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治通鑑綱目

資治通鑑綱目》是朱熹生前未能定稿的史學巨著,其門人趙師淵於樊川書院續編完成,共59卷。內容注重嚴分正閏之際、明辨倫理綱常,並注意褒貶春秋筆法。全書以「綱目」為體,綱仿《春秋》,目仿《左傳》,朱熹完成「綱」的部份,趙師淵續成「目」的部份。[1]

內容

編輯

《資治通鑑綱目》創造了一種新的「綱目體」史書體裁,實為編年體的變種,明代南軒商輅又各別為《資治通鑑綱目》撰寫了「前編」和「續編」。但是《通鑑綱目》並沒有做原始材料的收集與裁定,所以連一般歷史家所作的初步工作也沒有,史學價值不高。[1]南宋人王應麟即表示:「《綱目》刪『玄不敢復言,乃令張玄重請』二句,則圍棋為張玄乎?謝玄乎?」[2]章太炎亦曰:「《綱目》本之《資治通鑑》,非晦庵親著,乃其弟子趙師淵所作。「孔子作《春秋》,筆則筆、削則削,游、夏之徒不能贊一詞。」晦庵則付之弟子,而自居其名。唐喬補闕知之有婢曰碧玉,善歌,知之為之不婚。不婚者,不娶婦也。《綱目》去一不字,曰:『知之為之婚。』紕謬之處,可見一斑。」[3]宋、明以來,有許多人為《資治通鑑綱目》附加價值,如尹起莘寫了《發明》,劉友益寫了《綱目書法》,汪克寬寫了《綱目凡例考異》,明人瞿佑為其書考訂正誤,永樂八年刻行瞿佑的《資治通鑑綱目集覽鐫誤》,把《資治通鑑綱目》更加神秘化。

崇禎三年陳仁錫將三書合印出版時,已有朱熹、王柏文天祐李方子尹起莘劉有益揭傒斯賀善榘倪士毅汪克寬王幼學徐昭文陳濟楊文貞馮智舒黃仲昭余以能等多人舊序。另外,陳濟撰《綱目集覽正誤》,馮智舒撰《綱目質實》,元人王幼學編有《資治通鑑綱目集覽》五十九卷。還有陳桱修成《通鑑續編》二十四卷,陳均的《皇朝編年綱目被要》三十卷和《中興兩朝綱目備要》十八卷,不著撰人的《兩朝綱目備要》十六卷。

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清聖祖為《資治通鑑綱目》加上御批,由宋犖等重新彙編,校刻出版,命名《御批通鑑綱目全書》,凡一百九十卷,加強了這本書的政治性,乾隆十一年閏三月修成《御撰資治通鑑綱目三編》,共二十卷[4],此書乃賡續明嘉靖翰林院庶吉士南軒編寫的「前編」,朱熹的《資治通鑑綱目》「正編」與商輅的《續資治通鑑綱目》而作。邵廷采就說:「《尚書》、《春秋》經而史矣」,《通鑑》、《綱目》「史而經矣」。[5]

