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75北約代號SA-2)是蘇聯第一代實用化的防空飛彈系統,1954年10月由拉沃奇金設計局設計,1957年莫斯科五一節閱兵式公開。主要用於攔截敵轟炸機執行要地防空,取代了130公釐與100公釐高射砲

S-75 Desna / V-750
北約代號:SA-2「Guideline」「指引」
SA-2(S-75)防空飛彈
類型地對空飛彈
原產地 蘇聯
服役期間1957年
生產歷史
生產商拉沃奇金設計局
衍生型紅旗-1中近程防空飛彈
紅旗-2中近程防空飛彈
基本規格
重量2,163公斤
長度10.726公尺
直徑0.645公尺
彈頭火藥爆裂彈
彈頭量135公斤

發動機兩段式火箭後燃機
翼展2.56公尺
作戰範圍48公里以上
飛行高度3,000-22,000公尺
速度3馬赫
導引系統雷達站乘波導引
發射平台地面發射台

技術

編輯

每個發射營裝備六枚發射架成六邊形布置。飛彈為兩級發動機,第一級固體燃料助推段工作4-5秒,彈徑0.645公尺;第二級發煙硝酸-煤油液體發動機工作22秒,彈徑0.5公尺,推力2,650公斤。發射營的射控系統站能跟蹤一個目標,利用三個信道同時導引三枚飛彈攔截目標。彈頭重195公斤,內裝135公斤炸藥,低空殺傷半徑65公尺,高空殺傷半徑250公尺,平均精度75公尺。單發殺傷概率70%,三發殺傷概率95%。

載車為吉爾ZIL-157半拖車,最大時速35公里。發射架為CM-63單臂全迴轉,重8,400公斤,最大仰角65度,電驅動,再裝填時間10分鐘。

雷達站組成如下

  • 「匙架」(Spoon Rest)預警/搜索雷達,作用距離275公里
  • 「邊網」(Side Net)測高雷達。
  • 「刀架」(Knife Rest)指示/跟蹤導引雷達,作用距離65公里。
  • 「扇歌」(Fan Song)導引雷達距離達發現目標距離70公里以上,自動跟蹤距離55公里,採用機械雙天線雙波束掃描方式,能夠同時跟蹤6批目標和導引3發飛彈攻擊一個目標。

S-75系統與現代雷達相比,操作過程複雜,進入戰位與接敵反應速度慢,抗干擾性能差,但在1950年代是世界上最尖端科技,直到21世紀的今天還有各種改型升級在一些國家服役。

裝備使用歷史

編輯

蘇聯以為單位,中華人民共和國以為單位使用。

 
SA-2防空飛彈

1957年12月蘇聯政府批准定型,1958年起迅速裝備蘇聯國土防空軍,到1960年已達到1,000具以上發射架。1957年10月,中蘇簽訂協議引進C-75防空飛彈系統。1958年10月6日,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地空飛彈第1營在北京成立;12月6日,北京軍區空軍組建了地空飛彈第2營;1959年1月18日,南京軍區空軍在徐州組建了地空飛彈第3營。1959年4月,解放軍空軍地空飛彈各營赴西北靶場進行實彈打靶。1959年9月擔負首都防空作戰值班。

1959年10月7日,地空飛彈第2營在營長岳振華指揮下在北京通縣張家灣上空擊落中華民國空軍飛行員王英欽上尉駕駛的RB-57D英語Martin RB-57D Canberra偵察機[1],這是世界防空作戰史上第一次使用地空飛彈擊落敵機[2]

1960年5月1日蘇軍在斯維爾德洛夫斯克附近擊落美U-2高空偵察機,俘獲美軍飛行員鮑爾斯

越戰期間,1965年至1968年美國發動滾雷行動,不再嚴守不越過北緯17度線,開始允許空軍越界對北越進行空襲。蘇聯於1966年10月起援助北越SA-2對抗美軍,並進行實戰檢驗。初期效果甚佳,每射擊2~3枚即有一次戰果。但隨著戰事延長,雙方不斷角力,交替技術升級。 1972年12月4日,北越在巴黎和平會談上拒絕先前已達成意向的條款,美軍遂於1972年12月18日起發動後衛II行動,進行初始計劃為期3天的不計較損失的大規模轟炸。但B52在戰役的頭3天損失慘重,於是改變戰術,從第4天起不顧影響到自己的通訊及戰鬥機護航,以每4架B52視距內結伴飛行,到達目標區後全開機載大功率寬頻電磁干擾,同時進行高空轟炸。電磁干擾一方面使B52 4機編隊在目標區無法與地面和護航戰機通過無線電通訊,甚至影響到機內的有線電話通訊,另一方面有效地飽和了SA-2的指令接收器放大管,使其在接近B52編隊時失去控制;而蘇聯未來得及調整SA-2戰術,新開發的SA-3(後擊落F117的型號)也未來得及投入實戰。所以在後衛II行動的末期,B52的損失大為降低。不計其它戰機和防空武器:此役最後持續了10天,共16架B52被擊落或迫降後報廢,其中14架為SA2戰果,占越戰總共31架損失的B52中約一半;越方則共發射了1,242枚SA-2,幾乎耗盡河內地區的庫存;平均SA-2每射擊70枚才有一次戰果。在後衛 II 作戰行動中,SA-2一方面打破了美方的3天大規模轟炸迫使越方屈服計劃,另一方面也未能阻止美方轟炸,最終迫使北越於29日即轟炸的10天後,回到談判桌前,並於1973年1月27日簽訂巴黎和平協約,美國得以「體面」地從越南撤軍。

