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級寫實主義

超級寫實主義Hyperrealism,又稱高度寫實主義),是繪畫和雕塑的一個流派,其風格類似高解析度的照片。超級寫實主義可以看作是照相寫實主義Photorealism)的發展。自2000年代早期以來,該術語在美國和歐洲作為一個獨立的藝術運動和藝術風格發展起來。[1]

歷史

編輯
 
莫羅·大衛(Mauro David)創作的一幅超級寫實主義作品《水晶盤上的甜瓜》

法語術語「Hyperréalisme」由Isy Brachot創建於1973年。它是當年在他位於比利時布魯塞爾的畫廊的一個主要的展覽的標題。該展覽主要是由美國照相寫實主義畫家組成,包括拉爾夫·戈因斯Ralph Goings)、查克·克洛斯Chuck Close)、唐埃迪Don Eddy)、羅伯特·貝克特爾Robert Bechtle)和理察·麥克萊恩Richard McLean)。它還包括一些有影響力的歐洲藝術家。自此以來,「Hyperealisme」被歐洲藝術家和經銷商用於形容受照相寫實主義畫家影響的畫家。

21世紀初,超級寫實主義在照相寫實主義的美學基礎上成立。美國照相寫實主義畫家丹尼斯·彼得森Denis Peterson)的開拓性超級寫實主義作為被普遍認為是照相寫實主義的分支運動,第一次使用術語「Hyperrealism」來形容新的運動和相關的藝術家派別。[2][3][4]格雷厄姆·湯普森(Graham Thompson)寫道,「1960年代末期和1970年代初期,照相寫實主義作品獲得成功,一種表現攝影的繪畫方式加入到藝術世界。它也被稱為超級寫實主義,理察·埃斯蒂斯Richard Estes)、丹尼斯·彼得森奧黛麗·弗拉克Audrey Flack)和唐埃迪等畫家通常從攝影工作開始,如今依然創作類似照片的繪畫。」[5]

然而,20世紀末期,超級寫實主義和傳統的照相寫實主義處理方式形成對比。[6]超級寫實主義的畫家和雕塑家使用照片作為參考,創造一個更加明確和詳細的渲染的作品,不像照相寫實主義,往往直接的敘述和描寫。照相寫實主義畫家希望模仿照片,為了符合照片整體設計,常常省略或者抽象一些細節。[7][8]他們經常省略人物的表情、政治價值和敘述元素。照相寫實主義風格演變自波普藝術,作品通常緊湊精緻,線條分明,突出重點。[9]

超級寫實主義則與之相反,雖然本質上參考照片,常常對描繪的主題處理得更柔軟更複雜,使之表現成一個生動的對象。超級寫實主義作品中的對象和場景描繪得非常精緻,創造出原始照片中沒有的一個新的現實的幻想。這並不是說他們是超現實主義,因為這種幻想是一個令人信服的描寫現實。紋理、表面、燈光效果和陰影畫表現得清晰,比參考照片甚至實物還要鮮明。[10]

超級寫實主義的哲學根源自讓·鮑德里亞的理論,「模擬的東西永遠不在現實中存在」。( the simulation of something which never really existed.[11]因此,超級寫實主義創建了一個虛假的現實,是一個令人信服的幻想,是基於現實的一個模擬。超級寫實主義繪畫和雕塑作品是數位相機拍出並在計算機上顯示的超級高解析度的照片的副產品。就如照相寫實主義效仿模擬攝影,超級寫實主義利用數碼照片並擴展之來創造一個新的現實的感覺。[12][2] 超級寫實主義繪畫和雕塑使觀眾得到高清晰度圖像的幻覺,但是比圖像更細緻。[13]

風格和方式

編輯
 
西班牙Pintor victor venegas作品Detalle de locomotora
 
Cor Groenenberg作品-自畫像

超級寫實主義的繪畫和雕塑通過微妙的燈光和陰影效果,創造出有形固態和實際存在感覺。[14]超級寫實主義的繪畫作品往往是原始參考照片的10倍或者20倍,但保留了極高的色彩解析度,精確度和細節。許多作品通過噴筆實現,用丙烯酸樹脂、油或兩者兼而有之。Ron Mueck的生動的雕塑作品比實際對象大很多,通過對聚酯樹脂和多種模具的細緻使用,使作品細節非常有說服力。

超級寫實主義作品更多地關注細節和對象。超級寫實主義繪畫和雕塑作品並不是照片的嚴格詮釋,也不是某一個場景或主題的文字插圖。相反,它們利用其他的,往往是微妙的繪畫元素來創造實際上不存在或者人的眼睛不能看到的現實幻覺。[15]此外,它們可能包括情感、社會、文化和政治主題要素作為視覺錯覺的擴展,與照相寫實主義有所不同。[16]

超級寫實主義畫家和雕塑家使用一些機械方式使圖像轉移到畫布或者模具上,包括預描或打底和制模。幻燈片投影儀或者多媒體投影儀將圖片投射到畫布,網格等基本技術也被應用來確保精確性。[17]雕塑採用聚酯直接應用到人體或模具。超級寫實主義需要高超的技術和精湛的技巧來模擬一個虛假的現實。因此,作品往往結合併利用攝影的局限,如景深、透視和焦點範圍。數字照片會出現一些異常,如碎片,一些畫家也利用這一點來強調其數字源,如查克·克洛斯丹尼斯·彼得森等。[18]