目錄

編輯
目錄
  • 卷1 起戊寅(前403)周威烈王二十三年盡乙巳(前256)周赧王五十九年凡百四十八年
  • 卷2 起丙午(前255)秦昭襄王五十二年盡戊戌(前203)漢王四年凡五十三年
  • 卷3 起己亥(前202)漢高祖五年盡甲申(前157)漢文帝后七年凡四十六年
  • 卷4 起乙酉(前156)漢景帝元年盡庚午(前111)漢武帝元鼎六年凡四十六年
  • 卷5 起辛未(前110)漢武帝元封元年盡己未(前62)漢宣帝元康四年凡四十九年
  • 卷6 起庚申(前61)漢宣帝神爵元年盡庚子(前21)漢成帝陽朔四年凡四十一年
  • 卷7 起辛丑(前20)漢成帝鴻嘉元年盡壬戌(2)漢平帝元始二年凡二十二年
  • 卷8 起癸亥(3)漢平帝元始三年盡丙戌(26)漢光武皇帝建武二年凡二十四年
  • 卷9 起丁亥(27)漢光武帝建武三年盡乙亥(75)漢明帝永平十八年凡四十九年
  • 卷10 起丙子(76)漢章帝建初元年盡乙丑(125)漢安帝延光四年凡四十九年
  • 卷11 起丙寅(126)漢順帝永建元年盡丙午(158)漢桓帝延熹元年凡四十一年
  • 卷12 起丁未(167)漢桓帝永康元年盡癸酉(193)漢獻帝初平四年凡二十一年
  • 卷13 起甲戌(194)漢獻帝興平元年盡戊子(208)漢獻帝建安十三年凡十五年
  • 卷14 起己丑(209)漢獻帝建安十四年盡丁未(227)漢後主建興五年凡一十九年
  • 卷15 起戊申(228)漢後主建興六年盡壬申(252)漢後主延熙十五年凡二十五年
  • 卷16 起癸酉(253)漢後主延熙十六年盡己亥(279)晉武帝咸寧五年凡二十七年
  • 卷17 起庚子(280)晉武帝太康元年盡甲子(304)晉惠帝永興元年凡二十五年
  • 卷18 起乙丑(305)晉惠帝永興二年盡戊寅(318)晉元帝大興元年凡一十四年
  • 卷19 起己卯(319)晉元帝大興二年盡丁酉(337)晉成帝咸康三年凡一十九年
  • 卷20 起戊戌(338)晉成帝咸康四年盡己未(359)晉穆帝昇平三年凡二十二年
  • 卷21 起庚申(360)晉穆帝昇平四年盡甲申(384)晉孝武帝太元九年凡二十五年
  • 卷22 起乙酉(385)晉孝武帝太元十年盡戊戌(398)晉安帝隆安二年凡十四年
  • 卷23 起己亥(399)晉安帝隆安三年盡庚戌(410)晉安帝義熙六年凡十二年
  • 卷24 起辛亥(411)晉安帝義熙七年盡丁卯(427)宋文帝元嘉四年魏太武帝始光四年凡十七年
  • 卷25 起戊辰(428)宋文帝元嘉五年魏太武神䴥元年盡庚寅(450)宋文帝元嘉二十七年魏太武太平真君十一年凡二十三年
  • 卷26 起辛卯(451)宋文帝元嘉二十八年魏太武正平元年盡乙巳(465)宋明帝泰始元年魏高宗和平六年凡一十五年
  • 卷27 起丙午(466)宋明帝泰始二年魏顯祖天安元年盡癸亥(483)齊武帝永明元年魏高祖太和七年凡十八年
  • 卷28 起甲子(484)齊武帝永明二年魏高祖太和八年盡丙子(496)齊高宗建武三年魏高祖太和二十年凡十三年
  • 卷29 起丁丑(497)齊高宗建武四年魏高祖太和二十一年盡甲申(504)梁高祖天監三年魏世宗正始元年凡八年
  • 卷30 起乙酉(505)梁高祖天監四年魏世宗正始二年盡乙巳(525)梁高祖普通六年魏肅宗孝昌元年凡二十一年
  • 卷31 起丙午(526)梁高祖普通七年魏肅宗孝昌二年盡壬子(532)梁高祖大中通四年魏武帝永熙元年凡七年
  • 卷32 起癸丑(533)梁高祖中大通五年魏孝武永熙二年盡丁卯(547)梁高祖太清元年魏文帝大統十三年東魏孝靜武定五年凡十五年
  • 卷33 起戊辰(548)梁高祖太清二年魏文帝大統十四年東魏孝靜武定六年盡甲戌(554)梁世祖承聖三年魏恭帝廓元年齊顯祖洋天保五年凡七年
  • 卷34 起乙亥(555)梁敬帝方智紹泰元年魏恭帝二年齊顯祖天保六年盡辛卯(571)陳高宗太建三年齊後主武平二年周高祖天和五年凡十七年
