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級科幻》(英語:Super-Science Fiction)是1956至1959年間的美國文摘科幻雜誌,由W·W·史考特主編,特色出版社發行。羅伯特·西爾柏格哈蘭·艾里森此時事業剛剛起步,之前他們創作的犯罪小說就在史考特主編的《困境》和《有罪》雜誌發表。新雜誌面世後,他們很快又寄來科幻作品。《超級科幻》一共只發行18期,但刊登的西爾柏格和艾里森小說就有數十部,其他素材大多由文學經紀人提供,基本都是被其他雜誌退稿的文章,僅有史考特從艾薩克·阿西莫夫手中買下的兩部作品例外。

超級科幻
1958年6月雜誌封面
首發日期1956年12月,​67年前​(1956-12
最後發行日期1959年10月 (1959-10)
創刊地區美國
語言英語

《超級科幻》面世兩年後,特色出版社決定把作品體裁轉變成怪物小說,希望能趕上新刊物《電影世界的著名怪物》的東風。此後四期雜誌的所有文章都包含某種怪物,但發行商還是在1959年決定停刊,這年十月號成為絕響。雜誌所獲評價不高,但西爾柏格認為,他在為史考特及其他動作冒險雜誌出版商創作小說的過程中積累許多經驗,為日後成功打下基礎。

出版史 編輯

1940年,特色出版社(Feature Publications)開始發行超級英雄漫畫雜誌《有獎漫畫》(Prize Comics),隨後又推出同類雜誌《弗蘭肯斯坦漫畫》(Frankenstein Comics)和《頭條漫畫》(Headline Comics)。1954年,漫畫準則管理局成立,特色出版社的三種雜誌都因其影響在1956年結束前停刊,取而代之的是兩本犯罪小說雜誌《困境》(Trapped)和《有罪》(Guilty),均由W·W·史考特(W.W. Scott)主編。史考特曾在虛構之家出版社Fiction House)工作,1955年該司倒閉後轉戰特色出版社。[注 1]1956年末,特色出版社推出《超級科幻》並讓史考特任主編,但他此時對科幻文學尚不了解。[2]羅伯特·西爾柏格回憶,新雜誌源自史考特的構想,也是他說服東家創刊[3]。史考特定下的稿酬很高,無論虛構還是紀實體裁都是每字兩美分,足以同業界領先的其他雜誌競爭[4][5]

十一 十二
1956 1/1
1957 1/2 1/3 1/4 1/5 1/6 2/1
1958 2/2 2/3 2/4 2/5 2/6 3/1
1959 3/2 3/3 3/4 3/5 3/6
《超級科幻》出版詳細資訊,左側是年份,上方是月份,其他數字代表「號/期數」,
均為W·W·史考特主編。

科幻雜誌在20世紀50年代呈現井噴,有數十本新品問世[6][7],但市場逐漸被平裝書蠶食,到50年代末已難以維繫[8],電視和漫畫的流行更令局勢雪上加霜。可靠的雜誌分銷商對報攤銷售至關重要,但1957年大型發行商美國新聞公司American News Company清算,雜誌出版社面臨的局勢更加嚴峻。[8]幸運的是,《超級科幻》擁有獨立經銷商[9],所受影響不那麼嚴重,但雜誌分銷網的亂象也意味著實力不足的雜誌可能隨時會在報攤上斷貨[8]

20世紀50年代中期,以《哥吉拉》和《女巨人復仇記》(Attack of the 50 Foot Woman)為代表的科幻怪獸電影開始興起,新雜誌《電影世界的著名怪物》(Famous Monsters of Filmland)藉此東風面世並熱賣,《怪物遊行》(Monster Parade)和《怪物與怪形》(Monsters and Things)都想分一杯羹[8][9]。史考特為此從1959年4月的《超級科幻》開始標以《怪物特刊》(Special Monster Issue),此後的每一期還加上「怪物」(Monster)橫幅。事實證明此舉純屬畫蛇添足,《怪物特刊》只發行四期,特色出版社就決定停刊。[8][注 2]雜誌沒有出過獨家選集[11],但羅伯特·西爾柏格的小說於2012年集結成《超級科幻傳說》(Tales from Super-Science Fiction),西爾柏格在引言中講述他為《超級科幻》寫稿期間的經歷[12]