主題

編輯

超級寫實主義作品對象包括畫像、具象藝術、景物、風景、城市風景和敘事場面。近期由於對細節的描寫和對社會、文化或者政治主題重視,超級寫實主義風格比照相寫實主義更加文學性。新的照相寫實主義延續避免照片異常,因此兩者形成鮮明對比。超級寫實主義畫家模擬並提高精確的攝影照片,在社會和文化的背景下,使之產生有光學說服力的現實幻象。[19][20]

有些超級寫實主義藝術家通過遺留的仇恨和不容忍敘述描寫,揭露極權主義政權和第三次世界軍事政府。[21]丹尼斯·彼得森戈特弗里德·郝文Latif Maulan在作品中描述了社會腐朽的政治和文化偏差。丹尼斯·彼得森作品關注散居的猶太人、種族滅絕難民[22][23]郝文對發展了一種非常規的敘事方式,作品針對猶太人大屠殺的過去、現在和未來的思考。Latif Maulan的作品主要批評社會對弱勢群體的無視。[24]主題包括種族滅絕的圖像,其悲慘的後果和思想意識的結果。[25] [26]這些有爭議的藝術家通過作品激進地對抗人權狀態。[27]這些栩栩如生的作品是對人類的荒誕行為的歷史評論。[28] [29]

參考資料

編輯
  1. ^ Bredekamp, Horst, Hyperrealism - One Step Beyond. Tate Museum, Publishers, UK. 2006. p. 1
  2. ^ 2.0 2.1 Thompson, Graham: American Culture in the 1980s (Twentieth Century American Culture) 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 2007 P. 77-79
  3. ^ Jean-Pierre Criqui, Jean-Claude Lebensztejn interview, Artforum International, June 1, 2003
  4. ^ Robert Bechtle: A Retrospective by Michael Auping, Janet Bishop, Charles Ray, and Jonathan Weinberg.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Berkeley, CA,(2005). ISBN 978-0-520-24543-3
  5. ^ Thompson, Graham: American Culture in the 1980s (Twentieth Century American Culture) 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 2007 P. 78
  6. ^ Mayo, Deborah G., 1996, Error and the Growth of Experimental Knowledge,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P. 57-72
  7. ^ Chase, Linda, Photorealism at the Millennium, The Not-So-Innocent Eye: Photorealism in Context. Harry N. Abrams, Inc. New York, 2002. pp 14-15.
  8. ^ Nochlin, Linda, The Realist Criminal and the Abstract Law II, Art In America. 61 (November - December 1973), P. 98.
  9. ^ New Britain Museum of American Art - Educational Resources 網際網路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07-03-13.
  10. ^ Meisel, Louis K. Photorealism. Harry N. Abrams, Inc., Publishers, New York. 1980. p. 12.
  11. ^ Jean Baudrillard, "Simulacra and Simulation", Ann Arbor Mich.: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1981
  12. ^ Horrocks, Chris and Zoran Jevtic. Baudrillard For Beginners. Cambridge: Icon Books, 1996. p. 80-84
  13. ^ Bredekamp, Horst, Hyperrealism - One Step Beyond. Tate Museum, Publishers, UK. 2006. p. 1-4.
  14. ^ Daniel Boorstin, The Image: A Guide to Pseudo-Events in America (1992). Random House ISBN 978-0-679-74180-0
  15. ^ Fleming, John and Honour, Hugh The Visual Arts: A History, 3rd Edition. Harry N. Abrams, Inc. New York, 1991. p. 680-710
  16. ^ Meisel, Louis K. Photorealism. Harry N. Abrams, Inc., Publishers, New York. 1980.
  17. ^ Meisel, Louis K. Photorealism. Harry N. Abrams, Inc., Publishers, New York. 1980. p. 12-13.
  18. ^ Battock, Gregory. Preface to Photorealism. Harry N. Abrams, Inc., Publishers, New York, 1980. pp 8-10.
  19. ^ Petra Halkes, "A Fable in Pixels and Paint - Gottfried Helnwein's American Prayer". Image & Imagination, Le Mois de la Photo à Montréal, McGill-Queen's University Press, 2005 (ISBN 0-7735-2969-1)
  20. ^ Alicia Miller, "The Darker Side of Playland: Childhood Imagery from the Logan Collection at SFMOMA", Artweek, US, Nov 1, 2000
  21. ^ Jean Baudrillard, "The Precession of Simulacra", in Media and Cultural Studies : Keyworks, Durham & Kellner, eds. ISBN 0-631-22096-8
  22. ^ Thompson, Graham: American Culture in the 1980s 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 2007 P. 77-79
  23. ^ Robert Ayers, Art Critic,「Art Without Edges: Images of Genocide in Lower Manhattan」, Art Info June 2, 2006 存档副本. [2007-04-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5-04). 
  24. ^ Daniel Boorstin, The Image: A Guide to Pseudo-Events in America (1992). ISBN 978-0-679-74180-0
  25. ^ Christoper Ashley, Denis Peterson - Don't Shed No Tears", [1] 網際網路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07-05-02.
  26. ^ Julia Pascal, "Nazi Dreaming", New Statesman, UK, April 10, 2006 [2]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27. ^ George Ritzer, The McDonaldization of Society (2004). ISBN 978-0-7619-8812-0
  28. ^ Christoper Rywalt, "Denis Peterson", NYC Art, June 7, 2006 [3]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29. ^ Robert Flynn Johnson, Curator in Charge, "The Child - Works by Gottfried Helnwein", California Palace of the Legion of Honor, Fine Arts Museums of San Francisco, ISBN 0-88401-112-7,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