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成都市/存檔1

由Wyang在話題羌語名上作出的最新留言:12 年前

關於知名人物

知名人物一欄裡面,是出生在成都才算,還是在成都生活工作過都算呢?卓文君是西漢臨邛(今四川邛崍)人,後來到成都生活,也上了榜。如果這樣還可以添加很多名士哦。

地方名人有幾種含義。比如成都名人,成都出生成長或者祖籍為成都的人是成都名人,不屬於這種情況的人,但是其人生事業的主要舞台在成都的人,如杜甫,也可算作成都名人。 --Twiki 03:51 2005年8月18日 (UTC)

邛崍現在是成都下屬的一個縣級市,也算成都出生的吧,你的意見很好喔,一起添加人生事業的主要舞台在成都的名人吧。--本本一世 12:26 2005年8月18日 (UTC)

關於那個非正式的市徽

據了解是四川成都金沙遺址出土的金飾上的圖案,最近被規定成為中國文化遺產標誌,想情看這個,請問這個徽標還將繼續被使用於成都市徽麼?--Gene (說) 03:32 2005年8月18日 (UTC)

這個要看情況吧,反正現在成都的公務車、各種政府的宣傳畫、許多公共建築和電視台都在用,也沒有消息說要停用。--本本一世 12:26 2005年8月18日 (UTC)

國務院前面最好加「中國」二字

成都是中國西南開發最早的地區之一,是國務院公布的第一批24座歷史文化名城之一,迄今已有近4000多年的歷史。

前後介紹的內容不一致

第一段說:因為唐時當時蜀地盛產蜀錦,有朝廷專管織錦的官員居住於此,因此被稱為錦官城簡稱「錦城」。

介紹秦至唐時又說:漢代的成都,經濟已相當繁榮。當時,成都的織錦業尤其發達,成為朝廷重要貢賦來源,朝廷 於是專門 設置錦官管理,並在城西南修築「錦官城」,後世從此把錦官城作為成都的別稱,簡稱「錦城」。

不知道哪個是正確的。

應該是漢,已經改了本本一世 11:00 2005年9月30日 (UTC)
為什麼應該是漢?

有100多家500強在成都?

不可能吧,上海總共有多少世界500強?

這是真的,用Google搜一下就會找到相關新聞的,上海的世界500強數目超過了300家。成都有這麼多,大概是因為很多企業把成都當成是開展中國西部業務的中心城市--本本一世 05:32 2006年5月21日 (UTC)

300萬川軍川抗戰應寫在四川簡介上

抗日戰爭時期,300萬川軍從成都出川抗戰,64萬多人傷亡,參戰人數之多、犧牲之慘烈居全國之冠。

應寫在四川簡介上,而且,從成都出川抗日與事實不符。

川西話??

「成都話是四川話的標準語」——引用自《巴蜀方言淺說》(四川省文史研究館編,四川出版集團)。而且罕有川西話一說,通常成都話和重慶話統稱為西南官話成渝片,而成都周邊如崇州、都江堰反而說西南官話赤灌片--本本一世 13:11 2006年7月21日 (UTC)

市徽

根據1997年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於禁止自行製作和使用地方旗、徽的通知,成都的市徽已經取消。我把表格中左邊的正式市徽移到城市標誌一節,保留右邊的作為城市標誌。--Alexcn 2007年5月20日 (日) 03:40 (UTC)

關於方言節目

據調查,成都地區電視台的方言類節目占總節目的1/40,而電台的比例更高。

這一句有疑問,1/40好像太低了,我看作者的意思可能是1/4。從這一點也要提出,作者很多處應該表明出處,參考資料。否則不知道資料從何而來,就無法幫你更正筆誤了。Derekjoe (留言) 2008年6月12日 (四) 06:50 (UTC)Derekjoe