1964年12月,中華人民共和國仿製的HQ-1飛彈系統初步定型,取得了擊落敵機的戰果,但沒有大量生產和裝備。對C-75小改提高了電子對抗能力的HQ-2型,主要目標是U-2偵察機,於1966年試製成功。1967年6月定型。

埃及仿製型號為「Tayir as Sabah」,伊拉克曾經將它改造為地對地飛彈。[3]

蘇聯的型號發展

編輯
 
尾噴嘴
 
2007年羅馬尼亞於演習中發射
 
1985年在埃及的SA-2於運輸車上,當時的技術並不能車載發射,須轉移到發射台
 
1979於東德閱兵
 
伊拉克沙漠中的發射陣地

SA-2A:S-75德維納河Dvina(Двина)裝備「扇歌」-A導引雷達、V-750或V-750V飛彈。1957入役。有效射程8-30km,有效射高450-25,000 m

SA-N-2A:S-75M-2沃爾霍夫河-M Volkhov-M(Волхов)。在斯維爾德洛夫級巡洋艦捷爾任斯基」號上嘗試安裝了1座雙聯C-75飛彈發射架和配套的雷達、彈庫,但發現效果有限,最後於是移除。

SA-2B:S-75傑斯納河Desna(Десна),「扇歌」-B導引雷達,V-750VK或V-750VN飛彈。1959入役的第二代系統。裝備了更強大的助推段發動機。有效射程500-30,000m,最大射程34km.

SA-2C:S-75M沃爾霍夫河Volkhov。「扇歌」-C導引雷達,V-750m飛彈。SA-2B的改進型,1961年入役。V-750m飛彈射程提高到43km,最小射高降低到400m.

SA-2D:「扇歌」-E導引雷達,V-750SM飛彈。有效射程6-43km,有效射高250-25,000m.

SA-2E:「扇歌」-E導引雷達,V-750AK飛彈。可裝15kT核彈頭或295kg常規彈頭。

SA-2F:「扇歌」-F導引雷達,V-750SM飛彈。1968入役,針對越南戰爭與中東戰爭的教訓加強的抗干擾能力。

S-75M:窩瓦河Volga(Волга),1995年設計。

其他國家改型

編輯
 
中國人民解放軍基於SA-2的技術發展出紅旗-2地對空飛彈。

上述飛彈的共同特徵是沿用了S-75的傾斜發射方式和類似的發射架,使其不同於一般彈道飛彈的垂直發射。

影劇作品

編輯
  • 2017年連續劇《絕密543》以SA-2實彈配合拍攝,講述中國人民解放軍首創人類史上以防空飛彈擊落高空偵察機(黑貓中隊)的歷史故事。

現役國(2022)

編輯

參考

編輯
  1. ^ 唐飛. 「乾坤一鏡」-空軍照相偵察機部隊史(二) (PDF). 空軍學術雙月刊. No. 第652期 (中華民國國防部). 2016年6月: 140. 
  2. ^ Leone, Dario. How a Chinese SA-2 shot down a Taiwanese RB-57D and scored the first ever SAM-Kill. The Aviation Geek Club. 7 October 2020. 
  3. ^ 存档副本. [2014-04-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4-20). 
  4. ^ Binnie, Jeremy. Ethiopia turns S-75 SAMs into self-propelled systems. IHS Jane's 360. IHS Jane's. [4 May 20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5-05). 
  5. ^ 存档副本. [2018-06-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8-04). 
  6. ^ The Libyan SAM Network. 2010-05-11 [2011-02-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9-24). 
  7. ^ Kapila, Viney. The Indian Air Force, a Balanced Strategic and Tactical Application. Prabhat Prakashan. 2002. ISBN 9788187100997. 
  8. ^ Zaloga, Steven. Red SAM: The SA-2 Guideline Anti-Aircraft Missile. Osprey Publishing. 2007: 40. ISBN 9781846030628. 

外連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