謁者是中國古代官名。

春秋戰國時代,謁者是國君用來傳達命令的近侍[1]。漢代的郎中令的下屬有謁者,「掌賓贊受事,員七十人,秩比六百石」,漢武帝遊宴後庭,公卿不得入,遂改尚書令為「中書謁者令」[2],以宦者執掌文書,簡稱中書令,司馬遷腐刑後,曾任此官;漢成帝建始四年改「中書謁者令」為「中謁者令」;東漢時謁者人數減半,以「謁者僕射」為主官。南朝梁北齊置有「謁者台[3]。隋朝有「謁者大夫」一職稱,下設司朝謁者、通事謁者、將事謁者、謁者等,煬帝復置謁者台,與司隸台御史台合稱三台。唐代無謁者,但以「通事舍人」代謁者之職務。

參考文獻

編輯
  1. ^ 《乾象新書》稱:「謁者一星在太微垣門內,左執法之北。」《史記·荊燕世家》:「田生如長安,不見澤,而假大宅,令其子求事呂后所幸大謁者張卿。」
  2. ^ 後漢書》:「尚方令一人,千石。本注曰:承秦所置,武帝用宦者,更為中書謁者令。」
  3. ^ 隋書·百官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