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科學

由Justin545在話題只有實驗科學才算科學嗎?上作出的最新留言:5 個月前
基礎條目 科學屬於維基百科自然科學主題的基礎條目第一級。請勇於更新頁面以及改進條目。
          本條目頁依照頁面評級標準評為乙級
本條目頁屬於下列維基專題範疇:
科學專題 (獲評乙級極高重要度
本條目頁屬於科學專題範疇,該專題旨在改善中文維基百科科學相關條目類內容。如果您有意參與,請瀏覽專題主頁、參與討論,並完成相應的開放性任務。
 乙級  根據專題品質評級標準,本條目頁已評為乙級
 極高  根據專題重要度評級標準,本條目已評為極高重要度

澄清科學的概念

編輯

「科學」一詞的使用非常混亂,這篇文章試圖澄清科學的概念。 —以上未簽名的留言由Mountain對話貢獻)於2003年12月2日 (二) 03:59‎加入。

科學是哲學的分支.
指通過科學手段獲取的知識.
科學分有機與無機, 心理學屬於有機科學. 哲學,理論上不是科學,大於科學.
—以上未簽名的留言由200.146.115.16對話貢獻)於2006年10月25日 (三) 19:10加入。
科學不是哲學的分支,於西方,科學和哲學的關係有點複雜,應該從科學的發展史著手闡述。
你這樣使用「有機」、「無機」,是使用了它們的延伸意思,並不是它們在科學中的定義和意義。
LungZeno(talk) 2007年8月18日 (六) 22:21 (UTC)回覆
同意,科學並非哲學分支。知識論(epistemology)才是哲學中跟科學有關的分支,探討人類對觀察到或經驗到的事物/現象所進行的描述之真假與歸因之正誤(true/false),這一系列行為的內涵。而科學本身,就是人類在作經驗觀察描述與歸因分析的行為。
另一個可相對比的是宗教。宗教牽涉到哲學(本體論、倫理學、也有知識論的部分),但宗教本身並非哲學,而是人類的行為與生活實踐。
Hsinjenchen留言2014年6月3日 (二) 13:20 (UTC)回覆

無標題

編輯

這個題目太大,建議首先討論一下體例。

我的看法是做成一個科普性質的條目,並包含部分有趣味的內容。例如,從優美的黃金分割開始說起,從各種例子講到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同時描述科學的方法、科學的作用以及發展過程 —以上未簽名的留言由冷玉對話貢獻)於在2004年9月14日 (二) 02:29加入。

簡化

編輯

上面的觀點足夠出一書了,例如的東西,交給其他條目就好了。科學的方法說的未免太玄。畢竟這裡不是做科普工作的。剩下來的就要簡化這個條目,不要再讓這兒變成語錄或者更糟的。 —以上未簽名的留言由神城麻郁對話貢獻)於2006年2月9日 (四) 04:40加入。

只有實驗科學才算科學嗎?

編輯

非實驗科學不算科學?數學和邏輯學算什麼?哲學?神學? —以上未簽名的留言由221.19.138.245對話貢獻)於2008年7月18日 (五) 04:30加入。

數學、邏輯應算是形式科學:「形式科學是指主要研究對象為抽象形態的科學,如邏輯、數學、統計學等。」 -- Justin545留言2024年6月12日 (三) 07:57 (UTC)回覆

為什麼李敖說科學不是唯物的而是玄學呢?

編輯

小李飛刀

我也很困惑,為什麼中國人輕視科學和讀書人呢?

編輯

—以上未簽名的留言由Damoco對話貢獻)於2009年1月12日 (一) 05:00加入。

註:此處原有文字,因為與本討論頁面無關,已由Kolyma留言)於2013年1月14日 (一) 13:13 (UTC)刪除,尚祈見諒。若有異議請至互助客棧或向管理員反映。回覆

