龜蟾科
龜蟾科 Myobatrachidae,無尾目 Anura下的一個科,見於澳大利亞和新幾內亞。龜蟾科的成員體型大小上差異較大,有身長小於1.5公分(0.59英寸)的,更有12公分(4.7英寸)的澳大利亞第二大的巨型斑蟾 Mixophyes iteratus。龜蟾不是陸棲就是水棲,並沒有樹棲的。
龜蟾科 | |
---|---|
斑索蟾 (Crinia signifera) | |
科學分類 | |
界: | 動物界 Animalia |
門: |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
綱: | 兩生綱 Amphibia |
目: | 無尾目 Anura |
亞目: | 新蛙亞目 Neobatrachia |
科: | 龜蟾科 Myobatrachidae Schlegel, 1850 |
亞科 | |
| |
圖中黑色部分為龜蟾科動物的分佈情況 |
特徵
編輯龜蟾科的胃育蛙(屬:溪蟾屬 Rheobatrachus)養育下一代的方式在動物界中非常獨特。雌蛙在產下的卵受精完成後會吞下受精卵,而到雌蛙吐出來的是已經發育成熟的蛙。袋蟾 Assa darlingtoni在其身體側邊有像袋鼠的育兒袋,雄性會保護受精卵直至其孵化為蝌蚪,並引導蝌蚪躲進袋中。蝌蚪會在袋中孵化成蛙。[1]另外汀蟾屬 Limnodynastes的雄蛙會將自己埋在受精卵的附近以保護受精卵。
許多種類的龜蟾已適應滑動以幫助它們在半乾旱或季節性乾旱時期生存下來,而古氏龜蟾 Myobatrachus gouldii和圓旱蟾 Arenophryne rotunda則選擇離開,並將卵子產在具地面幾英尺深的濕沙中,而非水中。這兩中品種的蛙並無蝌蚪期,受精卵孵化後直接就是微型的蛙。[1]
龜蟾沒有樹蛙的黏性腳趾。龜蟾科下分為三個亞科:汀蟾亞科Limnodynastinae,龜蟾亞科 Myobatrachinae和溪蟾亞科 Rheobatrachinae。這種分類方法主要依據其餘各自產卵習性的不同。汀蟾亞科雌性蛙會用其手攪動其皮膚上的化學物質以產生泡沫,形成一個泡沫巢。巢可以浮於水面或在陸地上。溪蟾亞科下分的兩種胃育蛙都會在胃中哺育下一代。更詳細的分類見下文「分類」一節。
分類
編輯龜蟾科下分為三個亞科:龜蟾亞科 Myobatrachinae,汀蟾亞科 Limnodynastinae和溪蟾亞科 Rheobatrachinae。儘管大多數學者都將這三組蟾分為三個亞科,但仍有分類學學者會認為這是三個獨立的科。[2]
亞科 | 物種數 | 通用名稱 | 二名法 |
---|---|---|---|
汀蟾亞科 Limnodynastinae[3] | 1 | 犭夸齒幻蟾[1][永久失效連結] | 幻蟾屬 Adelotus Ogilby, 1907 |
6 | 澤穴蟾 | 澤穴蟾屬 Heleioporus Gray, 1841 | |
4 | 傾蟾 | 傾蟾屬 Lechriodus Boulenger, 1882 | |
11 | 汀蟾 | 汀蟾屬 Limnodynastes Fitzinger, 1843 | |
10 | 新澳蟾 | 新澳蟾屬 Neobatrachus Peters, 1863 | |
4 | 天主教蟾 | 架紋蟾屬 Notaden Günther, 1873 | |
2 | 穴居蟾 | 穴居蟾屬 Opisthodon Steindachner, 1867 | |
6 | 嗜寒蟾 | 嗜寒蟾屬 Philoria Spencer, 1901 | |
龜蟾亞科 Myobatrachinae[4] | 1 | Australian Dumpy Frogs | 旱蟾屬Arenophryne Tyler, 1976 |
1 | 袋蟾 | 袋蟾屬 Assa Tyler, 1972 | |
15 | 索蟾 | 索蟾屬 Crinia Tschudi, 1838 | |
7 | 地索蟾屬 | 地索蟾屬 Geocrinia Blake, 1973 | |
1 | 尼氏後索蟾 | 後索蟾屬 Metacrinia Parker, 1940 | |
8 | 橫斑蟾 | 橫斑蟾屬 Mixophyes Günther, 1864 | |
1 | 古氏龜蟾 | 龜蟾屬 Myobatrachus Schlegel In Gray, 1850 | |
1 | 哈斯副索蟾 | 副索蟾屬 Paracrinia Heyer & Liem, 1976 | |
13 | 科羅澳擬蟾 | 澳擬蟾屬 Pseudophryne Fitzinger, 1843 | |
1 | Sunset Frog | Spicospina Roberts et al., 1997 | |
6 | 寬指蟾 | 寬指蟾屬 Taudactylus Straughan & Lee, 1966 | |
25 | 耳腺蟾 | 耳腺蟾屬 Uperoleia Gray, 1841 | |
溪蟾亞科 Rheobatrachinae[5] | 2 | 溪蟾 | 溪蟾屬 Rheobatrachus Liem, 1973 |
參考資料
編輯- ^ 1.0 1.1 1.2 Zweifel, Richard G. Cogger, H.G. & Zweifel, R.G. , 編. Encyclopedia of Reptiles and Amphibians. San Diego: Academic Press. 1998: 90–91. ISBN 0-12-178560-2.
- ^ Heyer; and Liem. Analysis of the intergeneric relationships of the Australian frog family Myobatrachidae. Smithson. Contrib. Zool. 1976, 233: 14.
- ^ Considered a family - Limnodynastidae by some authors.
- ^ Considered a family - Myobatrachidae by some authors.
- ^ Combined with the Myobatrachidae by some authors.
- Cogger, H.G.; R.G. Zweifel, and D. Kirschner. Encyclopedia of Reptiles & Amphibians Second Edition. Fog City Press. 2004. ISBN 1-877019-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