內容和評價 編輯

1956年,哈蘭·艾里森、羅伯特·西爾柏格和蘭德爾·加勒特Randall Garrett)都住在曼哈頓上城同一幢公寓樓[13]。艾里森這年曾把一些向業界領先犯罪小說雜誌《追捕》(Manhunt)投稿遭拒的作品賣給史考特,均在《困境》和《有罪》發表。西爾柏格和艾里森開始定期向史考特供稿,主編這年夏天告知二人,特色出版社已接受他的建議,準備新發科幻雜誌,稿費標準和兩本犯罪雜誌一致。[14]《超級科幻》創刊號登有西爾柏格的多部作品,除六月結束前向史考特交稿的短篇小說《全部活捉》(Catch 'Em All Alive)外,還有一些用於填補雜誌頁面底部空白的紀實短文[15]。艾里森除為創刊號貢獻《中點精神病患》(Psycho at Mid-Point)外,還向史考特推薦亨利·斯萊薩爾Henry Slesar),後者的作品也在同一期雜誌亮相[16]。史考特在創刊號發表社論,聲稱雜誌的關注焦點是「人類」:「未來的人類將用拳頭和憤怒征服宇宙」[11]。科幻史學家麥克·阿什利Mike Ashley)和米爾頓·蘇波茨基Milton Subotsky)指出,新雜誌創刊號的社論和內容相互矛盾,許多小說的主角以失敗、死亡或發瘋告終[2][11]

西爾柏格和艾里森在20世紀50年代中後期極為高產,向當時仍在發行的科幻雜誌大量投稿,其中《超緣科幻》刊登的近四成作品都是兩人創作[2][17][18][19],西爾柏格還繼續向史考特提供用於填補空隙的紀實短文[5]。哈里·阿特舒勒(Harry Altshuler)和史考特·梅雷迪思(Scott Meredith)等文學經紀人把其他雜誌退稿的文章寄給史考特[2][20],據西爾柏格回憶,他曾在史考特的辦公室看到對方對某篇手稿大笑不止,因為經紀人意外把小說的投稿經歷一起發來,上面顯示作品從1947年開始已被退稿18次之多,最終史考特將該文的退稿次數增至19[21]。艾里森於1957年應徵入伍,西爾柏格此時還在哥倫比亞大學就讀,故無需參軍,他繼續寫作投稿,史考特也很給面子,36篇作品照單全收[5][22]。除西爾伯格和艾里森的作品外,雜誌刊登的絕大多數小說都曾被其他雜誌退稿,其中只有艾薩克·阿西莫夫轉為全職作家期間創作的兩篇文章例外。阿西莫夫此時正為作品尋找新市場,史考特同意支付每字四美分的高稿酬,最終買下兩部小說,分別是《溫和的禿鷹》(The Gentle Vultures)和涉及超級計算機馬爾蒂瓦克的《世界上所有的麻煩》(All the Troubles of the World[2][23][24][注 3]。雜誌新增「怪物」橫幅後刊登的所有作品都必須涉及某種怪物,西爾柏格繼續投稿直至停刊,最後四期怪物主題雜誌登有他的12篇文章,其中只有一篇署化名發表[10]

為史考特及其他編輯創作動作冒險小說的同時,西爾柏格也向《銀河系科幻小說》和《驚人的故事》(Astounding Stories)提供更複雜的作品。他覺得給《超級科幻》等雜誌創作的太空冒險文學為他積累豐富經驗,而且私底下一直更喜歡結構簡單,沒什麼深度的科幻文學,願意在第一時間為史考特創作這種快節奏的動作小說。[26]他發表在怪物主題《超級科幻》上的文章包括《帶綠色粘液的生物》(Creatures of Green Slime),《惡夢中的恐怖野獸》(Beasts of Nightmare Horror),但阿什利覺得這些文章實在俗套,根本配不上作者的才華[8]

