鎖麟囊》是1940年由劇作家翁偶虹程硯秋之約而作的京劇劇本,故事題材取自焦循《劇說卷三》引述清初筆記小說《只麈談》。該劇1940年5月首演於上海黃金戲院,當年的演員陣容甚為硬整:由四大名旦之一的程硯秋領銜主演,另有吳富琴芙蓉草(飾胡婆)、孫甫亭劉斌昆李四廣慈少泉等配演。後於1941年4月首演於北平長安大戲院

故事大意

編輯

乙酉年六月十八,登州富家小姐薛湘靈出嫁,花轎於途中遇雨,在春秋亭暫避;彼時載著貧女趙守貞的另一架花轎也避入其里。趙守貞感嘆貧富相遇,世態炎涼,因而啼哭。湘靈仗義憐惜,從嫁資中取內貯珠寶之鎖麟囊相贈,趙父詢問湘靈姓名以便日後報恩,湘靈卻不許婢女梅香告知對方自己的名氏。登時雨止,二人別去。

六年後,洪水洗劫登州,湘靈與家人失散之後逃難到了萊州,為求生計,只好在當地紳士盧家為奴。一日陪刁蠻小公子天麟在夫人曾囑勿上的小樓下遊戲,公子將球拋入小樓上,逼薛取球,湘靈不得已而為之,卻見己當日贈貞之鎖麟囊供在樓上,不覺悲泣,原來盧夫人即是昔日的貧家女趙守貞。盧夫人在小樓見湘靈見囊哭泣,心中生疑,問答之間得知湘靈即是當年贈寶的恩人。盧夫人既知湘靈為贈囊之人,好生感慰,敬如上賓,恰逢此時湘靈一家老小脫難尋來,最終闔家團聚。

藝術成就

編輯
  • 聲腔藝術上的成就在程派劇目中獨居魁首。全劇每一折都有精彩唱段,尤以「選妝奩」中的「四平調」,「春秋亭」中大段的「二六」和「流水」, 「打粥進府-繡樓」中的「二黃三眼」, 「三讓椅」中的「西皮原板」轉「二六」,以及「團圓」中「二六」最為膾炙人口。1983年紀念程硯秋先生逝世25周年,程門五大弟子(按出場序依次為李薔華李世濟趙榮琛王吟秋新艷秋)合演《鎖麟囊》, 可謂此劇的標本.
  • 品位高雅,佳句疊出,結構巧妙,節奏得法,張馳有度。

禁演

編輯

中華人民共和國執政後,此劇就因為違背社會主義思想問題被提起,程還被迫修改部分劇本內容,1954年11月《戲劇報》批評《鎖麟囊》為:「宣揚緩和階級矛盾以及向地主報恩的反動思想的劇本。」因此,此劇長時間被禁演[1]。直到改革開放後才在中國大陸復出。

腳註

編輯
  1. ^ 程砚秋《锁麟囊》为何被禁演:宣扬缓和阶级矛盾. 鳳凰網. [2014-03-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3-08).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