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師範學校

魯迅師範學校(簡稱「魯師」)是抗日戰爭時期中共中央延安創辦的專門培養中小學師資的學校。

歷史

編輯

1935年10月中央紅軍長征陝北後,調查到當地文盲遍地,學校太少,知識分子奇缺,全蘇區共轄23個縣,150萬人口,初級高級小學只有120個,文盲占人口總數的99%,小孩大多放羊餵豬干雜活,沒有送子女讀書的習慣,有人還把教育看作有害無益的負擔。1935年冬天,為了迅速培養急需的小學教員,中華蘇維埃臨時中央政府駐西北辦事處教育部協助陝北省教育部在瓦窯堡創辦了一所小學教師寒假訓練班,徐特立親自擔當訓練班的班主任,培養了八十名小學教師。1936年冬,在掃盲夜校的基礎上,徐特立創辦了掃盲師範,並親任校長,招收了一批病殘戰士和地方青年積極分子。1936年10月19日,魯迅在上海逝世,全國引起轟動。1937年1月13日中共中央由瓦窯堡遷入延安。中華蘇維埃臨時中央政府駐西北辦事處教育部部長徐特立報請中共中央創辦一所類似中央蘇區的「中央列寧師範學校」。1937年1月30日毛澤東批示:「校名應以『魯迅師範』為妥,因為魯迅是中國文化的旗手,在全國享有盛名,這樣有利於團結更多的人抗日;又為了紀念魯迅先生。」由在教育部工作的王志勻著手籌辦學校。1937年2月2日陝甘寧邊區政府在延安二道街中華蘇維埃臨時中央政府駐西北辦事處財政部讓出的幾孔窯洞內創辦魯迅師範學校,校長王志勻。學員是由中央內務部介紹來掃盲班學習的紅四方面軍連排級不識字的幹部,和延安機關送來的幾個勤務員,總共23人,實際上是個掃盲班。師生均在中央政府食堂吃飯。不久延安發生糧荒,1937年2月魯迅師範學校搬到延長,在縣中辦學。由於西安事變後,紅軍進駐韓城縣,當地抗日氣氛高漲,中華民族解放就先鋒隊快速發展,大批學生青年投奔陝北,很多入學了魯迅師範學校,其中有杜鵬程。學生發展到8個班360人。開設了師範班。教務主任馬肖雲,訓導主任董耀卿,總務主任傅貴典,黨總支書記陳洪忠。3月23日,魯師在延長縣城內附設「幹部子弟小學班」和「紅軍家屬掃盲學校」。1938年初幹部子弟小學班轉入延安幹部子弟小學。

1937年10月19日,毛澤東在陝北公學紀念魯迅逝世周年大會上做《論魯迅》講話:「魯迅在中國的價值,據我看要算是中國的第一等聖人。孔夫子是封建社會的聖人,魯迅則是現代中國的聖人。我們為了永久紀念他,在延安成立了魯迅圖書館,在延長開辦了魯迅師範學校,使後來的人們可以想見他的偉大。」[1]

1938年3月日軍從黃河東岸猛烈炮轟邊區宋家川、反覆轟炸延安街區,河防吃緊。延長縣城離黃河很近。陝甘寧邊區教育廳決定魯迅師範疏散至關中地委在地新正縣陽坡頭馬家堡村(今屬旬邑縣職田鎮)。師生徒步行軍近十天,於4月1日抵達。第二任校長林迪生。教務主任是馬肖雲,訓育主任是劉端棻,師範班班主任李一純。1939年7月,陝甘寧邊區教育廳決定魯師遷安塞縣吊兒溝,與陝甘寧邊區中學合併,在延安成立陝甘寧邊區師範學校,即邊區第一師範學校。教育廳廳長周揚兼任邊區師範校長,董純才為副校長,繼任校長為董純才、彭黔生、劉端棻。至此,魯師在馬家堡辦學一年零四個月,畢業和中途分配工作學生1093人。[2]

魯師校歌

編輯

成仿吾作詞、呂驥作曲:

救救孩子的呼聲喊在二十年前
教育孩子的責任落在我們雙肩
我們魯迅師範的青年
敵人的槍火響在黃河邊
戰士們戰鬥在前線
我們要艱苦學習、艱苦鍛鍊
才能有豐富的奶汁去哺育孩子們 他們是我們民族的明天

參考文獻

編輯
  1. ^ 毛澤東:《論魯迅》(1937年10月19日)。新華社發,《人民日報》1981年9月22日星期二頭版頭條全文刊發。後編入《毛澤東文集》第二卷
  2. ^ 师正伟:“徐特立创办的鲁迅师范学校”,《团结报》2021年8月5日,第6版。. [2021-10-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