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mplate:​​NoteTA Template:​​otheruses Template:​​Infobox planet

地球​​太陽系​​八大​​行星​​之一,與​​太陽​​的距離由近至遠位列第三,約為1.5億公里。​​地球質量​​約5.97×1024千克,半徑​​約6,371千米,是太陽系中​​密度​​最高的行星。地球有​​自轉​​​​公轉​​兩種運動形式,​​地球自轉​​一圈為一日​​​​地球公轉​​一圈稱為一​​年​​。自轉軌道面​​稱為​​赤道面​​,公轉軌道面稱為​​黃道面​​,兩者之間的夾角稱為​​黃赤交角​​。地球自轉產生了​​晝夜​​更替,公轉產生了​​四季​​變化。​​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衛星​​,能產生​​月相​​變化,引發地球​​潮汐​​現象[1]

地球表面71%的面積為​​水​​所覆蓋,被稱為​​海洋​​[2][3],餘下的29%為​​陸地​​,被海洋分隔為數個​​大洲​​和眾多​​島嶼​​,陸地表面分布有眾多的​​河流​​​​湖泊​​等水源,它們與海洋、地下水等水體共同組成了​​水圈​​[4]​​極地​​存在有大量​​冰​​,包括​​南極​​​​冰蓋​​以及​​北極​​的大範圍漂浮​​海冰​​。地球的​​岩石圈​​分為數個堅硬的地質​​板塊​​,在漫長的​​地質年代​​中漂移於地表。據科學家推測,地球的內部非常活躍,在岩石圈之下由外向內依次為通過對流驅動板塊漂移的​​地函​​​​熔融​​態金屬組成的​​外地核​​以及固態​​金屬​​組成的​​內地核​​。其中,外地核被普遍視為​​地磁場​​的成因[5]。地球最外部圍繞著一層混合​​氣體​​,稱為大氣層​​,主要成分是氮、氧、氬、二氧化碳和不到0.04%比例的微量氣體。

地球誕生於約45.4億年前​​[6][7][8][9],42億年前開始形成海洋[10]。並在35億年前的海洋中出現生命[11][12][13][14][15],之後逐步涉足地表和大氣​​,並分化為​​好氧生物​​​​厭氧生物​​。早期生命跡象產生的具體證據包括​​格陵蘭島​​西南部Template:​​le中擁有約37億年的歷史的Template:​​tsl​​石墨​​,以及​​澳大利亞大陸​​西部岩石中約41億年前的Template:​​le[16][17]。此後除去數次​​生物集群滅絕​​事件,生物種類不斷增多​​[18]。根據學界測定,地球曾存在過的50億種物種中[19],已經​​絕滅​​者占約99%[20][21],據統計,現今存活的物種大約有1,200至1,400萬個[22][23],其中有記錄證實存活的物種120萬個,而餘下的86%尚未被正式發現[24]。2016年5月,有科學家認為現今地球上大概共出現過1兆種物種,其中人類正式發現者僅占十萬分之一[25]。2016年7月,科學家稱現存的​​生物​​​​共祖​​中共存在有355種​​基因​​[26]。地球上擁有73億​​人口​​[27],分成了約200個的國家和地區​​,藉由​​外交​​​​旅遊​​​​貿易​​​​傳媒​​​​戰爭​​相互聯繫[28]。地球是​​人類​​和數百萬種​​生物​​的共同家園,也是目前已知​​宇宙​​中唯一存在​​生命​​​​天體​​[29]

命名和辭源

編輯

地球的英文名「Earth」源自​​中古英語​​Template:​​refn,其歷史可追溯到​​古英語​​(時常作「eorðe」)[30],在​​日耳曼語族​​諸語中都有同源詞,其​​原始日耳曼語​​詞根構擬為「*erþō」。​​拉丁文​​稱之為「Terra」,此為​​古羅馬神話​​大地女神​​之名[31]​​希臘文​​中則稱之為「Template:​​lang」(Template:​​transl),這個名稱是​​希臘神話​​中大地女神​​蓋亞​​的名字[32]

