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上,貨幣幻覺(英語:Money illusion),又稱金錢幻覺,是指人們傾向於認定貨幣的名目,而非實際價值。換句話說,金錢的面額數字(名目價值)常被誤認為其購買力(實際價值)。因為通貨膨脹,貨幣的實際購買會隨時間變化,貨幣的實際購買力不會與其名目價值一致,因此可能產生貨幣幻覺。這個假說被用來反對貨幣中立性

凱因斯學派認為,因為存在貨幣幻覺,即使出現通貨緊縮,勞工也不會願意將自己的名目工資調低,工資僵固性造成了失業的產生。新古典經濟學派否認有貨幣幻覺的存在。

歷史

編輯

貨幣幻覺這個詞彙是在二十世紀初期由凱因斯創造的,費雪於1928年寫了一本以此為題的重要書籍。[1]凱因斯認為,因為動物精神的影響,勞工不願意接受將名目工資調低的行為,造成工資向下僵固性。

貨幣學派理性預期學派反對貨幣幻覺的存在,他們堅持認為人們面對自己的財富時行為十分理性(亦即認定實際價值)。米爾頓·傅利曼認為,在進行工資談判時,勞工會將通貨膨脹加入工資的調整中,完全抵消貨幣幻覺。他據此提出自然失業率

行為經濟學的實驗,支持貨幣幻覺的存在。Shafir、Diamond與阿摩司·特沃斯基的論文 (1997)提供了關於此效果存在的壓倒性經驗證據,打從那時起,此一效果持續被證明在各種實驗或真實狀況下都會影響人的行為。新興凱因斯學派提出效率工資,來解釋自然失業率的存在。

經濟學理論

編輯

貨幣幻覺在三個方面影響人的經濟行為:

  • 價格僵固性。當通膨造成實際價格持續降低或成本持續升高時,貨幣幻覺被視為名目價格變化緩慢的其中一個理由。
  • 合約與法律並不如理性預期般會頻繁按照通貨膨脹指數進行調整。
  • 社會論述,不論是在正式媒體上或更為一般的溝通過程中,都反映出對名目與實際價值的混淆。

參考資料

編輯
  1. ^ Fisher, Irving, The Money Illusion, New York: Adelphi Company, 1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