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英格蘭教會
英格蘭教會曾於登上維基百科首頁的「新聞動態」欄位。 |
英格蘭教會屬於維基百科哲學與宗教主題的基礎條目第五級。請勇於更新頁面以及改進條目。 本條目頁屬於下列維基專題範疇: |
||||||||||||||||||||||||||||||||||||||||||||||||||||||||||||||||||||||||||||||||||||
---|---|---|---|---|---|---|---|---|---|---|---|---|---|---|---|---|---|---|---|---|---|---|---|---|---|---|---|---|---|---|---|---|---|---|---|---|---|---|---|---|---|---|---|---|---|---|---|---|---|---|---|---|---|---|---|---|---|---|---|---|---|---|---|---|---|---|---|---|---|---|---|---|---|---|---|---|---|---|---|---|---|---|---|---|
|
聖公會 seems to be different to 安立甘宗, it should be one of the 安立甘宗, isnt it? ---肚臍 (Talk) 16:00 2004年6月24日 (UTC)
- 只是中文翻譯名稱不同而以,指的都是同一個Angelican ---Djyang 03:20 2004年6月25日 (UTC)
2004-6-25 版本
編輯-修正錯誤:(1.)Catholic是universal, whole, general,中文是全部的,一般的,全世人的..等等,並沒有"正統"的意思在裡頭,也不是源自拉丁文,是希臘文[1],所代表的意義是"最原始的開放給所有人的,不分階級種族信仰的,那個基督使徒所建立的教會" (2.)正教的"正統"除了認為自己才是最原始的catholic Church的繼承者,同時最重要的強調自己是經過基督使徒"授權"(有點像英國女王用劍拍在接受爵位的人肩上,只是使徒是用手拍在接受的人身上。拿武俠小說來講就像掌門人傳位給弟子那樣)的人所傳下的,所以"catholic"和"orthodox"字面上所強調的論點有些不同。基於以上兩點刪掉錯誤的部份。 --Djyang 16:36 2004年6月25日 (UTC)
條目名稱有嚴重問題
編輯Church of England 無論如何不應該翻譯成「英國」國教。在宗教方面,英國(即大不列顛北愛爾蘭聯合王國)內部的英格蘭、蘇格蘭、北愛爾蘭地區是完全獨立的,各有各的歷史和現在。蘇格蘭有 Church of Scotland,北愛有 Church of Ireland (統管南北愛)。
稱英格蘭國教為英國國教,是嚴重錯誤。 —Msuker 2007年8月23日 (四) 10:48 (UTC)
- 你的理由是把名詞的歷史意義混為一談下的結果。「英國」國教的「英國」並不是指現在的「大不列顛北愛爾蘭聯合王國」,那個時代的英國還沒這麼大。我不反對用更精確的詞彙以適應時代的改變,但是至少請把眾多重定向頁一一修復。-- 百楽兎 2007年9月28日 (五) 01:18 (UTC)
1707年,英格蘭王國已經不存在,此時中國(著名的給英吉利國王「敕書」的乾隆還沒出生)只怕還不知道「英國」「英吉利」或者「英格蘭」,根本不存在任何歷史譯名問題。從中文角度來說,「英國」一詞在任何歷史時期都不代表「英格蘭」。清朝政府文件中常稱的「英吉利」應該是English的誤譯/誤解。此外,修正大錯誤,並不保證沒有小錯誤,如果有其他重定向頁面出現問題,這並不能成為不修改嚴重事實錯誤的理由,否則Wiki只怕就不要繼續了。你要修改一個錯誤,請保證所有相關任何頁面全部同時更新,否則別人就應該不加解釋的回退,可能嗎?—Msuker 2007年9月28日 (五) 07:21 (UTC)
