蹺功是中國戲曲中特有的表演技能,演員穿上特製的蹺鞋模仿小腳女性,僅用腳趾承重[1]

1934年,北京一所戲劇學校的女生,她們正在練習的是蹺功。

清朝康熙十年(1671年),政府開始禁止女性登台表演[2]。女性角色則由男性反串。男性演員,尤其是京劇男旦,需要通過練習蹺功來模仿女性的步態,雖然角色本身可能並非纏足時代的女性。在某些劇目中,蹺功被用以表現女性的性特徵。譬如《戰宛城》中,飾演鄒氏的演員需要向觀眾露出蹺腳,用以表現寡居的鄒氏思春[3],即使鄒氏這一角色是一位東漢女性[4]。蹺功的練習過程幾乎如同纏足一樣痛苦[5],同時,與纏足一樣,練習蹺功會導致腳部變形[3]

晚清時,女演員開始公開登台表演,到民國初年,中國女性已開始放足,演員仍需從幼時開始練習蹺功。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後,蹺功表演已經絕跡。與傳統戲曲相反,做為更受歡迎的娛樂形式,宋朝以後題材的電影電視劇中,鮮見演員表現女性的小腳。近年來,有些女性旦角員開始重新練習蹺功。2004年,有劇團在表演清朝題材的劇目時恢復這種表演,全場女性角色穿蹺。進行這種表演同樣導致演員腳部受傷、變形[1]

注釋

編輯
  1. ^ 1.0 1.1 新缠天足再现跷功奇技(图). 新浪網,來源:長江日報. 2004-02-06 [2014-11-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6-08) (簡體中文). 
  2. ^ 甄光俊. 戏剧里的女演员. 中國戲劇網. [2014-11-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1-29) (簡體中文). 
  3. ^ 3.0 3.1 閆平. 《新舞台》创刊号:京剧男旦的“单传”时代(7). 2010年10月22日 [2014-11-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6-02) (簡體中文). 
  4. ^ 鄒氏,即張濟妻,後與曹操發生性關係。
  5. ^ 楊念群. 从科学话语到国家控制——“缠足”美丑与身体政治(上). 中華文史網,文章來源:汪民安編《身體的文化政治學》,河南大學出版社,2004年. [2014-11-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1-29) (簡體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