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醫科大學

中国贵州贵阳市大学

貴州醫科大學(英語:Guizhou Medical University縮寫GMU),前身為國立貴陽醫學院,由著名醫學教育家李宗恩貴陽創辦,成立於1938年,是一所公立醫學本科院校。抗日戰爭時期,教育部決定建立國立貴陽醫學院。1938年1月1日,籌委會在漢口建立。1938年3月1日,國立貴陽醫學院成立,李宗恩任院長。[1][2][3]

貴州醫科大學
Guizhou Medical University
老校名貴陽醫學院
校訓誠於己、忠於群、敬往思來
創辦時間1938年3月1日 (1938-03-01)
 中華民國貴州省貴陽市
校慶日3月1日
學校標識碼4152010660
學校類型公立
黨委書記梁貴友
校長羅鵬
名譽校長鍾南山
校址 中華人民共和國貴州省貴陽市
北京路校區雲岩區北京路4號
大學城校區花溪區大學城
代表色貴醫紅
隸屬貴州省人民政府
網站www.gmc.edu.cn

1950年更名為貴陽醫學院。1965年「貴陽醫學院中醫系」獨立組建「貴陽中醫學院」。2015年更名為貴州醫科大學。[1][2][3][4]

貴州醫科大學是貴州省區域高水平大學之一,入圍「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1][2][3]

歷史沿革

編輯

民國時期

編輯

抗日戰爭初期,日本侵略軍攻占華北,上海、南京等地相繼失守,淪陷區學生紛紛失學,流離失所。其中相當一部分流亡至戰略後方西南地區,當時教育部一方面為給流亡醫學生提供繼續就學機會,另一方面為奠定西南地區醫學教育基礎,決定在貴州省貴陽市建立國立貴陽醫學院。

1937年12月31日,教育部聘李宗恩朱章賡楊崇瑞等為國立貴陽醫學院籌備委員,並任命李宗恩為籌備委員會主任委員。1938年1月1日籌委會在漢口建立,教育部加聘張志韓和杭立武二人為籌備委員。在漢口實際負責籌建工作的還有原武漢大學生物化學教授湯佩松等,得到原貴州省省立醫院院長朱懋根的大力協助。

當時教育部令籌委會移用國立武昌醫學院籌備費十六萬元(舊幣),作為國立貴陽醫學院籌備費,又令籌委會接收北平第一助產學校武昌辦事處。籌委會於1月中旬至2月上旬分別在漢口、重慶、西安、長沙、貴陽五處設招生處,招收流亡的醫學生及護士助產學生, 登記者共約三百人,除貴陽地區外,均由招生處負責輸送學生入黔。漢口招收的學生,由湯佩松和齊登科等教授帶領,從武漢出發,經重慶轉抵貴陽。1938年3月1日國立貴陽醫學院宣告成立,教育部正式聘任李宗恩博士為院長。

直至1947年7月,李宗恩院長調任北京協和醫學院院長,教育部另任朱懋根教授為該院院長。此時的貴陽醫學院為全國僅有的九所國立醫學院校之一。

建國初期

編輯

1949年11月15日,貴陽解放,學校廣大師生職工歡慶解放。11月25日,市軍管會文教接管部派衛生處樊茂萱為軍代表、張祖良為軍事聯絡員,接管貴陽醫學院。1950年2月3日,市軍管會文教接管部命令將貴陽醫學院劃歸文教接管部直接管理,調回樊茂萱、張祖良同志,改派安瑞琮為貴醫軍事聯絡員,同年4月14日,又改派何建明為軍事聯絡員,另派文教接管部秘書主任陳大羽同志協助行政領導工作。

1950年西南軍政委員會文教部文秘字第03049號通知:中央決定凡公立各院校、館名稱,概不加「國立」兩字,因此,貴陽醫學院於1950年12月24日起,取消「國立」兩字,正式更名「貴陽醫學院」,劃歸貴州省人民政府管理。

