顯的功效。
關聯條目
編輯參考文獻
編輯- ^ CBC News Indepth: Oil. web.archive.org. 2007-06-09 [2022-04-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6-09.
- ^ 中國2027年將迎來煤炭峰值 網際網路檔案館的存檔,存檔日期2014-11-01.,福布斯中文網,2011年7月6日
- ^ Global Oil Consumption. U.S. Energy Information Administration. [27 July 20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7 July 2008).
- ^ Crude Oil EmiNY Weekly Commodity Futures Price Chart : NYMEX. tfc-charts.com. [1 May 20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 May 2014).
外部連結
編輯- [1]
- 丹尼爾.尤金; 薛絢. 劉道捷(譯) , 編. The Prize [石油世紀]. 臺灣: 時報出版. 1991-10-05 [1991]. ISBN 957-130-330-5 (中文).(繁體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