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出伊甸園
《逐出伊甸園》(義大利語:Cacciata dei progenitori dall'Eden)是義大利文藝復興初期的藝術家馬薩喬於1425年創作的一幅濕壁畫,為佛羅倫斯聖母聖衣聖殿內布蘭卡契小堂的壁畫的一個場景。該作品描繪的是《創世紀》第三章亞當與夏娃因為偷食禁果惹怒上帝而被逐出伊甸園的故事,但與《聖經》記述的場面略有出入。
歷史
編輯創作和修改
編輯馬薩喬據稱從多處藝術作品汲取創作《逐出伊甸園》的靈感。例如亞當的形象可能就來自希臘神話人物瑪爾敘阿斯(Marsyas)的多組雕像,以及多納泰羅(Donatello)雕刻的耶穌受難像。而根據分析,夏娃的原型或許是裸體維納斯,比如喬瓦尼·皮薩諾(Giovanni Pisano)的一尊維納斯雕像。
壁畫完成3個世紀後,美第奇家族的科西莫三世(Cosimo III)為了令其與當下的裝飾理念相符,下令用無花果葉子將人物的陰部遮蓋。1980年修複壁畫時,這些裝飾最終被移除,原畫得以重見天日。
後世影響
編輯馬薩喬為文藝復興時期的著名藝術家米開朗琪羅提供了極大的靈感。這是因為米開朗琪羅的老師多梅尼科·吉蘭達伊奧(Domenico Ghirlandaio)在創作宗教藝術品時幾乎完全參考馬薩喬的作品。吉蘭達伊奧也熱衷於模仿馬薩喬的設計。因而,米開朗琪羅為西斯廷禮拜堂屋頂繪製《人類的墮落》和《逐出伊甸園》延續了馬薩喬的風格。
藝術價值
編輯馬薩喬的畫與《聖經》記載的故事場面存在以下出入:
第一,為增加戲劇性,馬薩喬令亞當和夏娃全身赤裸。《創世紀》3:21(詹姆斯一世欽定本)記載:「上帝為亞當和夏娃創造了皮衣,用以蔽體。」
第二,畫中只出現了一個天使。《創世紀》3:24記載:「所以上帝逐出了亞當,並在伊甸園東邊的門口安排了兩個天使。」(英語中『天使』原文為『Cherubims』,而-im這一後綴在希伯來語中代表複數形式,又與英語中表複數的詞綴s結合)
第三,畫中伊甸園的拱門並未記述在《聖經》中。
然而,因為藝術家們常常遵循畫室傳統,他們會借鑑之前的畫作,同時吸納其他藝術家的表達方式和創意進自己的作品。所以,嚴格以文本作為參考標準而對藝術品進行評價的做法往往欠妥。如果作品本身能夠展現《聖經》場景,即可被視作成功。
馬薩喬成功刻畫了夏娃的咆哮,間而表達了放逐帶來的極度痛苦。這是以往的藝術家所沒有捕捉到的,因而是畫家本人非常獨到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