中文「地球」一詞最早出現於​​明朝​​​​西學東漸​​時期,最早引入該詞的是義大利傳教士​​利瑪竇​​(Matteo Ricci,1552-1610),他於《​​坤輿萬國全圖​​》中使用了該詞[33][34]​​清朝​​後期,西方近代​​科學​​引入中國,​​地圓說​​逐漸為中國人所接受,「地球」一詞(亦作「地毬」)被廣泛使用[35][36][37]​​申報​​在創刊首月即登載《地球說》一文。[38]

歷史

編輯

Template:​​Main

地球形成

編輯

Template:​​main thumb|left|早期太陽系的原行星盤藝術想像圖​​

根據​​放射性定年法​​的測量結果,​​太陽系​​大約在45.6±0.08億年前形成[39],而原生地球大約形成於45.4±0.04億年前[9]。從理論上講,太陽的形成​​始於46億年前一片巨大​​氫​​​​分子雲​​​​引力坍縮​​,坍縮的質量大多集中在中心,形成了​​太陽​​;其餘部分一邊旋轉一邊攤平,形成了一個​​原行星盤​​,繼而形成了​​行星​​​​衛星​​​​流星體​​和其他​​太陽系小天體​​​​星雲假說​​主張,地球這樣的​​微行星​​起源於​​吸積​​坍縮後剩下的由氣體、冰粒、塵埃形成的直徑為一至十​​公里​​的塊狀物。根據該理論,組成原生地球的​​物質​​的直徑大約為10–Template:​​val,這些物質經過1000至2000萬年的生長,最終形成原生地球[40]​​月球​​形成於大約45.3億年前[41]​​月球的起源​​仍有待研究,尚無定論。而現今最受推崇的地月系統形成理論是​​大碰撞說​​。該理論認為有一顆​​火星​​大小、質量約為地球的1/10的天體​​忒伊亞​​與原生地球發生碰撞,爆裂出的物質進入環繞地球的​​軌道​​,後經由吸積形成了月球[42][43]。碰撞中,忒伊亞的鐵核沉入了原生地球的​​地核​​[44]。同時,兩者的​​地函​​互相混合,逐漸合併形成新地球[43]。在41至38億年前的​​後期重轟炸期​​,無數小行星與地月系發生了撞擊[45]

​​太古宙​​起地球表面開始凝固[46]​​火山​​爆發所釋放的氣體​​形成了次生大氣​​。最初的大氣可能由​​水汽​​​​二氧化碳​​​​氮​​組成,水汽的蒸發加速了地表的冷卻,待到充分冷卻後,暴雨連續下了成千上萬年,雨水灌滿了​​盆地​​,形成了​​海洋​​。暴雨在減少空氣中水汽含量的同時,也洗去了大氣中的很多二氧化碳[47]。此外,​​小行星​​​​原行星​​​​彗星​​上的​​水​​​​冰​​也對是Template:​​tsl之一[48]Template:​​tsl指出,雖然早期太陽光照強度​​大約只有現在的7/10,但大氣中的溫室氣體足以使海洋里的液態水免於結冰[49]。約35億年前,​​地球磁場​​出現,有助於阻止大氣被​​太陽風​​剝離[50]。其外層冷卻​​凝固​​,並在大氣層水汽的作用下形成地殼。陸地的形成有兩種模型解釋[51],一種認為陸地持續增長至今[52],另一種更可能的模型認為地球歷史早期[53]陸地即迅速生成[54],然後保持到現在[55][56][57]。內部的熱量不斷散失,驅動板塊構造運動​​形成大陸,經過數億年​​​​超大陸​​經歷三次分分合合。大約7.5億年前,最早的超大陸之一——​​羅迪尼亞大陸​​開始分裂,又在6至4.5億年前合併成​​潘諾西亞大陸​​,然後合併成​​盤古大陸​​,最後於約1.8億年前分裂[58]。目前地球處於258萬年前開始的​​更新世​​大冰期​​中,高緯度地區經歷了數輪冰封與解凍,每40到10,000年循環一次。最後一次大陸冰封在約10,000年前[59][60]

