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知碼輸入法是一種漢字輸入法

歷史

編輯

認知碼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八五」重點科技攻關項目926工程的成果之一,其主要研發者為北京師範大學何克抗教授[1][2]。認知碼輸入法在1994年6月30日通過中國國家教委基礎教育司主持的技術鑑定,曾在北京、天津和廣東一批試點學校試驗,據稱「效果很好」。[3]

但隨後在《計算機世界》報1995年第40期和1996年第13期上,分別刊登了周憲的《認知碼不宜推廣》和黃曉林的《也談認知碼一些爭議的問題》,在重碼率、易學性、字根選擇等方面否定認知碼。最終,曾被定為「國家教委推薦的第一個漢字輸入法方案」的認知碼退出歷史舞台。[4][5]

版本

編輯

單機版認知碼漢字輸入系統最高版本為V5.0(for DOS),網絡版(for DOS)最高版本為V5.0。另有為Windows3.X和Windows95的版本,以及基於RichWin的「認知碼漢字大字符集輸入系統」。[2]

復興

編輯

雖然認知碼由於其設計的不完善而沒落了,其作為形碼已徹底失敗,但其思想最近被應用到搜狗拼音等產品中——在輸入拼音後按Tab鍵即可補充文字的二拆碼,以便檢索不常用字。這種二拆碼大大地增強了拆字的ad hoc性。

參考

編輯
  1. ^ 談談「認知碼」的重碼問題—認知碼」評說之二 《中小學計算機教育》雜誌 1996年第2期
  2. ^ 2.0 2.1 認知碼及相關產品
  3. ^ 計算機世界網-認知碼誕生 編碼規則與識字規則統一[永久失效連結]
  4. ^ 《認知碼不宜推廣》 周憲 計算機世界 1995年第40期
  5. ^ 《也談認知碼一些爭議的問題》黃曉林 計算機世界 1996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