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煥生
陸煥生(1932年8月—2017年8月23日),男,江蘇南通人,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利工程師、官員[1][2]。中共十三大代表,中共天津市第六次、第七次代表大會代表,天津市第十一屆、十二屆人民代表大會代表,政協天津市第九屆、第十屆委員會委員[1]。
生平
編輯1932年8月,生於江蘇省南通市[1]。是江蘇省南通中學1951屆高中畢業生[3]。1954年5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50年9月考入北洋大學(1951年改名為天津大學)水利系。1955年8月畢業後,留校從事教學及管理工作。其間參加了河北省潘家口水庫、貴州省梭篩水電站等大中型水利工程設計。1957年被劃為「右派分子」[1][2]。
1966年4月,陸煥生響應國家號召,支援「三線」建設,到甘肅天水燎原風動工具廠工作,先後參與橋涵、隧洞、防洪堤等工程的結構設計和施工,主持設計建造了大跨度雙曲拱橋、545米長隧洞、1400米長防洪堤等工程,以及工廠與職工宿舍之間近10公里的盤山路。在該廠工作期間,多次被評為先進工作者、技術能手[1][2]。
1975年11月,陸煥生調回天津,歷任天津市水利中等專業技術學校教師、副校長,天津市水利局副局長、局長等職務。1979年2月,撤銷「右派分子」處分,恢復名譽。1981年,華北地區發生嚴重旱災,陸煥生率技術幹部深入一線預測地下水動態,並組織打井780眼,緩解了旱情。陸煥生還帶隊調查研究,總結推廣節水經驗,使天津市全市農業用水量同比減少約50%。他還參與了引灤入津工程建設,組織設計了相關的水利設施。他推進]計算機在天津市水利事業中的應用,使輸水、防汛、抗旱工作實現了計算機控制監測。他還用業餘時間編著了中國第一部《德漢水利水電工程詞典》,翻譯了《艱難地基條件下的基礎工程》、《跨流域調水》、《壩工手冊》等著作。他倡議創辦了工程師外語學習班[1][2]。他注意引進國外的先進技術和管理辦法,1983年在水利部長江水利委員會主辦的《人民長江》雜誌刊文《加拿大跨流域調水對形態的影響》,並發表過其他介紹文章[2]
1988年5月,陸煥生當選天津市人民政府副市長,兼任中共天津市委政法委副書記,主要分管農業、政法等工作。任內推進農村體制改革,推動落實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建立健全村級合作組織,推進農業適度規模經營。他注重農業綜合開發,落實了中央的各項支農政策,推進村鎮規劃及副食品基地建設,任內天津市農業生產連續多年豐收,農民收入水平提高。他重視鄉鎮企業發展,推動制定稅收優惠政策及產業結構調整,擴大企業規模。任中共天津市委政法委副書記期間,他貫徹中央精神和中共天津市委要求,堅持「嚴打」方針,組織開展了一系列專項工作[1]。
1993年6月,陸煥生當選政協天津市第九屆委員會副主席。任內常深入基層調查研究,圍繞振興環渤海及加快天津市各項事業發展,為中共天津市委、天津市人民政府提出了不少意見和建議[1]。
1998年,陸煥生離開領導崗位。此後歷任天津市慈善協會會長、《慈善》雜誌社社長、中國慈善總會副會長、榮譽副會長,積極組織開展對困難學生、殘疾人家庭、絕症患者等困難群體的慈善助困活動,直到逝世前依然堅持慈善工作[1]。
2017年8月23日,陸煥生在天津病逝,享年85歲[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