- 「從中文角度來說,「英國」一詞在任何歷史時期都不代表「英格蘭」」這根本是你個人的一家之言,「英國」一詞在中文中有時候是指「英格蘭」是事實,數不盡的華人和中文的歷史書籍就是這麼使用。但我不想跟你扯東扯西,前面我也說過我不反對用更精確的詞彙以適應時代的改變,但是請你在移動條目的同時也負起修復一堆重定向頁的責任,不要留給別人去收拾。我不想收拾,所以對我而言移動回去是最簡便的修復方法。-- 百楽兎 2007年9月28日 (五) 08:02 (UTC)
請指出你數不盡的華人和中文歷史書籍中可查證的部分。否則,請參看英國條目、英格蘭條目。如果閣下以為「英國」可以代表「英格蘭」,怎麼不在這兩個條目中用你「數不盡」的資料的一小部分為根據,把英國條目做個消歧義?或者寫:「英格蘭」也可以簡稱「英國」?與此相關的歷史、地理、政治、語言等諸多問題,都期盼閣下能用「數不盡」的資料不吝賜教。—Msuker 2007年9月28日 (五) 09:47 (UTC)
要參考一下英國和英格蘭兩個名稱代表的內涵區別有多大,不妨看現在英國保守黨領袖 David Cameron 在今年蘇格蘭議會選舉前說的話:'I don't want to be Prime Minister of England - I want to be Prime Minister of the United Kingdom.' (關於原話新聞報道,見諸如連結。)按照閣下的意思,是不是這句話在中文裡可以翻譯成「我不想做英國首相 - 我想做英國首相」?說相聲呢。—Msuker 2007年9月28日 (五) 10:15 (UTC)
- 隨便找兩條條目就能證明什麼呢?我隨便也能找到3條以上的條目:十字軍東征、理查一世、百年戰爭,再找10條也不是問題。光前面那三個例子就好了,你可以再去找相關書籍,看看它們的內容是否都如你所言『從中文角度來說,「英國」一詞在任何歷史時期都不代表「英格蘭」』有這麼嚴謹,還是我所說的『「英國」一詞在中文中有時候是指「英格蘭」是事實』。老實說,我不想再跟你爭辯下去,因為『「英國」一詞在中文中有時候是指「英格蘭」』是既存的事實,爭辯既存的事實沒有意義。總歸一句,在移動條目的同時也請負起修復一堆重定向頁的責任,不要留給別人去收拾。你不負責任,我只好移動回去。-- 百楽兎 2007年9月28日 (五) 10:57 (UTC)
- 三個翻譯條目,就是閣下所謂的「數不盡」的華人和中文歷史書籍了?只能說明這些條目的譯者對於語言使用不嚴謹而已,而且實際條目內就有用語衝突,只能視作編輯疏漏,能冠上「歷史書籍」?你要說明問題,煩勞閣下從「數不盡」的資料庫中提供任何ISBN出版物、政府、新聞類媒體網站的這些詞彙的使用情況。
- 要說不談實際用詞,不妨只說閣下從幾天前無故不說明回退編輯開始的一系列做法。在下駑鈍,不知閣下是和余輩一樣的Wiki使用者呢,還是有什麼特權的神?為什麼閣下可以訂出「在移動條目的同時也請負起修復一堆重定向頁的責任」,否則「『您』『只好』移動回去」這樣的規矩?如此迫不得已,實堪悲天憫人。而且閣下可以根據好惡,以自己「不想收拾」為理由,把正確或者更精確的名稱改為錯誤或者不準確的名稱?不知是將錯就錯,還是虱多不癢?
- 從移動實際影響來說,所有重定向條目,隨移動最多重定向至「英國國教會」,然後可以點擊進入「英格蘭國教會」主條目。如果有使用者發現兩次重定向,修改的話最多幾秒鐘。和使用一個完全錯誤的主條目名稱相比,其功過孰大孰小?而且,閣下指稱是有「一堆」重定向頁需要「修復」,在下不才,請問只知道主條目的使用者如何猜測所有「一堆」中每一個條目的名稱?是不是以後所有Wiki的修改都要在「數不盡」的資料支持和「一堆」其他條目都已完善好的情況下,才能夠進行?否則只怕要被閣下萬般無奈的回退?說實話,第一次在Wiki看到這種「你不把另一個條目改成這樣,我就把你的編輯回退」的威脅。
- 能否勞駕閣下屈就看一看Wikipedia的方針指引:Wikipedia:編輯守則#編輯的樂趣第一,完美並不必要?—Msuker 2007年9月28日 (五) 12:16 (UTC)