生命演化

編輯

Template:​​Life timeline​​ Template:​​Main [[​​File:生命系統發生樹.svg|thumb|left|對rRNA​​進行分析所推測出的地球生命​​演化樹​​​​]] 地球提供了目前已知唯一能夠維持生命進化的環境[61]。人們認為約40億年前的高能​​化學反應​​產生了能夠自我複製的分子,又過了5億年則出現了所有生命的共同祖先​​,而後分化出​​細菌​​​​古菌​​[62]。早期生命形態發展出​​光合作用​​的能力,可直接利用太陽能,並向大氣中釋放​​氧氣​​[47]。大氣中積累的氧氣受到太陽發出的​​紫外線​​作用,在上層大氣形成​​臭氧​​(O3),進而出現了​​臭氧層​​[63]。早期的生命以​​原核生物​​的形態存在。根據​​共生體學說​​,在生命演化過程中,部分小細胞被吞進大細胞,並內共生於大細胞之中,成為大細胞的​​細胞器​​,從而形成結構相對複雜的​​真核細胞​​[64]。此後,細胞群落​​內部各部分的細胞逐漸分化出不同的功能,形成了真正的​​多細胞生物​​。由於臭氧層吸收了太陽發出的有害紫外線,陸地變得適合生命生存,生命開始在陸地上繁衍[65]。目前已知​​生命​​留下的最早​​化石​​證據有​​西澳大利亞州​​​​砂岩​​里34.8億年前的Template:​​tsl化石[11][12][13][14][15]Template:​​tslTemplate:​​tsl里37億年前的Template:​​tsl​​石墨​​[66],以及西澳大利亞州岩石里41億年前的Template:​​tsl殘骸[16][17]

1960年代起,Template:​​who猜測7.5億年到5.8億年前的​​新元古代​​​​成冰紀​​大冰期​​時,強烈的冰川活動使地球表面大部分處於冰封之下,是為「​​雪球地球​​」假說。5.42億年前發生了​​埃迪卡拉紀末期滅絕事件​​,緊接著就出現了​​寒武紀生命大爆發​​,地球上的多細胞生物種類猛增(如:​​節肢動物​​​​三葉蟲​​​​奇蝦​​等)[67]。在5億年前的​​奧陶紀​​出現了​​脊椎動物​​​​甲冑魚​​。寒武紀大爆發之後,地球又經歷了5次​​生物集群滅絕​​事件[68]。其中,發生在2.51億年前的​​二疊紀-三疊紀滅絕事件​​是已知地質歷史上最大規模的物種滅絕事件;而距今最近的滅絕事件是發生於6600萬年前的​​白堊紀-第三紀滅絕事件​​Template:​​tsl使不會飛行的​​恐龍​​和其他大型​​爬行動物​​滅絕,但一些小型動物逃過一劫,例如那時還像鼩鼱​​一樣的​​哺乳動物​​。在過去的6600萬年中,哺乳動物持續分化。數百萬年前非洲的類​​猿​​動物(如​​圖根原人​​)學會了直立[69]。由此它們得以更好地使用工具、互相交流,從而獲得更多營養與刺激,大腦也越來越發達,最後演化成人類​​。人類藉助農業​​​​文明​​的發展享受到了地球上任何其他物種都未曾達到的生活質量,也反過來影響了地球和自然環境[70]

對於未來的預測

編輯

Template:​​Main article [[​​File:Red_Giant_Earth_warm.jpg|left|縮略圖|50億年後,太陽進入​​紅巨星​​階段後,地球被燒成焦土的假想圖。​​]] 在15至45億年後,地球的轉軸傾角可能出現最多90度的變化。據推測,從現在起算,地球表面的複雜生命發展還算年輕,活動能夠繼續達到極盛,維持約5到10億年,不過如果大氣中氮氣完全消失,這個時間將會延長到23億年[71][72][73]。地球在遙遠未來的命運與太陽的演化緊密相連,隨著太陽核心的​​氫​​持續​​核融合​​生成​​氦​​​​太陽光度​​將持續會緩慢增加,在11億年後增加10%,35億年後則增加40%之多[74],太陽釋放熱量的速度也將持續增長。根據氣候模型,地球表面最終將會受到太陽輻射​​上升會產生嚴重後果,最初只是熱帶地區改到極冠,長久下去,海洋將會被​​汽化​​並消失[75]