改革開放時期

編輯

1985年成為全國首批獲得「免試推薦優秀應屆本科畢業生攻讀碩士學位」的單位。1997年又成為全國首批「在職人員以研究生畢業同等學歷申請碩士學位」的授權單位。2003年9月8日,國務院學位委員會《關於批准新博士、碩士學位授予單位的通知》(學位[2003]56號)公布經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二十次會議批准,學校成為博士學位授予單位,授權點為「病理學與病理生理學」,目前是全省唯一的醫學博士學位授予單位。2003年, 包懷恩任貴陽醫學院院長。2005年,順利通過教育部組織的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2006年,被遴選為省屬三所重點大學之一。2009年,時任中華醫學會會長、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教授受聘為名譽院長。2009年獲得博士後科研流動站。2011年,獲得基礎醫學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和6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同年,為了擴大學校規模,1500畝的南校區開工建設。2012年,學校獲得「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單位」項目,並成為首批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項目試點高校。2014年,南校區建設完成;12月,學校迎來了全國高等學校評議設置委員會專家。2015年1月30日,教育部專家以近年少見、本次唯一的全票,通過學校更名貴州醫科大學。

文化傳統

編輯

貴州醫科大學的象徵有校徽、校歌、校旗、校訓。[1][2][5]

校徽

編輯

貴州醫科大學校徽為圓形,中間為上繞一蛇、上端兩側有翼的杖和數字 「1938」,圓環上方為「貴州醫科大學」毛體字樣,下方為兩枚橄欖枝和「GUIZHOU MEDICAL UNIVERSITY」。[1][5]

校歌

編輯

貴州醫科大學校歌沿用《國立貴陽醫學院校歌》,創作於1940年,丁曉先作詞、應尚能作曲。[1][5]

校旗

編輯

貴州醫科大學校旗為長方形,長寬比例為3∶2。旗面為白色,中央印有藍色毛體「貴州醫科大學」和「Guizhou Medical University」。[1]

校訓

編輯

貴州醫科大學校訓為誠於己、忠於群、敬往思來。[1][2][5] 校訓釋義是「惟能對自己忠實,乃能言治事治學;欲建設合於中國內地政治經濟情形之公醫制度,尤須具有服務人群的精神。 歷史教訓,固應重視;但我國千餘年來擬古之惡習,實應糾正。建設新中國,仍應以現在及未來之社會趨勢為準則。 治學者、行醫者首先要自己做到誠實,才能做到忠於人民和大眾,只有尊重歷史不忘記過去,才能面向未來,開闢未來。」[5]

學校現狀

編輯

院系設置

編輯

基礎醫學院、臨床醫學院、藥學院、公共衛生學院、成人繼續教育學院、護理學院、研究生院、醫學檢驗學院、醫學影像學院、口腔醫學院、生物與工程學院、外國語學院、運動與健康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醫藥衛生管理學院、醫學人文學院、食品科學學院、海外教育學院、法醫學院/法醫司法鑑定中心、麻醉學院、兒科學院、神奇民族醫藥學院。

研究機構

編輯

貴州省中國科學院天然產物化學重點實驗室、民族藥與中藥開發應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分子生物學重點實驗室、組織工程與幹細胞實驗中心、醫學科學研究所、環境與健康重點實驗室等。

參考文獻

編輯
  1. ^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贵州医科大学章程. 貴州醫科大學 (貴陽). 2017-01 [2023-01-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7-12). 
  2. ^ 2.0 2.1 2.2 2.3 2.4 学校简介. 貴州醫科大學. [2023-01-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5-29). 
  3. ^ 3.0 3.1 3.2 历史沿革. 貴州醫科大學. [2023-01-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4-24). 
  4. ^ 教育部关于同意贵阳医学院更名为贵州医科大学的函.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2015-04-29 [2023-01-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1-26). 
  5. ^ 5.0 5.1 5.2 5.3 5.4 貴州醫科大學黨委宣傳部. 学校标识. 貴州醫科大學. 2016-09-09 [2023-01-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1-26).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