閾限空間
在網路美學中,閾限空間指的是那些空曠或廢棄區域,這些地方呈現怪異、荒涼且具超現實的特質。這種空間通常被視為過渡空間,與閾限的概念密切相關。
根據《環境心理學雜誌》的研究,閾限空間之所以顯得怪異或奇怪,是因為它們存在於建築和物理場所的一種恐怖谷中。換句話說,這些地方跌入我們對建築環境和物理空間的熟悉程度之外,創造出一種不尋常的感覺[1]。《脈衝:科學與文化雜誌》的一篇文章進一步指出,這種怪異感可能是因為這些地方缺乏我們通常觀察到的背景,使得它們顯得與日常環境截然不同。[2]
該網路美學風格的興起可追溯到2019年,當時一篇描述名為「The Backrooms」的有限空間的貼文在4chan上引起瘋傳。從那時起,閾限空間的影像開始在網路上廣泛傳播,包括Reddit、Twitter和TikTok等平台。
特徵
編輯「閾限空間」這一術語在廣泛的範疇中,用於描述變化或過渡的地方或狀態,可以涵蓋身體層面(例如門口)或心理層面(例如青春期)。[4]通常,閾限空間的影像描繪一種中間狀態,捕捉到令人不安的過渡場所,如樓梯間、道路、走廊或飯店。[5]美學呈現的可能性包括怪異、超現實、懷舊或悲傷的情感,觸發觀者舒適和不安的反應。[6]
卡迪夫大學的亞歷山大·迪爾和邁克爾·劉易斯的研究將閾限空間的令人不安歸因於恐怖谷現象。這個術語通常用來指與人類相似但微妙不同、引起不安感的類人生物,這或許能解釋對閾限空間形象的類似反應。在這種情況下,看似熟悉但微妙偏離現實的實體場所會產生閾限空間特有的怪誕感。[1]
彼得‧赫夫特進一步在《脈衝:科學與文化期刊》上探討這種怪異感,他參考了馬克·費雪的作品,解釋當一個人在與他們期望不同的背景下看待情況時,可能會感受到這種怪異感。例如,一座校舍原本是教師和學生忙碌的聚集地,但當被描繪成不自然的空蕩蕩時,就會變得令人不安。費雪認為這種「存在的失敗」是怪異美學體驗的標誌之一。[2]
歷史
編輯2019年,一段來源不明的令人毛骨悚然的Creepypasta短影片在4chan上發布並迅速走紅[7],引起了閾限空間的流行。該段影片展示了一個名為「The Backrooms」的閾限空間,即一條鋪著黃色地毯和壁紙的走廊,在進入密室後來到一片空蕩蕩的走廊荒地,現場只有「潮濕的舊地毯的臭味、單色黃色的瘋狂、螢光燈在最大嗡嗡聲下無盡的背景噪音,以及大約六億平方英里的隨機分段的空房間」[8] 。該密室還被描述為居住著超自然實體。[9]
閾限空間圖像很快在網路上流行起來,截至2022年11月,一個名為/r/LiminalSpace的Reddit子版塊擁有超過50萬會員,而在Twitter上,發布閾限空間照片的@SpaceLiminalBot已經吸引了超過120萬追蹤者。同時,TikTok上的#liminalspaces標籤觀看次數更達到20億次。[6]
另見
編輯參考來源
編輯- ^ 1.0 1.1 Diel, Alexander; Lewis, Michael. Structural deviations drive an uncanny valley of physical places.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 2022-08-01, 82: 101844. S2CID 250404379. doi:10.1016/j.jenvp.2022.101844 .
- ^ 2.0 2.1 Heft, Peter. Betwixt and Between: Zones as Liminal and Deterritorialized Spaces (PDF). Pulse: The Journal of Science and Culture (Budapest: 中歐大學). 2021, 8: 1–20 [2024-01-18].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3-01-17).
- ^ Yalcinkaya, Günseli. Inside the uncanny world of #liminalspaces TikTok [走進TikTok #liminalspaces不可思議的世界]. Dazed. 2021-04-14 [2022-01-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1-31).
- ^ Neumann, Kimberly Dawn. Liminal Space: What Is It And How Does It Affect Your Mental Health?. Forbes Health. 2022-09-06 [2023-01-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1-03) (美國英語).
- ^ Xiao, Madelyne. The Pleasant Head Trip of Liminal Spaces . The New Yorker. 2021-04-16 [2023-01-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1-03) (美國英語).
- ^ 6.0 6.1 Pitre, Jake. The Eerie Comfort of Liminal Spaces . The Atlantic. 2022-11-01 [2023-01-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2-12) (英語).
- ^ Koch, Karl. Architecture: The Cult Following Of Liminal Space. Musée Magazine. 2020-11-02 [2023-01-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2-17) (美國英語).
- ^ Sandal, Michael L. 'The Backrooms Game' Brings a Modern Creepypasta to Life [What We Play in the Shadows]. Bloody Disgusting. 2020-04-30 [2023-01-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2-26) (美國英語).
- ^ Patston, Manning. The Backrooms: an eerie phenomenon lies behind these familiar hallways. Happy Mag. 3 August 2021 [2023-12-26]. (原始內容存檔於1 February 2022) (美國英語).
書籍
編輯- Valencia, Nicolás. Why Are Liminal Spaces Eerie? The Case of The Backrooms. ArchDaily. February 22, 2023 [March 13, 20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3-20).
- RAMCPU. LIMINAL SPACES - LOST IN UNKNOWABLE LONELINESS OF MODERN ARCHITECTURE. Sabukaru. May 2, 2021 [March 18, 20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