地球表面溫度上升會加快無機​​​​碳循環​​,降低大氣二氧化碳含量。大約5至9億年後,大氣中二氧化碳含量逐漸會低到10​​ppm​​,若沒有進化出新的方法,連​​C4類植物​​都無法生存[71]。植被的缺失會使地球大氣含氧量下降,地球上的動物就會在數百萬年內滅絕[76]。此後預計再過十幾億年,地表水就會消失殆盡,地球平均溫度也將上升到Template:​​convert[76]。即使太陽永遠保持穩定,因為​​大洋中脊​​冒出的蒸氣減少,約10億年後,27%的海水會進入地函[77],海水的減少使得溫度變化劇烈而不利複雜生命。

50億年後,太陽演化​​成為​​紅巨星​​,地球表面此時已經不能形成複雜的分子了。模型預測太陽將膨脹至約目前半徑的250倍,也就是大約Template:​​convert[74][78],地球的命運目前仍尚不明確。成為紅巨星時,太陽會失去30%的質量。因此若不考慮潮汐的影響,當太陽體積最大時,地球會移動到約距太陽Template:​​convert遠處,擺脫了落入膨脹太陽的外層大氣內的命運;然而即使真是如此,太陽亮度峰值將是目前的5,000倍,地球上剩餘的生物也難逃被陽光摧毀的命運[74]。2008年進行的一個模擬顯示,地球的軌道會因為潮汐效應​​的拖曳而衰減,使其落入已成為紅巨星的太陽大氣層而蒸發掉[78]

物理特性

編輯

形態

編輯

[[​​File:Earth2014shape SouthAmerica small-zh.jpg|thumb|地球的形狀。圖示為地球表面地勢和地球幾何中心的距離。​​南美洲​​​​安第斯山脈​​的隆起清晰可見。數據來自2014年全球地勢模型[79]。​​]] 地球大致呈​​橢球​​形。地球​​自轉​​的效應使得沿貫穿兩極​​​​地軸​​方向稍扁,​​赤道​​附近略有Template:​​tsl[80]。地球赤道半徑比極半徑大了Template:​​convert[81]因此,地球表面離地球​​質心​​最遠之處並非海拔最高的​​珠穆朗瑪峰​​,而是位於赤道上的​​厄瓜多​​​​欽博拉索山​​的山峰[82][83][84][85]。地球的​​參考橢球體​​平均半徑約為Template:​​convert,約等於(40,000 km)/[[​​圓周率|Template:​​pi​​​​]],這個整數並非巧合,而是因為長度單位米​​的最初定義是經過法國巴黎的經線上赤道與​​北極點​​距離的一千萬分之一[86]

由於局部​​地勢​​有所起伏,地球與理想橢球體略有偏離,不過從行星尺度看,這些起伏和地球半徑相比很小,最大偏離也只有0.17%,位於​​海平面​​以下Template:​​convert​​馬里亞納海溝​​與海拔Template:​​convert的珠穆朗瑪峰只產生0.14%的偏離。若把地球縮到撞球大小,地球上像大型山脈和海溝那樣的地方摸上去就像微小瑕疵一樣,而其他大部分地區,包括​​北美大平原​​​​深海平原​​摸上去則更加光滑[87]

化學組成

編輯

Template:​​See also 地球的總質量​​約為Template:​​val,即是5,970堯克​​(Yg)。構成地球的主要​​化學元素​​有鐵(32.1%)、​​氧​​(30.1%)、​​矽​​ (15.1%)、​​鎂​​(13.9%)、​​硫​​(2.9%)、​​鎳​​(1.8%)、​​鈣​​(1.5%)、​​鋁​​(1.4%);剩下的1.2%是其他微量元素,例如​​鎢​​​​金​​​​汞​​​​氟​​​​硼​​​​氙​​等。由於​​質量層化​​(質量較高者向中心集中)的緣故,據估算,構成地核的主要化學元素是​​鐵​​(88.8%),其他構成地核的元素包括鎳(5.8%)和硫(4.5%),以及質量合共少於1%的微量元素。構成地函的主要礦物質則包括​​輝石​​​​化學式​​為(Mg​​,Fe​​,Ca​​,Na​​)(Mg​​,Fe​​,Al​​)(Si​​,Al​​)2O​​6)、​​橄欖石​​(化學式為(Mg,Fe)2SiO4)等[88]