"宗教神創說"中的筆調過分偏向神創學說和有神論,條目之中立性有可被質疑之處

編輯

對於此條目的中立性我抱有很強烈的質疑。在這裏帶給讀者的理應是科學探索和神創論之間的衝突。這種衝突應建立在以下兩方面之上:證據上的分岐和實際對抗的例子。然而縱觀目前的情況,條目不但沒有提出衝突的概念,而且過多地強調基督教的教義,並且很大程度上有無視和否定科學界一方的證據的嫌疑。以上這種條目編寫方法,是對持有科學主義或無神論觀點的讀者不公平的,同時也不是一種尊重科學的做法。我的建議是,正如前文所說,把科學界和無神論一方的證據比例增加,引出證據上的分岐;由此,再引出世界觀的本質分岐;再加以古往今來科學和神學對抗的實例,去闡釋衝突的歷史。這樣一來,條目才會對雙方都公平。如有需要,可以增加"無神論和科學之間的關係"這一條目,加以說明。 --PhiBetaKappa留言2012年3月19日 (一) 12:22 (UTC)回覆

科學與哲學

編輯

本詞條對科學與哲學的關係說明有矛盾。 在「科學的定義和相關詞彙的定義」中說哲學包含科學。 在「科學與哲學」中說,科學與藝術,哲學,宗教,文學等相區別。 建議修改者統一說法。 —以上未簽名的留言由210.73.73.173對話貢獻)於2012年7月18日 (三) 03:37加入。

關於科學

編輯

科學在中文中被很寬泛的使用,英語science是有比較明確的限定的,建議維基百科從西方的學科劃分角度給science的中文翻譯以更準確的定義。 —以上未簽名的留言由218.242.194.162對話貢獻)於2012年12月13日 (四) 09:38加入。

外部連結已修改

編輯

各位維基人:

我剛剛修改了科學中的1個外部連結,請大家仔細檢查我的編輯。如果您有疑問,或者需要讓機器人忽略某個連結甚至整個頁面,請訪問這個簡單的FAQ獲取更多信息。我進行了以下修改:

有關機器人修正錯誤的詳情請參閱FAQ。

祝編安。—InternetArchiveBot (報告軟體缺陷) 2017年7月14日 (五) 15:46 (UTC)回覆

關於中醫

編輯

條目中寫道「未納入西方科學體系的方法論並不代表它就是不好的,例如中醫學」。好與壞,這麼主觀的內容,需要在條目中說明嗎? 如無回復,兩天後會將該部分修改。 Azunyan(留言) 2017年12月18日 (一) 13:42 (UTC)回覆

「歷史」章節已從英語維基相應條目章節譯出

編輯

歡迎校對哈。Cswquz留言2019年5月4日 (六) 02:11 (UTC)回覆

今又譯出導言、科學分支、科學界(改名為科學共同體)三節。略有改動,並合併原有若干文字。只是導言的原有中文版本刪去不少。Cswquz留言2019年5月16日 (四) 17:38 (UTC)回覆

關於外文人名的漢化及使用

編輯

Aronlee90用戶,你於2019年6月15日 (六) 16:43對本條目作了一個「小」修改,未加編輯摘要;我檢看差異,發現你是把附帶原文或西文名字的人名要麼替換為漢譯名,已經使用漢譯名的則刪去括號所附西文名。我於2019年6月17日 (一) 12:44對你的上述編輯作出回退,並附說明:

「譯名具有不穩定性,西方人名的漢字音譯尤其如此,中文維基的條目標題是否為標準譯名也往往頗為可疑,所以對於並非十分著名的人物我傾向於使用原文或拉丁化轉寫。另外,括號里附原名或拉丁化名是出於即便以文本文檔保存也便於檢索其信息之目的。」

但你於2019年6月17日 (一) 13:14再次回退我的回退,並附編輯摘要:

「會對讀者造成不便」。

我覺得如此簡短的摘要似乎不能充分說明你的編輯的合理性以及優越性,甚至,你的理由與你的編輯所產生的實際效果剛好相反:減少有效信息並不會帶來更多方便。以括號附註西文名以及在行文中使用西文名的用處已在我的編輯說明中指出。