- 其實這問題的癥結根本不在於英國與英格蘭的包含範圍之定義,而是維基百科應以「最廣為使用的譯名為主」而非「最正確的譯名為主」的政策,言下之意,或許在學理上稱呼為『英格蘭國教會』比較正確,但由於長年以來的錯誤使用,導致『英國國教會』的使用頻率高出許多的現狀。舉網路搜尋為例,我用google輸入『英格蘭國教會』搜尋結果為79,400筆[2] ,但如果輸入『英國國教會』則結果高達294,000筆[3],後者的使用頻率足足是前者的四倍,除此之外包括台灣的高中歷史教科書中都是使用『英國國教會』這般的稱呼,因此更驗證了在非網路環境的出版品裡面,會見到『英國國教會』的頻率還會更高。我認為要說明譯名的精確性完全可以在內文中做到也完全支持應該要有所說明,但是條目名稱這部份,請遵守維基百科以最廣為使用譯名為主的政策。—泅水大象 訐譙☎ 2007年9月28日 (五) 12:36 (UTC)
- 條目和名稱的準確性可用性本來就是值得也應該討論的。我提出條目的這個問題是在一個多月前,半個月內無人響應,然後作出的修改。結果出來一個什麼也不討論就回退的,追問後給出的理由是根據「數不盡」的歷史書籍證明我混淆什麼名詞的歷史意義,然後有什麼「一堆」重定向頁沒修復,還以回退為威脅。實在是莫名其妙。—Msuker 2007年9月28日 (五) 12:49 (UTC)
- 先說聲對不起,其實當初Msuker兄提出問題時我曾注意到,但因為當時不知在忙啥沒有當場回應,事後就被淹沒在我數以千計的監視條目名單中了,未能及時提出說明。其實我個人在剛參與維基百科時也曾為了為何要選『最廣用譯名』而非『最正確譯名』的道理,傷腦筋了很久,但深思之後才慢慢理解,其實百科全書的條目名稱最大的作用是『方便搜尋』,而不是用條目名稱來說文解義的(那是內文的工作)。聯合王國這個國家在中文中被錯誤地簡稱為『英國』早已是錯了好幾百年改也改不了的現實,因此連帶地會將Church of England也用上『英國』來稱呼是其來有自,或許在學理上的確不夠精確,但是『英國』的名稱誤用這件事本身其實也變成了中文歷史的一環,這其實也是人類歷史之所以有趣的一件事吧!—泅水大象 訐譙☎ 2007年9月28日 (五) 13:05 (UTC)
- TO Msuker:
我只再寫最後一次「我不反對用更精確的詞彙以適應時代的改變,但是至少請把眾多重定向頁一一修復。」如果你不修復重定向頁,我就不支持你的修改。有哪些重定向頁要修正,請點擊左邊的「鏈入頁面」。
你的第一主張:『從中文角度來說,「英國」一詞在任何歷史時期都不代表「英格蘭」』我已隨便找了三條條目就反駁了;而我的主張:『「英國」一詞在中文中有時候是指「英格蘭」是事實』你駁倒了嗎?現在你又主張:『煩勞閣下從「數不盡」的資料庫中提供任何ISBN出版物、政府、新聞類媒體網站的這些詞彙的使用情況』,是不是我只要找到一個你就要承認你錯了?若是,我馬上找給你。否則若仍不能說服你,我何必浪費時間。-- 百楽兎 2007年9月28日 (五) 13:14 (UTC)
- TO Msuker:
- 不反對改名,但結果是回退改名,好厲害的邏輯。「在移動條目的同時也請負起修復一堆重定向頁的責任」是Wiki的規定還是閣下同樣邏輯的結果?能否說服我,有關係嗎?Wiki準則什麼時候看重過說服任何一個特定的用戶了?閣下有可查證的準確資料,緣何不提供出來幫助改進中文Wiki?卻在此指摘編排別的用戶的責任?
- 有相關討論,不發言光回退;知道其它頁面出現問題,「不想收拾」;有「數不盡」的資料,不給出任何一個;標指其他用戶「混淆名詞歷史含義」,但討論中一字不解釋「正確」的歷史含義。閣下居然還在此安插責任給別人,滑天下之大稽。
- 名稱實際問題,我覺得現修改條目可以達到澄清誤解的目的,不表示反對。—Msuker 2007年9月28日 (五) 13:33 (UTC)
- 算了,不想理你了,說不通。-- 百楽兎 2007年9月28日 (五) 13:37 (UTC)
- 可惜可惜,閣下旁徵博引,更加有「數不盡」的歷史書籍的知識內涵,卻不能加以賜教一二,實在是鄙人為學一大憾事。走好。—Msuker 2007年9月28日 (五) 13:43 (UTC)
外部連結已修改
編輯各位維基人:
我剛剛修改了英國國教會中的1個外部連結,請大家仔細檢查我的編輯。如果您有疑問,或者需要讓機器人忽略某個連結甚至整個頁面,請訪問這個簡單的FAQ獲取更多信息。我進行了以下修改:
有關機器人修正錯誤的詳情請參閱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