至於地殼的化學構成,氧是地殼內豐度最高的元素,佔了46%[89]。地殼中的含氧化合物包括水、​​二氧化矽​​​​硫酸鈣​​​​碳酸鈣​​​​氧化鋁​​等,而地殼內含量最高的10種化合物、絕大部分構成地殼常見​​岩石​​的化合物均是含氧化合物[90][91]。有些岩石則是​​氟化物​​​​硫化物​​​​氯化物​​,但氟、硫和​​氯​​在任何地方​​岩層​​中的總含量通常遠少於1%。占地殼淺表90%以上體積的​​火成岩​​主要由​​二氧化矽​​​​矽酸鹽​​構成。地球化學家​​Template:​​link-en基於1,672個對各種岩石的分析進行計算,推論出99.22%的岩石是以下表列出的氧化物構成,亦有其他含量較少的成分[91]

地殼的化學構成[92]
​​化合物​​ 二氧化矽 氧化鋁 ​​氧化鈣​​ ​​氧化鎂​​ ​​氧化亞鐵​​ ​​氧化鈉​​ ​​氧化鉀​​ ​​氧化鐵​​ 二氧化碳 ​​二氧化鈦​​ ​​五氧化二磷​​ 總計
含量 陸地 60.2% 15.2% 5.5% 3.1% 3.8% 3.0% 2.8% 2.5% 1.4% 1.2% 0.7% 0.2% 99.6%
海洋 48.6% 16.5% 12.3% 6.8% 6.2% 2.6% 0.4% 2.3% 1.1% 1.4% 1.4% 0.3% 99.9%

內部構造

編輯

Template:​​Main article 地球內部如同其他類地行星一樣,可根據​​化學​​性質或物理(​​流變學​​)性質分為若干層。然而,地球的內、外核具有明顯的區別,這是其他類地行星所沒有的特徵。地球外層是由​​矽酸鹽礦物​​組成的​​地殼​​,下面又有一層黏稠​​固體組成的地函。地函和地殼之間的分界是​​莫氏不連續面​​。地殼的厚度隨位置的不同而不同,從海底的6公里到陸地的30至50公里不等。地殼以及地函較冷、較堅硬的上層合稱為​​岩石圈​​,板塊也是在這個區域形成的。岩石圈以下是黏度較低的​​軟流圈​​,岩石圈就在軟流圈上方滑動。地函晶體結構的重大變化出現在地表以下410至660公里之間的位置,是分隔上地函及下地函的Template:​​le。在地函以下,是分隔地函和地核的​​核幔邊界​​(古氏不連續面),再往下是黏度非常低的液體​​外地核​​,最裡面是固體的​​內地核​​[93]。內地核旋轉的​​角速度​​可能較地球其他部份要快一些,每年約領先0.1–0.5°[94]。內地核半徑1,220公里[95],約為地球半徑的1/5[96]

地球的內部構造[97]
frameless|center​​從地核到地表的地球結構示意圖

(未按照比例繪製)

深度[98]
(公里)
組件層 密度
(公克/立方公分)
0–60 ​​岩石圈​​[n 1]
0–35 ​​地殼​​[n 2] 2.2–2.9
35–60 地函頂層 3.4–4.4
  35–2,890 地函 3.4–5.6
100–700 ​​軟流層​​
2,890–5,100 ​​外核​​ 9.9–12.2
5,100–6,378 內核​​ 12.8–13.1

