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里拉(Mark Lilla,1956年),美國政治學家、思想史學家、政治評論家,現任哥倫比亞大學人文科教授,任職於歷史學系。

馬克·里拉
出生1956年 編輯維基數據
底特律 編輯維基數據
教育程度哲學博士 編輯維基數據
母校
職業哲學家歷史學家、政治學家、大學教師、專欄作家 編輯維基數據
獎項古根海姆獎、羅馬獎 編輯維基數據
網站https://marklilla.com 編輯維基數據

作為紐約書評和紐約時報的撰稿人之一,里拉最廣為人知的著作是《當知識分子遇到政治》、《夭折的上帝:宗教、政治和現代西方》以及《擱淺的心靈:論政治反動》。他曾在紐約大學政治學系和芝加哥大學社會思想委員會任教;2007年轉任哥倫比亞大學人文科教授。他致力於政治哲學和政治思想史研究,時常現身於講座、報告之中。他曾受邀於以色列的Weizmann Memorial Lecture、牛津大學的Carlyle Lectures以及耶魯大學的麥克米蘭宗教、政治及社會學系列講座中授課。

生平

編輯

馬克·里拉1956年出生於美國密西根州底特律。1978年從密西根大學畢業獲得經濟學和政治學學士學位,後進入哈佛大學約翰·F·甘迺迪政府學院。1980年畢業,獲得公共政策的碩士學位。此後他成為The Public Interest英語The Public Interest政論雜誌的一名編輯。直到1984年,他重返哈佛政府學系,與社會學家丹尼爾·貝爾共事,在著名政治學家朱迪思·史克拉哈維·曼斯菲爾德的指導下研讀政治哲學,1990年完成博士論文。因博士論文對維科的研究獲得美國政治學協會頒發的「列奧·施特勞斯獎」。此後,馬克·里拉在紐約大學政治學系執教9年。1994年他的女兒瑪麗·蘇菲·里拉出生。1999年,馬克·里拉獲得芝加哥大學教職,擔任芝加哥大學社會思想委員會的教授。2007年加入哥倫比亞大學。

主要思想

編輯

里拉著作中反覆出現的主題是近代啟蒙運動富有爭議的後世影響,尤其是在政治和宗教方面。他的第一部著作《維科:反現代的誕生》考究的是一位歐洲反啟蒙運動中的早期人物。這部著作與以賽亞·伯林的著作有諸多共通之處。(里拉後於2001年與羅納德·德沃金和羅伯特·西爾維斯共同完成了《以賽亞·伯林的遺產》的編撰工作。)在九十年代,里拉撰寫了諸多關於20世紀歐洲哲學的文章,與托馬斯·帕維爾共同編訂了普林斯頓大學出版社的《新法國思想》叢書。在此期間他也完成了《當知識分子遇到政治》,反思了20世紀歐陸哲學中「親暴政」 (philo-tyrannical)的傾向。2003年裡拉將他在牛津大學所做的Carlyle系列講座結集,出版了《夭折的上帝》,被紐約時報書評評為當年百佳書籍(100 best books of the year),亦被《出版者周刊》列入其當年150佳書籍名錄。2015年,里拉在紐約書評中刊載了一系列文章,分析了法國各界對查理周刊事件的反應,獲得了」美國海外出版業俱樂部「(Overseas Press Club of America)所頒發的最佳國際新聞評論獎(Best Commentary on International News)。其中一篇文章也成為了他的新作《擱淺的心靈》的一部分;該書研究了從美國到中東歷史進程中「懷舊情懷」(nostalgia)對現代政治的影響。

漢譯著作

編輯
  • 《當知識分子遇到政治》,中信出版社(2014),鄧曉菁,王笑紅譯。
  • 《夭折的上帝 : 宗教、政治與現代西方》,新星出版社(2010),蕭易譯。
  • 《維柯: 反現代的創生》,新星出版社(2008),張小勇譯。
  • 《以賽亞·伯林的遺產》(與羅納德·德沃金,羅伯特·西爾維斯編著),新星出版社(2006),劉擎,殷瑩譯。
  • 《擱淺的心靈》,商務印書館(2019),唐穎祺譯。

個人著作

編輯

參考資料

編輯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