阿什利認為,史考特為雜誌選登的作品質量參差不齊[2]。在他看來,第二期有四篇好文章,分別是艾里森的《催眠任務》(Mission: Hypnosis)和《不可動搖的青少年》(The Untouchable Adolescents),查爾斯·德·維特(Charles de Vet)的《突變體之死》(Death of a Mutant),以及詹姆斯·岡恩James E. Gunn)的《每天都是聖誕節》(Every Day is Christmas),但此後的雜誌就「一落千丈」[2],不過,「《超級科幻》總有足夠的好故事讓你失望之餘又感驚喜」[2],例如傑克·萬斯的《起源世界》(Worlds of Origin)和阿西莫夫的《世界上所有的麻煩》就堪稱傑作[2]。蘇波茨基認為史考特「沒有分辨作品優劣的能力」[11],評論家布萊恩·斯坦伯福德Brian Stableford)認為這正是雜誌表現「平平無奇」的根本原因[27]。阿什利指出,雜誌後期專注怪物題材或許能引起怪獸電影愛好者的興趣,但「同類雜誌實在太多,科幻雜誌的熱潮也在20世紀50年代末接近尾聲,許多讀者已經把眼光投向平裝書」[19]

書目詳細資訊 編輯

《超級科幻》屬雙月刊,由特色出版社旗下品牌「大標題」(Headline)發行,共18期,均為W·W·史考特主編。創刊號標示日期1956年12月,最後一期是1959年10月號。號保持規則,共分三卷,每卷六期。[2][27]

注釋 編輯

  1. ^ 羅伯特·西爾柏格針對《超級科幻》的著作中沒有說明史考特的全名,只提及史考特喜歡別人叫他「比爾」(Bill)。此外,西爾伯格印象里史考特在成為雜誌編輯前曾是報社記者。[1]
  2. ^ 西爾柏格在1959年3月就曾聽聞雜誌可能停刊的消息[10]
  3. ^ 《世界上所有的麻煩》刊登時雜誌封面錯把阿西莫夫的名字「Isaac」印成「Issac[25]

腳註 編輯

  1. ^ Silverberg (2012), p. xvi.
  2. ^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Ashley (2005), pp. 167–169.
  3. ^ Silverberg (2012), p. xv.
  4. ^ Silverberg (2012), p. xiv.
  5. ^ 5.0 5.1 5.2 Silverberg (2012), p. xvii.
  6. ^ Ashley (1977), pp. 323–325.
  7. ^ Ashley (1978), pp.270–271.
  8. ^ 8.0 8.1 8.2 8.3 8.4 8.5 Ashley (2005), pp. 186–189.
  9. ^ 9.0 9.1 Silverberg (2012), p. xxii–xxiii.
  10. ^ 10.0 10.1 Silverberg (2012), p. xxv.
  11. ^ 11.0 11.1 11.2 11.3 Subotsky (1985), pp. 629–631.
  12. ^ Silverberg (2012), pp. xiii–xxvi.
  13. ^ Silverberg (2012), pp. xiii–xiv.
  14. ^ Silverberg (2012), pp. xiv–xv.
  15. ^ Silverberg (2012), p. xvi–xvii.
  16. ^ Silverberg (2012), p. xviii.
  17. ^ Authors : Silverberg, Robert.
  18. ^ Authors : Ellison, Harlan.
  19. ^ 19.0 19.1 Culture : Super-Science Fiction.
  20. ^ Silverberg (2012), p. xix.
  21. ^ Silverberg (2012), p. xx.
  22. ^ Silverberg (2012), pp. xx–xxi.
  23. ^ Asimov (1979), p. 663.
  24. ^ Silverberg (2012), pp. xxi–xxii.
  25. ^ Asimov (1980), p. 117.
  26. ^ Silverberg (2012), p. xxvi.
  27. ^ 27.0 27.1 Stableford (1981), p. 585.

來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