地球內熱

編輯

Template:​​main

現今主要產生地熱的同位素[99]
​​同位素​​ 產生熱能
(瓦/每公斤同位素)
​​半衰期​​
(年)
在地函中的比例
(每公斤同位素/每公斤地函)
產生熱能
(瓦/每公斤地函)
238U Template:​​nowrap Template:​​nowrap Template:​​nowrap Template:​​nowrap
235U Template:​​nowrap Template:​​nowrap Template:​​nowrap Template:​​nowrap
232Th Template:​​nowrap Template:​​nowrap Template:​​nowrap Template:​​nowrap
40K Template:​​nowrap Template:​​nowrap Template:​​nowrap Template:​​nowrap

地球內部產生的熱量​​中,吸積殘餘熱約佔20%,​​放射性衰變​​熱則佔80%[100]。地球內的產熱​​同位素​​主要有​​鉀-40​​​​鈾-238​​​​鈾-235​​​​釷-232​​[101]。地心的溫度最高可達Template:​​convert[102],壓強可達Template:​​val[103]。因為許多地熱是由放射性衰變而來,科學家推測在地球歷史早期、在半衰期短的同位素尚未用盡之前,地球的內熱可能產生得比現在更多,在30億年前可能是現在的二倍[100]。因此當時延著地球半徑的溫度梯度會更大,Template:​​le及板塊構造的速率也更快,可能生成一些像​​科馬提岩​​之類,以現在地質條件難以生成的岩石[104]

地球表面平均散熱功率密度為Template:​​nowrap,整個地球內部散熱總功率為Template:​​nowrap[105]。地核的部分熱量通過高溫熔岩向上涌升傳到地殼,這種熱對流叫做​​地函熱柱​​。因此地函會出現熱點​​Template:​​le[106]。地球的熱能還會在​​板塊構造​​中通過地函逐步上昇到​​中洋脊​​而流失。另一種熱能流失的主要方式是藉由岩石圈的熱傳導,主要發生在海底,因為海底的地殼比陸地的要薄[107]Template:​​clear right​​

板塊構造

編輯
Template:​​tsl[108]
frameless|alt=Shows the extent and boundaries of tectonic plates, with superimposed outlines of the continents they support​​
板塊名稱 板塊面積
106 km2
Template:​​legend 103.3
Template:​​legend 78.0
Template:​​legend 75.9
Template:​​legend 67.8
Template:​​legend 60.9
Template:​​legend 47.2
Template:​​legend 43.6

Template:​​Main article 位於地球外層的剛性岩石圈分成若干板塊。這些板塊是剛性的,板塊之間的相對運動發生在以下三種邊緣:其一是​​聚合板塊邊緣​​,在此二個板塊互相靠近;其二是​​分離板塊邊緣​​,在此二個板塊互相分離;其三是轉形板塊邊緣​​,在此二個板塊互相橫向錯動。在這些板塊邊緣上,會出現​​地震​​​​火山活動​​​​造山運動​​以及形成​​海溝​​[109]。這些板塊漂浮在軟流圈Template:​​refn之上[110]

隨著板塊飄移,海洋板塊俯衝​​到聚合板塊邊緣的前緣下方。同時,地函物質於分離板塊邊緣上升至地殼,產生了​​中洋脊​​。這些過程使得​​海洋地殼​​一邊從地函中不斷產生,一邊不斷地回收到地函中,因此海洋地殼的年齡大多低於1億歲。現今最古老的海洋地殼位於西太平洋地區,其年齡估計約為2億歲[111][112]。相較之下,最古老的​​大陸地殼​​年齡約為40.3億歲[113]

目前地球的主要板塊為​​太平洋板塊​​​​北美洲板塊​​​​歐亞大陸板塊​​​​非洲板塊​​​​南極洲板塊​​​​印度-澳洲板塊​​以及​​南美洲板塊​​。另外還有​​阿拉伯板塊​​​​加勒比板塊​​、位於南美洲西海岸外的​​納斯卡板塊​​以及位於南大西洋的​​斯科舍板塊​​等板塊比較有名。印度-澳洲板塊是澳洲板塊與印度板塊在5,000萬至5,500萬年前融合形成的。在這些板塊中,大洋板塊位移速率快,大陸板塊移動速率慢:屬於大洋板塊的​​科科斯板塊​​位移速率為每年75毫米[114],太平洋板塊則以每年52至69毫米的速率位移;而屬於大陸板塊的歐亞大陸板塊,平均以約每年21毫米的速率行進[115]

