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田資(德語:Georg Maria Stenz,1869年11月22日[1]—1928年4月23日[2]) 是一位天主教聖言會會士,1893-1927年期間在中國山東省傳教。在山東,他牽涉到兩起武裝襲擊傳教士的重大事件:鉅野教案和街頭教案。在1897年的鉅野教案中,在薛田資的駐地曹州府鉅野縣張家莊,兩位來訪的德國傳教士被殺害。薛田資本人更可能是襲擊的目標,設法隱藏起來逃脫。德意志帝國以殺害傳教士為由,占領了青島。在街頭教案中,薛田資和中國教友在日照街頭村遭到虐待和囚禁三天(1898年11月8日至11月11日),導致德國軍事干預和賠償要求。

薛田資
Georg Maria Stenz
出生1869年11月22日 (1869-11-22)
韋斯特林山阿爾滕基興縣霍豪森
逝世1928年4月23日 (1928-04-24)(58歲)
美國伊利諾州庫克縣諾斯布魯克Techny
國籍德國
職業在中國山東省傳教
活躍時期1893-1927年
組織聖言會
知名於鉅野教案、街頭教案
簽名

早年

編輯

1869年11月22日,薛田資出生於韋斯特林山阿爾滕基興縣霍豪森[1],是是小學教師雅各布·斯滕茨和妻子瑪麗亞的兒子。他是4個孩子中年齡最大的(2個男孩和5個女孩),其中只有他和他的妹妹瑪麗亞(生於1878年)活到成年。[2] 他就讀於霍豪森的小學,他的父親在1875年至1880年擔任該校教師。從1880年到1881年秋天,可能是出於健康原因,由霍豪森的一位神父擔任他的私人教師。[2] 1881年秋天,他進入蒙塔鮑爾一所中學讀二年級,住在天主教林堡教區的一所住宅。[2] 1887年2月(17歲),它在斯泰爾加入了聖言會,從1887年4月25日起在傳教會中學斯泰爾學校(Styler Lyzeum)繼續受教育。[2] 兩年後畢業。[2] 由於學位沒有得到德國政府承認,1889年他又從蒙塔鮑爾中學獲得了高中文憑。[2] 1891年11月21日,他在維也納西南方瑪麗亞恩策斯多夫的聖言會聖加俾額爾會院成為初學修士,學習神學。[2] 1891年11月21日,他在聖加俾額爾會院發初願,1893年6月25日又在同一地點晉升神父。[2]

在山東傳教

編輯

航程

編輯

1893年9月17日,薛田資和同時晉升神父的赫德明(Joseph Hesser,1867-1920)和 Josef Schneider (1867-1896),一起被派往中國。[2] 三人經過科隆、巴塞爾、琉森和米蘭,前往熱那亞[2] 1893年9月25日,這三位傳教士在熱那亞登上了北德意志-勞埃德船運公司的拜仁號輪船。[2] 輪船經過那不勒斯、塞德港、蘇伊士、亞丁和科倫坡, 他們於10月25日抵達香港。[2] 在香港逗留數日後,薛田資繼續搭乘拜仁號航行,於1893年10月29日抵達上海[2]。他們在上海逗留了一個星期,住在法國遣使會設在上海的辦事處首善堂里。隨後,他們乘坐船沿長江上溯,到達鎮江,住在法國耶穌會,穿上中國式的服裝。他們在這裡租了一條船,用了20天的時間,沿著京杭大運河抵達山東濟寧

初期

編輯

薛田資到達山東後,留在當時山東聖言會的總部濟寧東南約30公里處的郭里鎮(或陽穀縣坡里),學習漢語。[2] . 直到1895年初, 他被派到嘉祥縣濟寧以西25公里),擔任能方濟的助手。[2] 1896年秋,薛田資成為本堂神父,駐紮張家莊。他的直接上司是韓理加略[2]