按維基建議的流程,咱們接下來應當在討論頁交換看法,以利進一步修訂本條目。Cswquz留言2019年6月17日 (一) 14:34 (UTC)回覆

我所有替換成中文的部分都是有中文條目,可以直接連結到該條目查看外文,編寫條目時必須考慮到讀者不會外文這個可能,如果只留下外文,那只會中文的人該怎麼辦呢?最好的辦法應該是默認讀者只懂中文。還有,比如拉齊那部分,應該是保留波斯語還是英語呢?為什麼要保留英語(或拉丁化)而不是波斯語呢?至於需要了解外文可以通過連結進入相關條目,再進入英語或其他語言的條目。如果沒有對應的中文詞條,當然可以保留外文,如果是既沒有中文條目也沒有外文條目,那保留外文就成了必須的。但是至於譯名不具有穩定性或標準不標準的問題,我認為是不存在的,許多現在所謂的「標準譯名」只是當時形成的約定俗成的暫定譯名,之後即使出現了更好的用法也不會再採用了,比如瑞士、瑞典、阿連德、英國等等,標準譯名都不是最好最準確的。退一步講,如果之後確實出現了更好的譯名,替代進來不就可以了?維基百科本來就是一個漸進提升的過程,不可能一步到位,如果要等有更好的譯名出現,可能永遠都等不到的。況且,其他的條目目前也都是採取我這個辦法的。--Aronlee90留言2019年6月17日 (一) 15:37 (UTC)回覆
我認為你的論述只適用於普通名詞,對於大部分專有名詞來說,其易用性是顛倒過來的。我不認為應當默認讀者只懂中文,因為這顯然不是事實:當前大部分中國人掌握拉丁化文字甚至早於掌握漢字。如果說到維基條目的慣例,我認為,不同領域的慣例也不盡相同。在學術領域,國際化的程度更高,文獻當中對於專有名詞使用其原文更為通行。至於為什麼不用阿拉伯字母而要用拉丁化轉寫,這才是真正方便讀者的地方,因為大部分中國人是不會念阿拉伯字母的,對於拉丁字母卻毫不陌生。還有就是譯名的不穩定性的問題,這當然是存在的。那些著名的譯名如英吉利、美利堅等等現在顯然已經不會再更動,但那是因為引進年代較早,那時拉丁化文字在中國尚不通行;比較沒那麼著名的專有名詞特別是人名,很多都還沒有標準譯名,甚至即便有標準譯名,也未必是通行的叫法,更何況華語世界的各個地區會有不同的標準,所以還是以原文或原文的拉丁化轉寫更為方便和無歧義。Cswquz留言2019年6月17日 (一) 16:12 (UTC)回覆
(*)提醒:地區詞可以通過模板轉換(WP:PW),所以問題不大。因為Wikipedia:命名常規#使用外文命名時的專門要求要求頁面儘量是中文名,所以應該使用中文內鏈(例如應該使用「威廉·惠威爾」而非「William Whewell」,參見Wikipedia:重定向#非中文重定向問題列出的情況)。如果為了檢索的目的,我覺得可以寫成威廉·惠威爾(英語:William Whewell)。——Schenad留言2019年6月17日 (一) 18:24 (UTC)回覆
這個提醒很值得一議。首先,《命名常規》是要求條目標題儘量為中文,如果是外文標題,一般需做成重定向頁。所以,它沒有要求內文在提到外文人名時必須使用漢譯名。而《重定向#非中文重定向》應當說是一個快速保留方針,即是說容許那些情況,對於未列入的情形,沒有說不允許。事實上,對於原文為外文的專有名詞,理應被明文列入建議保留的範圍,這是我所主張的進一步修訂的方向。最後,你所建議的在中文譯名後加括號給出其原文名或拉丁化名的做法也正是在本條目曾多處採用、但被Aronlee90用戶改掉了的,這也是此輪討論所涉及的議題之一。他這麼做的時候給出的理由是「(舊版本)會給讀者帶來不便」,然而他把本來附有的原文名刪去豈不是更增加讀者的檢索負擔,所以我上面說他的修改理由和效果正相反。Cswquz留言2019年6月17日 (一) 19:50 (UTC)回覆
現在中文維基百科中的使用者有相對高比例會外文這個是事實,但這是目前中國網際網路的特殊情況造成的。正常情況下,百科應該是面向全體大眾,包括兒童、學生和受教育程度有限的人,這種情況下是不可能有高比例的人會外文的。所以還是應當以中文為主的。如果真的會外文,中文維基百科滿足不了需要的,直接去英文維基百科不就可以了?況且,你之前的方式對為不熟悉外語的人帶來極大不便,他們需要1.複製外文,2.利用谷歌或英文維基百科檢索,3.再重新回到中文維基百科頁面。其中第2和第3個步驟都很有難度的,而且中間很容易產生其他問題,比如多義詞和歧義的問題,從而產生誤導。而現在的方式,只需要直接點擊連結即可直接準確進入相關條目,需要了解外文的,連結的條目裡面已經包括。而對熟悉外文的使用者,可能首先根本就不會使用中文維基百科,或者他們完全可以一次到兩次點擊連結直接進入相關條目,進而找到需要的外文信息,也沒有什麼困難。--Aronlee90留言2019年6月18日 (二) 01:14 (UTC)回覆