地表

編輯

Template:​​Main article [[​​File:AYool topography 15min.png|thumb|left|現今地球表面的地形,數據來自Template:​​tsl​​]]

地球​​表面積​​總計約5.1億平方千米[116],約70.8%[116]的表面積由水覆蓋,大部分地殼表面(3.6113億平方公里)在海平面以下[116][117]。海底的地殼表面具有多山的特徵,包括一個全球性的中洋脊系統,以及​​海底火山​​[81] 海溝、Template:​​link-en​​海底高原​​和深海平原。其餘的29.2%(1億4894萬平方公里,或5751萬平方英里)為不被水覆蓋的地方,包括​​山地​​、盆地、​​平原​​​​高原​​等地形。

[118]地球的地表受到構造和侵蝕作用,經歷了長時間的重塑。板塊構造運動會改變地貌,大風、降水、熱循環和化學作用對地表的侵蝕也會改變地貌。冰川作用、海岸侵蝕、珊瑚礁的形成,以及大型隕石的撞擊都會對地貌的重塑產生影響[119]

地球表面的岩石按照成因大致可分為三類:火成岩、​​沉積岩​​​​變質岩​​。火成岩是由上升至地表的岩漿或熔岩冷卻凝固而形成的一種岩石,又稱岩漿岩,是構成地殼主要岩石。火成岩按照成因又可分大致分為兩類:一是岩漿侵入地表形成的Template:​​link-en,按照形成位置的不同可分為深成岩和淺成岩,常見的​​花崗岩​​就是一種侵入岩。二是岩漿噴出地表形成的​​噴出岩​​,又名火山岩,例如​​安山岩​​​​玄武岩​​[120]大陸地殼主要由密度較低的花崗岩,安山岩構成,海洋地殼主要由緻密的玄武岩構成。[121]沉積岩是由堆積、埋藏並緊密結合在一起的沉積物形成的。近75%的大陸表面被沉積岩覆蓋,雖然他們只形成了約5%的地殼,[122]變質岩是從原有的岩石通過高壓高溫的環境變質而形成的一種岩石,如​​大理石​​[123]

地球表面最豐富的矽酸鹽礦物有​​石英​​​​長石​​​​角閃石​​​​雲母​​​​輝石​​​​橄欖石​​等。[124]常見的碳酸鹽礦物有​​方解石​​(發現於​​石灰石​​​​白雲石​​)等。[123]

土壤圈是地球陸地表面的最外層,由土壤所組成,並為土壤形成過程所影響。耕地占地表總面積的10.9%,其中1.3%是永久耕地。[125][126]接近40%的地表用於農田和牧場,包括1.3×107平方公里的農田和3.4×107平方公里的牧場。[127]

地表最低處位於西亞的​​死海​​,海拔約為-420米,海拔最高點位於中國和尼泊爾邊境的​​喜馬拉雅山脈​​的珠穆朗瑪蜂,海拔超過8848米。海平面以上的平均海拔為840米[128]

傳統上,地球表面被分為七大洲、四大洋和不同的海域[129][130]。也會以極點為中心將地球分為​​南半球​​​​北半球​​兩個半球[131][132],以經度分為​​東半球​​​​西半球​​[133][133],或大致按照海陸分布分為​​水半球​​​​陸半球​​

水圈

編輯

Template:​​Main article thumb|地表海拔柱狀圖​​ 在太陽系中,表面為大面積的水域所覆蓋是地球有別於其他行星的顯著特徵之一,地球的別稱「藍色星球」便是由此而來的。地球上的水圈主要由海洋組成,而陸海、湖泊、河川以及可低至2,000公尺深的地下水也占了一定的比例。位於太平洋馬里亞納海溝的​​挑戰者深淵​​深達10,911.4公尺,是海洋最深處[n 3][134]

