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肚魚屬
臭肚魚屬(學名:Siganus),又名藍子魚屬,為臭肚魚科現存的唯一一個屬。Siganus屬由丹麥動物學家Johan Christian Fabricius於 1775年描述,Siganus rivulatus也由Fabricius於1775年描述,並指定為模式種。
臭肚魚屬 | |
---|---|
藍帶臭肚魚 Siganus virgatus | |
科學分類 | |
界: | 動物界 Animalia |
門: |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
綱: | 條鰭魚綱 Actinopteri |
目: | 地位未定 incertae sedis |
科: | 臭肚魚科 Siganidae |
屬: | 臭肚魚屬 Siganus Fabricius, 1775 |
模式種 | |
金帶臭肚魚 Siganus rivulatus Fabricius, 1775
| |
異名[1] | |
名稱
編輯本科魚類因身體上普遍布有近似藍色的深色斑點或斑紋而得名「藍子魚」,此科魚類的日文名稱アイゴ的漢字寫法亦為「藍子」。但因為漢語中有「籃子」這一常用詞語而常常被誤稱為「籃子魚」。
分布
編輯深度
編輯幼魚大多出現於潮間帶,成魚則生活於較深之水域,一般不會超過30公尺。
特徵
編輯本科魚類外形酷似刺尾鯛,兩者的區別為臭肚魚的腹鰭內外均有1枚硬棘,中間夾有3枚軟條;背鰭、臀鰭之硬棘數較多;尾柄兩側無硬棘或盾板等。臭肚魚體呈長卵圓形,極側扁;體被極小之圓鱗。側線單一且完全,高位。頭小,吻鈍。口小不能伸縮,齒一列,密生門狀齒,且有具齒緣。背鰭及背鰭之硬棘數和軟條數每一種皆相同。背鰭硬棘為13枚、軟條10枚;臀鰭硬棘7枚、軟條9枚。尾鰭後緣截平,凹入或深叉。臭肚魚活著時,其體色型態明顯可辨認,但一旦死亡或遭壓力時,則體色很快變成同一型態,難以辨別。本科魚類背鰭、腹鰭及臀鰭之硬棘具有毒腺,被刺後會引起劇痛。
分類
編輯本科傳統上分類為條鰭魚綱鱸形目刺尾鯛亞目的其中一科,2016年《世界魚類》第五版將其放在獨立的刺尾鯛目,2017年的《硬骨魚系統分類》將其放在真鱸形系中,還未決定其目級分類。[2]
- 銀臭肚魚 Siganus argenteus :又稱銀臭肚魚。
- 溝臭肚魚 Siganus canaliculatus :又稱長鰭臭肚魚、長鰭臭肚魚。
- 凹吻臭肚魚 Siganus corallinus :又稱凹吻臭肚魚。
- 大瓮臭肚魚 Siganus doliatus :又稱大瓮臭肚魚。
- 褐臭肚魚 Siganus fuscescens :褐臭肚魚。
- 點臭肚魚 Siganus guttatus :又稱星斑臭肚魚、星斑臭肚魚。
- 銅線臭肚魚 Siganus insomnis Woodland & Anderson, 2014[5]
- 爪哇臭肚魚 Siganus javus :又稱爪哇臭肚魚。
- 圈臭肚魚 Siganus labyrinthodes :又稱圈臭肚魚。
- 金線臭肚魚 Siganus lineatus :又稱金線臭肚魚。
- 截尾臭肚魚 Siganus luridus :又稱截尾臭肚魚。
- 大臭肚魚 Siganus magnificus :又稱大臭肚魚。
- 黑臭肚魚 Siganus niger 又稱黑臭都魚。
- 似眼臭肚魚 Siganus puelloides :又稱似眼臭肚魚。
- 眼帶臭肚魚 Siganus puellus :又稱眼帶臭肚魚。
- 暗體臭肚魚 Siganus punctatissimus :又稱暗體臭肚魚。
- 斑臭肚魚 Siganus punctatus :又稱斑臭肚魚。
- 蘭氏臭肚魚 Siganus randalli 又稱蘭氏臭肚魚。
- 金帶臭肚魚 Siganus rivulatus :又稱金帶臭肚魚。
- 刺臭肚魚 Siganus spinus :又稱刺臭肚魚。
- 點臭肚魚 Siganus stellatus :又稱點臭肚魚。
- 白點臭肚魚 Siganus sutor :又稱白點臭肚魚。
- 三斑臭肚魚 Siganus trispilos :又稱三斑臭肚魚。
- 單斑臭肚魚 Siganus unimaculatus :又稱單斑臭肚魚。
- 烏氏臭肚魚 Siganus uspi :又稱烏氏臭肚魚。
- 蠕紋臭肚魚 Siganus vermiculatus :又稱蠕紋臭肚魚。
- 藍帶臭肚魚 Siganus virgatus :又稱藍帶臭肚魚。
- 狐臭肚魚 Siganus vulpinus :又稱狐臭肚魚。
- 伍氏臭肚魚 Siganus woodlandi :又稱伍氏臭肚魚。
生態
編輯本科魚類屬於日行性魚類,以海藻或海草為主食。它們棲息的環境較複雜,幼魚大都成群的在枝狀珊瑚叢中,且以藏在死珊瑚之上的藻類為食,有的則待在混濁的紅樹林區河口區孵育。成魚有成對或成群的生活於混濁的河口區。
經濟利用
編輯本科大都是美味的食用魚。但有時略帶海草味,不為某些人所喜愛。有些種類是觀賞魚,體色多彩者更受歡迎。
參考文獻
編輯- ^ Kottelat, Maurice. The Fishes of the Inland Waters of Southeast Asia: A Catalogue and Core Bibliography of the Fishes Known to Occur in Freshwaters, Mangroves and Estuaries (PDF). The Raffles Bulletin of Zoology, Supplement 27. Singapore: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2013: 439–440 [2022-11-15]. ISBN 978-2-8399-1344-7.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3-12-02).
- ^ Betancur-R, Ricardo; Wiley, Edward O.; Arratia, Gloria; Acero, Arturo; Bailly, Nicolas; Miya, Masaki; Lecointre, Guillaume; Ortí, Guillermo. Phylogenetic classification of bony fishes. BMC Evolutionary Biology. 2017-07-06, 17: 162 [2019-01-19]. ISSN 1471-2148. doi:10.1186/s12862-017-0958-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3-22).
- ^ Froese, R. & Pauly, D. (eds.) (2024). Species of Siganus. FishBase. Version 2024-08.
- ^ Siganus 臭肚魚屬. 臺灣魚類名錄. 臺灣魚類資料庫. [2024-08-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8-26).
- ^ Woodland, David J. and R. C. Anderson. 2014. Description of A New Species of Rabbitfish (Perciformes: Siganidae) from southern India, Sri Lanka and the Maldives. Zootaxa. 3811(1); 129–136. DOI: 10.11646/zootaxa.38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