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1角券首次發行於1955年3月1日。


第四套人民幣1角券

歷史 編輯

人民幣1角目前一共發行了五個版本。

第二套人民幣 編輯

 
 
第二套人民幣1角券

第二套人民幣1角發行於1955年3月1日,正面圖景為拖拉機。背面為國徽圖案以及「中國人民銀行壹角」的漢(繁體)蒙藏維四種文字。紙幣整體色調為棕黃色,鈔紙採用了空心五角星水印。1967年12月15日起該幣只收不付,並於1998年12月31日起正式停止流通。

第三套人民幣 編輯

 
第三套人民幣1角券(背綠)
 
 
第三套人民幣1角券(背棕)

第三套人民幣1角最初發行於1962年4月20日,正面的主題為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背面圖案為國徽、菊花,票面總體為棗紅色調。鈔紙為空心五角水印與無水印兩種。1971年11月20日開始只收不付。該券一般被稱為「棗紅一角」或「紅一角」。

1966年1月10日中國人民銀行發行了新版的1角券,正面圖景的主題不變,而取景的角度發生了改變。發行新版本的紙幣原因未知,較為流行的兩種說法是:

  • 原1角券面圖案中的人物自左向右前進,犯了「右傾」錯誤。故在新版本中改為向左行。[1]
  • 由於棗紅一角券使用從蘇聯進口的印鈔紙,在中蘇關係破裂後原材料匱乏。同時由於該紙幣作為小面額紙幣採用了較高的防偽技術,故成本較高。[2]

該券別背面圖案為國徽、菊花圖案,為深棕、淺綠色調,故被稱為「背綠一角」券。鈔票的鈔紙分為空心五角星水印及無水印兩種,印製工藝是正面為凹版印刷、背面為膠版印刷。由於這一版1角券的背面顏色與兩角券較為相近,在流通時遇到了較大麻煩,故在發行之後不久即迅速收回[3]

為了替換流通中的舊版本1角券,央行在1967年12月15日重新發行了修改顏色的1角券。鈔票的圖案沒有發生明顯變化,背面的色調修改為深棕、淺紫。該券在發行以後一直流通,直到第四套人民幣發行。

由於第三套人民幣流通時間較長,1角券的發行量很大,故實際流通的1角券還可以依照印刷方式(凹印、膠印)、冠號(三位羅馬字、二位羅馬字)、冠號顏色(紅色、藍色)以及水印的有無細分為多個版本。

第四套人民幣 編輯

第四套人民幣的1角券於1988年9月22日發行,正面為苗族滿族人物頭像,背面圖案為國徽與具有民族特色的花邊裝飾。鈔票整體呈深棕色調。

由於第五套人民幣未發行面值為1角的紙幣,故第四套人民幣1角的紙幣仍在少量印刷與流通。

1角券的冠號排列方式分為兩種。最初為兩字母加八位數字的AA00000000形式,在2010年年初由於原有冠號排列方式的紙幣發行完畢,故開始發行帶有「字母+數字+字母+7位數字」即A0A0000000形式的紙幣[4]。目前,兩種編號形式的紙幣都在流通。

參考條目 編輯

參見 編輯

  1. ^ 红壹角“路线错误”引发的升值风暴. [2012-11-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1-01). 
  2. ^ 珍稀幣棗紅背綠的前世今生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原文「迫於原材料的匱乏,「棗紅」的生產時間是1960年到1962年,正值中蘇兩黨關係緊張的時候。1960年7月蘇聯政府決定立即召回在華工作的全部蘇聯專家,廢除兩國經濟技術合作的各項協議。當時我們從蘇聯進口的鈔票紙已經所剩不多,作為小票面的一角券不可能再繼續使用;解決印製工藝複雜、效率低下的問題。「棗紅」的印製工藝是兩面凹版印刷,工藝相對複雜,生產效率不高,產量與貨幣發行需求尚有距離。在中國人民銀行再次呈文國務院的請示中,也提出簡化印刷技術的問題一併得到批准。「棗紅」隨即停止了印刷。」
  3. ^ 珍稀币枣红背绿的前世今生. [2012-11-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5). 
  4. ^ 中国人民银行有关负责人就人民币纸币冠字号码问题答记者问. [2012-11-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