醴陵農民銀行
歷史
編輯1935年,湖南省政府主席何鍵、第二十八軍軍長劉建緒等主政湖南省的醴陵籍軍官創辦了醴陵農民銀行。國民黨醴陵縣黨部與各團體倡議以畝捐附征款3.265萬銀圓為公股,另募私股,共集資本12.5萬元,組建了醴陵農民銀行,總行設醴陵,在長沙設辦事處。經省政府批准,發行銀元輔幣券,面額有壹角、貳角、伍角3種,在醴陵總行及長沙辦事處兌現。輔幣券印製160萬元,沒有依法提存發行準備金,即在國民革命軍第四路軍發放軍餉時搭發,該軍所到之處強行使用,商民不敢拒收,以致在短期內就發行50餘萬元。[2]
1937年遷址長沙後改名為復興銀行。醴陵改設辦事處。並先後在邵陽、洪江、茶陵等地及省外貴陽、香港設有辦事處。抗日戰爭爆發後,國民政府加強金融管制,令該行停止發行貨幣,限期收回已發輔幣券並予以銷毀。至1939年(民國二十八年)4月底,未收回的輔幣券尚有25.8342萬元。後經財政部一再追問,該行始在報上登載限期收兌公告,到年終兌換期截止時尚有18萬餘元未收回,成為倒幣。[3]
1940年元月在零陵,因醴陵縣公股退出,私股股東以私股本息及紅利另組復興實業銀行。1940年3月,盛豐錢莊被復興實業銀行收購,成為湖南復興實業銀行洪江分行。[4]2008年5月對洪江古商城復興銀行保護修繕時,發現了一座清代錢莊的地下金庫,金庫深約2米,面積為5平方米,裡面還散落著一些清代金屬錢幣。[5]
1940年6月總行遷至衡陽。股金中95%為醴陵現役、退役軍官所有。[6]
1943年10月1日在貴陽設立分行,行址在正新街。1949年10月停業。
1945年日本投降後,總行由衡陽遷到長沙朝陽巷。[7]
1948年9月更名為復興商業銀行。[8]
復興銀行香港分行的前身僅是一個辦事處,沒有港英政府的銀行營業執照,直到1946年才領到正式的營業執照。[9]
參考文獻
編輯- ^ 《湖南省志·金融志》,湖南出版社,1995年版。ISBN:7543811480
- ^ “说说鲜为人知的醴陵纸币”,《金融时报》,2008年12月19日. [2023年1月16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年1月16日).
- ^ 盛强:“民国湖南商业银行货币”,《金融经济(理论版)》,2008年第7期。. [2023-01-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1-16).
- ^ 唐雲良:「古商城的金融記憶」,來源:金融時報-中國金融新聞網 2022-01-28[失效連結]
- ^ 「湖南洪江古商城發現清代錢莊地下金庫」,來源:新華網,2008-05-12。
- ^ 董麗霞:《抗戰時期湖南銀行研究》,湘潭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1年。
- ^ 丁子騤:「復興銀行籃球隊始末」,《湖南體育史料》第二輯,1983年6月。
- ^ 易丹軍:《近代湖南銀行研究(1945-1949)》,湘潭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 ^ 徐毅:「1949:逃往香港的國民黨軍政要員們」,《縱橫》,2021年1期,第42-45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