還是老問題,你的論述只適用於普通詞彙。中文維基自然要以中文為主,這沒問題;然而專有名詞是例外,因為除了極少數例外(如冰島),中文對於專名是音譯為主,這就導致在多數時候,使用外文人名不會比使用其漢譯名更不便。而且將漢譯名與原文名並列,你都覺得不好,非要刪去原文名,這當然是增加檢索負擔。如果說點擊一下藍鏈即可獲得所需信息,使用外文名亦可達到相同效果,你上面所假想的3個步驟有誇大難度之嫌。再來,說「需面向全體民眾」也不能搞得太極端,因為只要是能上網,總會敲鍵盤吧?熟悉拉丁字母並非一個過分的門檻。如果我說維基應當提供盲文版,以便盲人也能取閱,你肯定以為我在開玩笑。而且我上面已經說過,不同領域會有不同的慣例,維基條目有的是專業性很強的,在編寫它們的時候總會對於受眾有一個起碼的設定。以本條目來說,應該算是面向最廣大受眾的了吧?但是拿上面所提到的「威廉·惠威爾」的例子來說,如果是一般的瀏覽,誰會點開來看呢?有興趣點開來看已經表示其知識儲備足以令其對這個相當偏門的問題產生興趣。況且既然是「點開來看」,那麼使用「威廉·惠威爾」與「William Whewell」並不會有實質性的差異。而且這還是因為此人姓名的漢譯碰巧尚可稱規範。如果是其他更加不常見的人名,包括阿拉伯世界的人名,恐怕還是用拉丁轉寫更好。比如薩達姆,在台灣卻稱作海珊(海珊的另一種音譯),要弄清楚是同一個人也需經過一番檢索。好吧,此人還算是個名人,轉換一下還不費什麼事;但比如本條目中提到的「肯迪」、「拉齊」、「海什木」等,就沒這麼簡單了吧?其原名甚長,漢譯卻如此簡短,會否產生歧義等麻煩,頗可懷疑,故而至少應當附上其西文名;至於行文使用西文名還是漢譯名,看個人感覺了,我的處理是前兩者在行文中也使用西文名,後者則使用漢譯名。而名氣特別大的如「阿維森納」,我看連其原名或西文名也不用附註,一直使用此漢譯名便好。所以你看,外文人名的處理是頗費斟酌的,不能一概而論。Cswquz留言2019年6月18日 (二) 05:44 (UTC)回覆
@SchenadAronlee90若7天之內不再有回應, 我就改回原來的版本.Cswquz留言2019年6月19日 (三) 01:21 (UTC)回覆
你很好地提醒了我,比如要做這個「科學」條目的有聲維基百科,遇到外文可以讀出來嗎?即使讀出來你確定準確嗎?如果是William之類的還好說,如果是阿拉伯人,波斯人你該怎麼讀呢?如果和別人討論相關話題,人們需要的就是一個代號而已,一連串的外文只會阻礙人們的交流討論。閱讀維基百科的要求就是懂中文,僅此而已。任何預設的其他前提都有問題,比如人名常見不常見,名氣大不大,對某領域熟悉不熟悉,這完全是因人而異的。比如花拉子米,對學數學的人(可能也不一定),那想必是如雷貫耳大名鼎鼎的,對門外漢,那就是一個人名,和其他所有「不常見的」人名沒有任何區別。對熟悉的人來說,給花拉子米加外文那絕對是畫蛇添足,而給不熟悉的人來說,加了也沒有任何用處。還有試想一個人看完「海什木」容易留下印象,還是看完「Abū ʿAlī al-Ḥasan ibn al-Ḥasan ibn al-Haytham」容易留下印象?此外,維基百科根本不能算作「專業性很強」,所有真正從事相關領域研究的專業人士是基本不會依賴維基百科的,甚至連查閱都可能很少,這個定位你要清楚。需要頻繁用到維基百科的人基本上都是相關領域的初學者,甚至是門外漢,他們根本不關心這個概念的英文是什麼,拉丁語是什麼,那麼一長串名字,連哪個是姓氏哪個是名字都分不清,真的沒有必要。--Aronlee90留言2019年6月19日 (三) 02:14 (UTC)回覆
插個嘴。(!)意見因為涉及譯名不統一,之前都建議把能找到的譯名備註並附上譯名來源(但這肯定是會干擾閱讀的)。User:Aronlee90、User:Cswquz在有聲條目的基礎上其實也應當考慮一下列印模式輸出內容的問題,因為列印模式下內鏈會直接被忽略原文名。我之前有過比較愚蠢的作法就是強行用link模板,這樣在列印的時候會同時顯示譯名(便於中文使用者記誦)和原文名(便於擴展閱讀或者資料反查)。之前在將英文條目翻譯回中文時就遇到過中文名使用拼音且無對應條目這樣尷尬的情況。也因為我自身的需求,其實是希望這個討論能有個比較通用,但不是強制的意見出來,或者是否有前人留下有比較好的處理方案,我們在他們的肩膀上借力前行。--JuneAugust留言2019年6月19日 (三) 02:28 (UTC)回覆

