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鬚鱲
此條目的引用需要清理,使其符合格式。 (2020年10月13日) |
臺灣鬚鱲(學名:Candidia barbata),又稱鬚鱲、台灣縱紋鱲、台灣馬口魚,俗名一枝花、憨仔魚、山鰱仔[5],為條鰭魚綱鯉形目鯝科的其中一種,最早由T.Regan在日月潭發現,原本學名為Candidia barbata,後來才併入鱲屬(Zacco) [1][2],為條鰭魚綱鯉形目鯉科的其中一種。
臺灣鬚鱲 | |
---|---|
科學分類 | |
界: | 動物界 Animalia |
門: |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
綱: | 條鰭魚綱 Actinopteri |
目: | 鯉形目 Cypriniformes |
科: | 鯝科 Xenocyprididae |
屬: | 鬚鱲屬 Candidia |
種: | 臺灣鬚鱲 C. barbata
|
二名法 | |
Candidia barbata Regan, 1908[1]
| |
異名 | |
|
分布
編輯本魚廣泛分布於台灣西部各個溪流中上游,而後因為人為引進,台灣東部溪流也有牠的蹤跡,為特有種。
特徵
編輯本魚體側扁,具一對細小紅色短觸鬚。魚體灰褐色,腹部白,特徵是體側中央具一明顯的黑色寬縱帶。尾鰭叉形,成熟雄魚吻部與臀鰭具明顯的追星[3][4],腹鰭和胸鰭鮠鮮紅色(婚姻色);雌魚顏色較淡。一般認為追星與婚姻色是馬口魚吸引異性用的性徵,但也有學者認為馬口魚的追星是用於攻擊,追星與紅色的體色是為了警告其他個體不要與其競爭交配權[3]。兩性隻體型差異顯著,雄性之最大體長可達24cm,雌性可達18cm[5],平均體長為10~15cm。
生態與習性
編輯本魚為初級淡水魚,因為其可存活的水溫範圍廣(5℃~36℃) [4],一年四季、從高山到平地均可見其活動,對於臺灣各地不同氣候與地形的之有良好的適應力[4]。游泳與躲藏能力佳,善跳躍,喜愛在淺灘、岩石密佈、水底未被泥沙淤積及底質石礫較小的水域活動。需含氧高。性貪食雜食性偏肉食,以水生昆蟲及環節動物、藻類、有機碎屑等為食[3]。
飼養與繁殖
編輯本魚的人工飼養難度不大,他們對水溫的要求低,但需要注重水質的維護。水中酸鹼值過低或過高時容易導致魚隻死亡(致死酸鹼值分別是pH≦4,pH≧10) [4],其中,通常氨與亞硝酸是造成水質惡化的主要元兇[4]。本魚對於水中含氧量的要求高(耗氧量為 0.588mgO2/gw/h) [4],人工飼養必須使用馬達打氣,或是使用過濾系統製造水流。
本魚為「多次產卵」魚種,生殖季較長(通常為3-12月,夏季為高峰) [3];生殖季節雌魚卵巢內有成熟程度不同的卵,每次交配只產下成熟卵,待其他未成熟卵達到成熟的程度在做下一次交配及產卵。只要在人工環境中模擬溪流生態環境,就可以讓種魚自然繁衍。
經濟利用
編輯食用魚,油炸或紅燒皆宜,也可做為觀賞魚。
參考文獻
編輯- 魚類圖鑑. 遠流出版社. 2003年.
- 台灣魚類資料庫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行政院農委會特有生物保育中心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曾晴賢(1986). 臺灣的淡水魚類(頁198). 臺灣省政府教育廳自然科學教育叢書。[1]
- 曾晴賢(1990). 臺灣淡水魚(1). 臺灣野生動物資源調查手冊. 農委會。[2]
- 顏俊雄, 呂光洋, 陳永樹, & 鄭振寬. (1995). 哈盆溪臺灣馬口魚 (Zacco barbata) 之生殖生態. 師大生物學報 . [3]
- 熊文俊(1999). 台灣馬口魚繁養殖及環境生物學研究. 國立台灣大學博士論文.[4]
- 縱橫魚蝦貝類網.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漁業署. [5]
- 淺談臺灣馬口魚水族缸的養繁殖.[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