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修護國寺感應塔碑

文物

37°55′21″N 102°38′35″E / 37.92250°N 102.64306°E / 37.92250; 102.64306

重修護國寺感應塔碑(西夏碑)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
地址甘肅省武威市
分類石刻及其他
時代西夏(公元1032-1227年)
編號第一批第130項
認定時間1961年3月4日

重修護國寺感應塔碑西夏文𗴂𗹭𗂧𘜶𗧥𗃛𗉔𗿣𗿷𗽔𘗣𗗙𘐆𘝞),也稱西夏碑涼州碑,現存於中華人民共和國甘肅省武威市的武威西夏博物館中,是一座雕刻於西夏天佑民安五年(1094年)的記事石碑。該碑於清朝嘉慶年間被重新發現,它的發現也使西夏文重新回到學界視野。該碑高2.5米,一面為西夏文,另一面為漢文,是現存已發現的唯一一塊西夏文與漢文並存的西夏石碑。1961年,重修護國寺感應塔碑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歷史

編輯

重修護國寺感應塔碑,也稱西夏碑、涼州碑,雕刻於西夏天佑民安五年(1094年),在重新被人發現前被磚封在一座寺廟內的碑亭當中[1]。關於重新發現西夏碑的人有兩種說法,其中一種稱是甘肅學者張澍清朝嘉慶九年(1804年)[a]帶家丁打開位於清應寺的碑亭後找到了這塊碑[3][4][5];另一種說法則認為是劉青園於嘉慶十年(1805年)先發現了這塊碑[b][6]。而這塊碑的發現也標誌著西夏文自湮滅之後第一次重新回到學界視野[5][7]。在20世紀初,這塊碑被發現於與清應寺一牆之隔的大雲寺的碑屋中[c]。在1927年的古浪大地震中,清應寺和大雲寺幾乎被夷平,西夏碑所在的碑屋也被震倒,西夏碑遂被轉移到武威文廟中[4]。1961年,重修護國寺感應塔碑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8]。2004年,西夏碑被從武威文廟中轉移至武威西夏博物館,並在轉移時發現了該碑的碑座[9]

結構

編輯
 
重修護國寺感應塔碑西夏文碑文的拓片

重修護國寺感應塔碑是現存已發現的唯一一塊完整的西夏文與漢文並存的西夏石碑,碑身高2.5米,寬0.9米,厚0.3米,兩面刻字。其中一面刻有西夏文,碑額用西夏文篆字題名,意為「敕感應塔之碑文」;碑身為西夏文楷書,共計28行,每行65個字,第一行翻譯為「大白上國境涼州感應塔之碑文[d]」。另一面刻有漢文,碑額有漢字小篆題名「涼州重修護國寺感應塔碑銘」,正文為漢文楷體,共有26行,每行70字,其中第一行和第二行的上半段有殘缺。碑文四周有線刻卷草紋,碑額的題名兩側各有一尊伎樂菩薩的線刻像,頂端為雲頭寶蓋。碑文的內容大致如下:涼州(今甘肅省武威市)城內的護國寺,該寺原建於前涼年間,寺內有一尊佛塔[e]。天佑民安三年(1092年)時,寺內的塔在地震中傾斜,但當維修人員準備施工時,該塔自行恢復原狀[f]。於是西夏崇宗李乾順和梁太后下詔重修該塔,並於天佑民安五年(1094年)立此碑作為紀念。碑身下有碑座,長98厘米,寬80厘米,底沿寬98厘米,高59厘米,石材為當地所產的砂石,花紋已經無從辨認,主圖案為雙獅舞繡球的浮雕,左側為飛馬,右側為麒麟。[3][11][9]

注釋

編輯
  1. ^ 這個時間是張澍在《養素堂詩集》中《書西夏天祐民安碑後》的詩序里記載的時間。但在張澍自己所寫的另一篇《偕同游至清應寺觀西夏碑》的詩序中所記載的時間是嘉慶十五年(1810年),而這也引起了關於發現西夏碑時間的爭議[2]
  2. ^ 反駁這種論述的人認為,張澍於1804年發現這塊碑在先,劉青園只是看到了這塊碑;而支持這種觀點的人則將張澍所著的《偕同游至清應寺觀西夏碑》中所寫的嘉慶十五年(1810年)作為張澍發現該碑的時間,所以劉青園是第一個發現人[6]
  3. ^ 對此有說法認為該碑的最初地點應在大雲寺中,而也有說法認為石碑是後來從清應寺遷入大雲寺的[4]
  4. ^ 大白上國為西夏國的自稱,因其中的「上」在西夏文原文中與「高」同義,故該名也翻譯為「大白高國」[10]:361
  5. ^ 由於該碑的原屬寺廟存在爭議,對於石碑中所提到的感應塔對應今天哪座塔,有原大雲寺中的大雲寺塔、原清應寺中的姑洗塔或早已毀壞等多種說法[4]
  6. ^ 這一現象在碑文中被稱為「靈瑞」[3]

參考

編輯
  1. ^ 黎大祥. 稀世珍宝──西夏碑. 絲綢之路. 2001-03: 42. 
  2. ^ 崔雲勝. 张澍发现西夏碑相关问题的再探讨. 寧夏社會科學. 2008-05: 110–112. 
  3. ^ 3.0 3.1 3.2 陳炳應. 重修护国寺感应塔碑(西夏碑). 文物. 2007: 86–87. 
  4. ^ 4.0 4.1 4.2 4.3 王麗霞. 西夏碑最初发现地考证研究. 絲綢之路. 2013-08: 62–64. 
  5. ^ 5.0 5.1 李衛. 西夏碑. 人民日報海外版. 2010-05: 7. 
  6. ^ 6.0 6.1 牛達生. 张澍、刘青园与“西夏碑”——兼论张澍发现“西夏碑”的年代. 固原師專學報. 1993-02: 47–51. 
  7. ^ 黎大祥. 武威西夏碑的发现对西夏学研究的重大意义. 發展. 2010-05: 155–156. 
  8. ^ 国务院关于公布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的通知.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文物局. 2006-11-20 [2015-02-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0-08) (中文(中國大陸)). 
  9. ^ 9.0 9.1 吳峰天. 《西夏碑》碑座偶现侧记. 金昌日報. 2010-05: 4. 
  10. ^ 李範文編著. 夏汉字典. 北京: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1997-01-01: 1300. ISBN 7-5004-2113-3. 
  11. ^ 陳永耘. 西夏碑(石)刻述要. 文博. 2010-05: 22–27,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