我將到目前為止的跟貼作了更多的縮進,以顯示跟貼關係。如果嫌縮進過多,可以使用od模板,如現在這樣。

@Aronlee90

  1. 我覺得你對於維基定位的描述,既不符現況,也不符合發展趨勢。中文維基現在總的來說是蠻山寨的,專業性不強,原因無非是讀者和編輯者都不多,至於這原因的原因嘛,那就是眾所周知的了,也用不著我在這個頁面解釋;英文維基可完全不同。世界上掌握中文和掌握英文的人口數差不多,所以中文維基理應以英文維基為追趕目標,雖然追上的希望暫時看起來相當渺茫。而且我上面說的是「有的」條目相當專業;再而且,所謂「專業性」也並非是要拿維基條目當參考文獻,而是以之作為輔助檢索工具,以及宣傳本專業領域的窗口:維基的內容,按照要求就必須是已經有共識的、而且有可靠二手來源的,還要具備一定的關注度,所以對於正在進行創新性研究的專家來說或許不太能提供什麼直接的幫助,但是這些專家會在意本專業在公眾或試圖了解本領域的愛好者心目中的形象。你上面舉例說一個外文人名附註原名對於門外漢和專家都沒有用處,但問題是處於這兩個極端的人都不是條目內容的受眾主體,如果連附註原名對他們來說都沒有用或用不著,那麼恐怕所在的上下文的內容也並不是他們所感興趣的。維基條目對之用處最大的恰恰是介於門外漢和專家之間的人,也就是「聽說過、想要進一步了解」的那些人,那麼把原文名列出來就會方便他們的檢索。(當然,就你舉出的「花拉子模」來說我是覺得用不著附註原文名或其拉丁轉寫的,呵呵)。具體到本條目,本條目當然是非常general,然而既然如此,那就意味著須兼顧各個層次的讀者需求,你那種一味遷就低弱的方針/態度/理由我不能同意。
  2. 我提到「盲文版」無非是為了說明想要「照顧到所有人,一個都不能少」的要求是不現實的,這與製作有聲版沒有可比性。真要出有聲版的話,那又是一項專門任務,甚至有可能另外開一個維基項目,所以不應列入我們編撰條目時的考量範圍。
  3. 你反覆強調的是中文與外文的區別,我想說,既然現在大多數華語使用者同時熟練掌握拉丁字母表,為什麼放著現成的表音符號不用?使用拉丁字母與掌握外文完全是兩碼事。別的不說,難道漢語拼音等於外文?當然不,它是中文輔助文字。拿日文來說,它有自己的表音符號,且有整套的轉寫標準,所以在日文維基基本上不存在外文名稱書寫的爭論,一律轉寫為假名即可。漢字本就不是(純)表音符號,同音字眾多,同一個字在各種方言中讀音差異也極大,根本不適合轉寫外文專名。你提到,外文原名的原讀音難於確定,沒有錯,但起碼各種拼音系統之間的對應關係要穩定得多,相比之下,漢字音譯的混亂程度會大得多。也就是說,表音記號在這個場合起到的作用其實類似於表意記號。就如同阿拉伯數字1、2、3、4……,這些符號在各種語言中會有不同的讀法,意義卻完全相同。