我是成都人,恐怕莫得1/4吧。好像廣電總局在限制方言節目。成都的電視台除了幾個搞笑的節目和極少數新聞節目(如王雷宇那個和成都台的某幾個社評節目)其他的就沒有四川話的了。 Alex He Di (留言) 2010年3月20日 (六) 04:23 (UTC)

國內生產總值在之排名……

最近這個東西在「第二(僅次於重慶)」和「第一」之間來回不知改了多少次,看得我都無奈了(我成都人)…… Alex He Di (留言) 2010年1月27日 (三) 07:46 (UTC)

成都皇城

由於是過於具體介紹成都的某一處古建築的歷史,現將皇城一段先移動到此處。

成都曾經的皇城:

  • 公元前347年,中原的戰國時期,蜀國開明王九世遷都成都,在成都平原上建立「北少城。
  • 公元前311年,秦滅蜀後,秦惠文王派大夫張儀仿咸陽城,在緊鄰蜀王城的南邊和西邊分築「大城」和「少城」。「少城」因其中移民多為商賈和手工業者而成為城市商貿活動頻繁的經濟中心;「大城」則為政治、軍事機關和秦移民住地。從此,成都城在其後的兩千三百多年中,雖屢有興廢修葺,但其城市位置一直沒有更移。
  • 公元581-602年,隋文帝之子楊秀在,原「少城」 的基礎上重建隋城。\
  • 公元876年,唐朝,四川節度使高駢以「秦大城」為中心,呈同心圓狀向「秦大城」外擴出一圈新城,為「唐羅城」。原內部城市「秦大城」被改建為「子城」 。
  • 公元908年,王建割據四川稱帝,國號「大蜀」,史稱「前蜀」。次年,王建改「子城」為皇城,改其中「蜀王府」為宮殿。公元925年,「前蜀」為後唐滅。兩年後,成都尹孟知祥在「唐羅城」外再次加建「羊馬城」。
  • 公元934年,孟知祥在成都稱帝,國號「蜀」(史稱「後蜀」)。至此,成都已形成一個單中心、多重城池相套的格局,「蜀王府」雖歷經戰火,多次興廢,都始終維持在城市的正中心位置未變。
  • 公元1371年,明朝,朱元璋之子朱椿被封為「蜀王」,將漢唐、前後蜀遺留下來的「子城」全部拆毀,在舊址上重新修建「蜀王府」。新「蜀王府「一改過去歷代成都城主軸偏心的布局,首次確立正南北的中軸線,從而形成類似北京紫禁城的沿南北中軸線東西相對稱的龐大建築群。雖為王府,它卻儼然有皇宮的巍峨氣派,故老百姓稱之為「皇城」。其前面的牌樓、拱橋和一大塊空地,則被稱為「皇城壩」。「皇城」 和「皇城壩」的位置,便在今天的「天府廣場」北端和展覽館一帶。
  • 公元1644年,張獻忠攻陷成都,曾以「蜀王府」為宮,兩年後撤離時縱火焚城,「蜀王府」再次毀於一旦。
  • 公元1655年,清政府將「蜀王府」的舊址改成了「貢院」,成為全四川省考試舉人之地,最大規模時可讓13,900多人同時進考,成為「巴蜀文膽之所在」。貢院中主體建築為「明遠樓」和「至公堂」,皆沿南北中軸線建造在「蜀王府」宮殿舊址上。東西兩邊則為鱗次櫛比的考棚。
  • 1968年,為準備慶祝新中國建立20周年,四川省革命委員會與成都軍區共同決定,在市中心廣場修建毛澤東主席塑像和毛澤東思想勝利萬歲展覽館。為此,市人民政府遷出駐地,全部拆除貢院(舊皇城)僅剩下的南城門及其後面的明遠樓,致公堂古建築和部分舊房。此時,人們逐漸遺忘皇城的舊概念,稱呼為人民南路廣場。
  • 1969年,皇城門樓、「明遠樓」、「致公堂」等最後的古建築被拆除。  
  • 1970年,「皇城」的護城河「金河」、「御河」被填平用以修築地下防空工事。而在老皇城原址上修築的,則是「毛澤東思想萬歲展覽館」(今天的四川科技館)和巨型毛主席塑像。
  • 1979年,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結束後,毛澤東思想勝利萬歲展覽館更名為四川省展覽館。