鉅野教案

編輯

大約一年後,1897年11月1日,他成為襲擊的目標,即鉅野教案:能方濟和韓理加略來到張家莊拜訪薛田資,被人殺害。

日照教案

編輯

1898年秋天,薛田資被調崗位,負責日照諸城的傳教工作。[2] 1898年11月1日,薛田資從青島乘船前往日照,在該地區遊歷傳教。7天後,即11月8日,他抵達日照西北約35公里的街頭村,發生了街頭教案。在那裡,薛田資遭到囚禁和虐待,直到11月11日中午左右,日照縣令介入,將其釋放。事發後,薛田資在青島的一家醫院接受治療。1899年2月,薛田資參加了德國的懲罰性探險,從青島攻打日照,為三名德國人(一名中尉、一名採礦工程師和一名翻譯)復仇。[2] 1899年6月16日,德國報紙《科隆人民報》(Kölnische Volkszeitung )刊登了一篇報道,以負面的眼光描繪了德國青島殖民地的生活,並指責德國士兵缺乏紀律、酗酒、性騷擾中國女孩,以及虐待當地華人。[2] 雖然這篇文章是匿名發表的,但薛田資被懷疑是作者,因此於1900年初從青島搬到濟寧,並被安治泰主教禁止寫作。[2]

濟寧辦學

編輯

1900年4月25日,薛田資離開濟寧前往歐洲接受治療和休養。然而,他之所以被送走,可能是因為他造成傳教會與青島的德國當局之間的關係緊張。[2] 在歐洲期間,薛田資參與了將山東南境宗座代牧安治泰趕下台的活動。安治泰主教來到羅馬為自己辯護,但在案件才得到解決之前,就在1903年11月24日去世。[2]1904年5月20日,薛田資回到山東。回來後,他在濟寧創辦中西學堂,自任校長,從事教育活動達20多年,直至1925年(55歲)辭職。[2]

去世

編輯
 
泰克尼聖言會墓地的薛田資墓碑:1869年出生、1893年晉鐸、1928年去世

1927年3月17日,薛田資中風,喪失了說話能力[2] 。同年5月3日,他經上海前往美國療養。1928年4月21日,他在伊利諾州的泰克尼(Techny)第二次中風,昏迷不醒。他於4月23日去世[2] ,年58歲,葬在泰克尼聖言會大院的墓地里。

對中國人的態度

編輯

在薛田資的著作中,稱中國男人是「黃辮子」("gelber Zopfmann"),提到中國人「非常令人不快的性格特徵」("dem Europäer gegenüber sehr unsympathische Charaktereigenschaften")[3]:狡猾、沒有真正的友誼、易怒、殘暴、懦弱、傲慢、忘恩負義("Undankbarkeit")和迷信。[3] 他還提到中國人的骯髒,但這是貧困的後果。[3]

評價

編輯

周錫瑞(Joseph Esherick)的著作《義和團運動的起源》中,稱薛田資是「特別令人討厭的傳教士」,具有「驚人的缺乏吸引力的性格」[4]

著作

編輯
  • 《孔子之鄉:山東概況、圖記及經歷》(In der Heimat des Konfuzius: Skizzen, Bilder und Erlebrisse aus Schantung)(1902)
  • 《來自遠方:在德屬中國和魯南》(Aus weit Ferne: In Deutsch-China und Süd-Schantung)(1903)
  • 《在朝鮮,「朝日鮮明」之邦》(In Korean,dem Lande der 「Morgenstille」)(1904)
  • 《進入龍的王國:在十字旗下》(Ins Reich Drachen: unter dem Banner des Kreuzes)(1906)
  • 《魯南民俗研究集》(Beiträge zur Volkskunde Süd-Schantung)(1907)
  • 《德華字典》(Deutsch-Chinesisches Worterbuch)(1920)
  • 《聖言會韓理神甫傳》(P. Richard Henle, Missionar in China)(1925)
  • 《華德字典》(Chinesisch-Deutsches Worterbuch)(1928)

參考

編輯
  1. ^ 1.0 1.1 Klaus Mühlhahn, Herrschaft und Widerstand in der "Musterkolonie" Kiautschou: Interaktionen zwischen China und Deutschland, 1897–1914, Oldenbourg Verlag, Jan 26, 2000
  2. ^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Stephan Puhl, Roman Malek (editor), "Georg M. Stenz, SVD (1869–1928): Chinamissionar im Kaiserreich und in der Republik", Steyler Verlag, Nettetal, 1994
  3. ^ 3.0 3.1 3.2 Georg Maria Stenz, In der Heimat des Konfuzius: Skizzen, Bilder und Erlebnisse aus Schantung, Druck und Verlag der Missionsdruckerei, 1902
  4. ^ Joseph Esherick, The Origins of the Boxer Uprising,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Jul 19, 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