  • 卷35 起壬辰(572)陳高宗宣皇帝太建四年齊後主武平三年周高祖建德元年盡癸卯(583)陳後主叔寶至德元年隋文帝堅開皇三年凡十二年
  • 卷36 起甲辰(584)陳後主至德二年隋文帝開皇四年盡丁卯(607)隋煬帝大業三年凡二十四年
  • 卷37 起戊辰(608)隋煬帝大業四年盡丁丑(617)隋恭帝義寧元年凡十年
  • 卷38 起戊寅(618)隋恭帝侗皇泰元年唐高祖武德元年盡甲申(624)唐高祖武德七年凡七年
  • 卷39 起乙酉(625)唐高祖武德八年盡庚子(640)唐太宗貞觀十四年凡十六年
  • 卷40 起辛丑(641)唐太宗貞觀十五年盡辛酉(661)唐高宗龍朔元年凡二十一年
  • 卷41 起壬戌(662)唐高宗龍朔二年盡丙申(696)唐中宗嗣聖十三年凡三十五年
  • 卷42 起丁酉(697)唐中宗嗣聖十四年盡癸丑(713)唐⽞宗開元元年凡十七年
  • 卷43 起甲寅(714)唐⽞宗開元二年盡丁亥(747)唐⽞宗天寶六載凡三十四年
  • 卷44 起戊子(748)唐⽞宗天寶七載盡戊戌(758)唐肅宗乾元元年凡十一年
  • 卷45 起己亥(759)唐肅宗乾元二年盡戊午(778)唐代宗大曆十三年凡二十年
  • 卷46 起己未(779)唐代宗大曆十四年盡甲子(784)唐德宗興元元年四月凡五年有奇
  • 卷47 起甲子(784)唐德宗興元元年五月盡庚辰(800)唐德宗貞元十六年凡十六年有奇
  • 卷48 起辛巳(801)唐德宗貞元十七年盡戊戌(818)唐憲宗元和十三年凡十八年
  • 卷49 起己亥(819)唐憲宗元和十四年盡丁巳(837)唐文宗開成二年凡十九年
  • 卷50 起戊午(838)唐文宗開成三年盡丁亥(867)唐懿宗咸通八年凡三十年
  • 卷51 起戊子(868)唐懿宗咸通九年盡甲辰(884)唐僖宗中和四年五月凡十六年有奇
  • 卷52 起甲辰(884)六月唐僖宗中和四年盡丙辰(896)唐昭宗乾寧三年凡十三年
  • 卷53 起丁巳(897)唐昭宗乾寧四年盡丙寅(906)唐昭宣帝天祐三年凡十年
  • 卷54 起丁卯(907)唐哀帝天祐四年盡己卯(919)晉王李存勖唐天祐十六年梁主瑱貞明五年凡十三年
  • 卷55 起庚辰(920)晉王存勖唐天祐十七年梁主瑱貞明六年盡丙戌(926)後唐莊宗存勖同光六年後唐明宗嗣源天成元年凡七年
  • 卷56 起丁亥(927)後唐明宗天成二年盡丙申(936)後唐主從珂清泰三年晉高祖石敬瑭天福元年凡十年
  • 卷57 起丁酉(937)晉高祖天福二年盡丙午(946)晉主重貴開運三年凡十年
  • 卷58 起丁未(947)漢高祖劉知遠晉天福十二年盡辛亥(951)周太祖郭威廣順元年凡五年
  • 卷59 起壬子(952)周太祖郭威廣順二年盡己未(959)後周恭帝顯德六年凡八年

參見

編輯

[]

 御批資治通鑑綱目 (四庫全書本)》( 維基共享資源閱覽影像分類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理學彙編·經籍典·綱目部》,出自陳夢雷古今圖書集成

注釋

編輯
  1. ^ 1.0 1.1 顧炎武回憶其祖父的說法:「世人習《綱目》,余所不取。凡作書者,莫病乎其以前人之書改竄而自作也。班孟堅之改《史記》,必不如《史記》也;宋景文之改《舊唐書》,必不如《舊唐書》也;朱子之改《通鑑》,必不如《通鑑》也。」(顧炎武:《亭林文集》卷2《鈔書自序》)
  2. ^ 王應麟《困學紀聞考史》
  3. ^ 《史學略說》
  4. ^ 莫友芝《郘亭知見本書目》卷四載「是書先撰者20卷有內府刊本及古香齋巾箱本,外間傳刻數本皆20卷本,其40卷本未見傳刻。」
  5. ^ 《思復堂集》卷10《卷史提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