[1][2]

  1. ^ 參見綠怡
  2. ^ 參見[1]

優良條目評選

成都市編輯 | 討論 | 歷史 | 連結 | 監視 | 日誌,分類:--地方--地方-亞洲,提名人:183.179.216.254 (留言)

↑該用戶不符合資格,投票者必須在本討論發起時已為自動確認用戶,所以投票無效,但意見仍可供參考。
  1. 請列出資料來源:據調查,成都地區電視台的方言類節目佔總節目的1/40,而電台的比例更高。儘管部分語音、詞彙受到普通話影響而變化,但由於成都話語音簡單易學、容易上口,是國內少有的人數和使用地區呈擴張態勢的方言。
  2. 請列出資料來源,並且詳細說明獨特的生活方式:按城市比較,成都國內生產總值位居全國第14,但卻擁有全國第4的餐飲業零售額和電影票房以及第3的私家車保有量。在成都很難感覺到大都會的緊張,人們在工作和休閒中隨心取捨利益得失,從而培養出獨特的生活方式。
  3. 不夠客觀:2001年底全興隊被大連企業收購,實際上成了大連隊的傀儡,
  4. 內容需要加強:成都雙流國際機場有飛往國內80多個主要城市和旅遊地區的國內定期航班,以及飛往香港澳門台灣桃園台北桃園高雄巴黎阿姆斯特丹法蘭克福維也納東京洛杉磯溫哥華倫敦雪梨新加坡曼谷大阪名古屋首爾吉隆坡福岡紐約舊金山墨爾本雅加達喀拉蚩德里加德滿都班加羅爾馬爾地夫等地的地區和國際定期航班,是中西部唯一開通直達歐洲客運航線的機場。
-老陳 (留言) 2010年11月29日 (一) 23:02 (UTC)

羌語名

我不覺得羌語名稱的添加是不恰當的。對比英語版的en:Lviv,其中列出的語言達五種(都是同源的),該地周圍現在和歷史上曾被使用過的語言都記錄下來,包括現人口不足0.1%的語種和現已不再被積極使用的拉丁語。成都的羌族人口愈0.1%(2010年),而且距離北川羌族自治縣僅100餘公里,雖然現在不算是主要的羌語地區,但羌語名稱與漢語名不同源,說明歷史上很可能並非如此,是值得記錄的信息。ɧ (留言) 2011年11月27日 (日) 09:46 (UTC)

成都一詞似乎不僅在羌語,而且在嘉戎語中也是自源詞,並非和其它漢地地名一樣是漢語借詞。這似乎是和成都平原在被秦攻占之前的土著居民——蜀族有關。蜀族也是一支藏緬系民族,可能和羌、嘉戎等族群有關聯,當今四川方言中也有限地殘留有部分和藏緬語有關的底層詞彙。我確實覺得這是值得一提的,贊同在成都市的條目內容中添加相關內容,可以加在歷史-先秦一段,或者新開一段介紹成都的名稱、別稱等,因為看過學術文章稱「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的名稱來源是附會的,「成都」一詞最早可能就是源自古蜀語,被音譯為了漢語。我覺得這些背景介紹比單純添加一個羌語名稱更有意義。
所以,在首段添加羌語名,我還是持反對意見的,羌族在成都並非一個主要的族群。還是英文版的例子,舊金山、溫哥華華人人口比例超過10%,也沒見添加中文名。英文版Lviv的做法我也不是太贊同,特別是加入拉丁語的做法。--本本一世 (留言) 2011年11月27日 (日) 20:22 (UTC)
我做了這個修改,不知如何?ɧ (留言) 2012年2月13日 (一) 04:02 (UTC)
返回 "成都市/存档1"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