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昌熾
葉昌熾(1848年—1917年),字頌魯,號緣督、緣督廬主人,又號鞠裳,長洲(江蘇蘇州)人[1],中國近代學者、藏書家,晚清翰林。
生平
編輯光緒十五年(1889年)進士,同年五月,改翰林院庶吉士[2]。光緒十六年四月,散館,授翰林院編修[3]。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領甘肅學政,西行訪碑,著有《語石》。請求敦煌縣令江宗瀚搜求古董,翌年十一月江宗瀚將王圓籙發現的《索公紀德碑》、《楊公碑》、《李太賓造像碑》、《李氏再修功德記碑》、《大中五年洪辯碑》拓本、敦煌《水陸道場圖》絹畫、唐人《大般涅槃經》、北宋乾德六年《水月觀音畫像》轉送給他。一生好收藏金石,傾力求歷代碑版拓本八千餘件。葉氏是研究敦煌藏經洞出土文書的第一人。著有《藏書記事詩》[4]。
參考資料
編輯- 《皇清誥授通議大夫翰林院侍講葉公墓誌銘》
賜進士出身誥授榮祿大夫前署郵傳部大臣右侍郎翰林院編修吳郁生撰文
賜進士出身誥授資政大夫前江西提學使翰林院編修王同愈書丹並篆蓋
公諱昌熾,字鞠常,蘇州府長洲縣人。……公生於道光二十八年己酉九月十五日,以丁巳九月二十二日卒於里第,年六十有九。配王淑人,先公卒。子恭彝,邑庠生,早卒。以從弟之子嘉禭嗣。
- ^ 光緒己丑科會試同年齒錄
- ^ 《大清德宗同天崇運大中至正經文緯武仁孝睿智端儉寬勤景皇帝實錄》(卷二百七十):光緒十五年。己丑。五月。丙午朔。……○乙卯。引見新科進士。……杜本崇、周樹模、饒士騰、劉彭年、丁惟禔、費念慈、魏時鉅、熊方燧、陳嘉言、許葉芬、曾廣鈞、江標、陳長橿、徐仁鑄、陳鍾信、葉昌熾、王萬芳、王同愈、張孝謙、盧叢林、何爾鈞、陳祥燕、惲毓鼎、劉啟端、程棫林、劉若曾、陸鍾琦、熙元、鄧維琪、孫鼎烈、豫泰、陳鳴秋、張澂、崇壽、歐陽熙、馬步元、劉爾炘、傅世煒、熙瑛、曹樹藩、段友蘭、葉新第、薛啟榮、朱錦、愛仁、劉奉璋、李傳元、姚士璋、景方昶、余誠格、張鴻翊、孔繁昌、王祖同、徐德沅、薛寶辰、高枬、王尤、朱延薰、戚揚、張維彬、鍾廣、王繼香、趙秉璋、馮端、林孝恂、吳嘉瑞、武玉潤、唐右楨、劉元亮、孫廷翰、錢駿祥、希廉、李鵬飛、陳曾佑、宮耀月、梁鑾藻、喻兆蕃、王垿、劉秉鈞、寶豐、黃炳辰、程豐厚、薩嘉樂、勞肇光、溫仲和、梁肇榮、俱著改為翰林院庶吉士。
- ^ 《大清德宗同天崇運大中至正經文緯武仁孝睿智端儉寬勤景皇帝實錄》(卷二百八十四):光緒十六年。庚寅。夏。四月。庚子。朔。享太廟。上親詣行禮。……○引見己丑。科散館人員。得旨。修撰張建勛。編修鄒福保、李盛鐸、劉世安、業經授職。二甲庶吉士張孝謙、費念慈、景方昶、劉啟端、周樹模、程棫林、余誠格、高熙喆、王萬芳、劉若曾、葉昌熾、熊方燧、豫泰、陳嘉言、李傳元、曾廣鈞、瑞洵、陳昌紳、許葉芬、段友蘭、連捷、徐德沅、曹樹藩、杜本崇、吳嘉瑞、魏時鉅、王同愈、丁惟禔、惲毓鼎、崇壽、馬步元、劉元亮、王繼香、張鴻翊、傅世煒、鍾廣、余朝紳、張澂、高枬、饒士騰、朱延薰、盧叢林、熙瑛、薛寶辰、熙元、陸鍾琦、江標、徐仁鑄、王祖同、宋滋蘭、俱著授為編修。
- ^ 金振華 著,《葉昌熾研究》,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