@JuneAugust有翻譯條目經驗的人確實更易於理解在行文中直接使用外文人名或至少在第一次提到時將外文名列出的必要性。我最近參與的一項方針修訂討論(見 Wikipedia:互助客棧/方針/存檔/2019年7月#提議更新WP:RDRNCWikipedia:互助客棧/方針/存檔/2019年6月#將WP:重定向提升為指引或方針)即與此相關(其實我捲入該討論就是因為本條目的翻譯),歡迎關注。 Cswquz留言2019年6月19日 (三) 07:03 (UTC)回覆

抱歉我對討論方針修改沒有興趣,無意捲入你們爭論。我並沒有反對你的編輯(僅僅想提供一些信息供你們參考),我也認為Aronlee90僅保留中文譯名而刪去英文的做法不妥,但上面的討論的確在一定程度上顯示了僅僅使用英文的一些不足。所以希望你們的討論能給出一個有建設性的方案,而不是為了爭辯而爭辯。
至於把外語音譯為漢語時,一般都是會參考這個Wikipedia:外語譯音表,不過畢竟不是強制的,所以的確比較混亂。其實本人接受的高等教育都是全英文教學,有時候翻譯時遇到專有名詞還要去詢問在大陸上學的同學,或者去知網找中文文獻參考他們怎麼稱呼。如果人名/專有名詞只用英文,那麼其實可以極大的減輕我的工作負擔(之前某DOE國家實驗室條目評DYK的時候,內文的所有美國人名改了半天)。但考慮到條目面向的普通中文讀者,也是不得已為之。總而言之,本人也在尋找一種最好的折衷方案,會繼續關注。——Schenad留言2019年6月19日 (三) 15:49 (UTC)回覆
@Schenad謝謝你的意見。《譯音表》也很好,我以前還真不知道。如上所述,我在處理外文人名時是區別對待的,大部分還是用的漢譯名,只有少數不是十分著名的人物用的西文名。當然這是因為本條目題目較大,提到的人物大多還算知名。如果是其它較窄的題目,則遇到不太知名的人名的機會就更多,那麼我希望能藉此充分說明在行文中使用拉丁化人名的合理性和必要性。用戶Aronlee90的「只要中文維基提供了一個譯名就必須使用」的做法我不能同意。但如果實在不能說服對方全盤接受我原來的處理,那麼我會考慮折衷方案。這裡也冀望包括閣下在內的其他人更多參與意見,以形成共識。Cswquz留言2019年6月19日 (三) 23:23 (UTC)回覆

恢復若干專有名詞的外文括注

編輯

@Aronlee90JuneAugustSchenad最新編輯見[1],從原有立場作了一定的讓步:凡是前幾輪修改涉及到的專名,皆以中文顯示,但將其西文名用括注給出,個別較長的則處理為腳註。Cswquz留言2019年6月24日 (一) 15:08 (UTC)回覆

返回 "科学"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