地球上海洋的總質量約為1.35Template:​​e​​公噸​​,相當於地球總質量的1/4400。海洋覆蓋面積為Template:​​val平方公里,平均深度為Template:​​val公尺,總體積約為Template:​​val立方公里[135]。如果地球上的所有地表海拔高度相同,而且是個平滑的球面,則地球上的海洋平均深度會是2.7~2.8公里[136][137]

地球上的水約有97.5%為海水,2.5%為淡水。而68.7%的淡水以​​冰帽​​​​冰川​​等形式存在[138]

地球上海洋的平均​​鹽度​​約為3.5%,即每公斤的海水約有35公克的鹽[139]。大部分鹽在火山的作用和冷卻的火成岩中產生[140]。海洋也是溶解大氣氣體的的貯存器,這對於許多水生生命體的生存是不可或缺的[141]。海洋是一個大型儲熱庫,其海水對全球氣候造成了顯著的影響[142]。海洋溫度分布的變化可能會對天氣變化造成很大的影響,例如聖嬰-南方振盪現象​​[143]。受到地球​​行星風系​​等因素的影響,地球上的海洋有相對穩定的​​洋流​​,洋流主要分為「暖流」和「寒流」,暖流主要對流經的附近地區的氣候起到「增溫增濕」的效果,寒流的反之[144][145]

大氣圈

編輯

Template:​​Main article [[​​File:ISS-40 Typhoon Halong.jpg|thumb|於​​近地軌道​​拍攝的​​颱風​​​​]] 地球表面的平均​​氣壓​​為101.325千帕​​​​大氣標高​​約8.5公里[29]。地球的大氣層為由78%的氮氣、21%的氧氣、混合微量的​​水蒸氣​​、二氧化碳以及其他的氣態分子所構成。​​對流層​​的高度隨著緯度的變化而異,位於赤道附近的對流層高度則高達17公里,而位於兩極附近的對流層高度僅8公里,對流層的高度也會隨著天氣及季節因素而變化[146]

地球的​​生物圈​​​​地球大氣層​​影響顯著。在27億年前光合作用開始產生氧氣,最終形成​​現在主要由氮、氧組成的大氣[63]。這一變化使​​好氧生物​​能夠繁殖,隨後Template:​​tsl,形成臭氧層。臭氧層阻擋了Template:​​tsl中的紫外線,地球上的生命才得以存續[147]。對生命而言,大氣層的重要作用還包括運送水汽,提供生命所需的氣體,讓​​流星體​​在落到地面之前燒毀,以及調節溫度等[148]。大氣中某些微量氣體分子能夠吸收從地表散發的長波輻射,從而升高地球平均溫度,是為​​溫室效應​​。大氣中的​​溫室氣體​​主要有水蒸氣、二氧化碳、​​甲烷​​和臭氧。如果地球沒有溫室效應,則地表平均溫度將只有−18°C(現在是+15°C),生命就很可能不存在[149]

天氣和氣候

編輯

Template:​​Main article [[​​File:MODIS Map.jpg|thumb|​​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中解析度成像光譜儀​​拍攝的​​衛星雲圖​​​​]] 地球的大氣層並無明確邊界。離地表越遠,空氣越稀薄,最後消失在外太空。大氣層四分之三的質量集中在離地表11公里的對流層。來自太陽的能量將地表和上面對流層中的氣體加熱,空氣受熱膨脹,因密度減小而上升,周圍較冷、密度較高的氣體填補過來,形成了​​大氣環流​​。這使得熱量重新分布,並產生各種天氣現象和氣候條件[150]

主要的大氣環流帶有緯度30°以下赤道地區的​​信風​​和緯度30°到60°之間的中緯度​​西風帶​​[151]。決定氣候的重要因素還有​​洋流​​,尤其是將熱量從赤道海域帶往極地地區的​​溫鹽環流​​[152]

地表蒸發的水蒸氣也通過大氣環流來運送。如果大氣環境適合,溫暖濕潤的空氣上升,然後其中的水汽凝結,形成​​降水​​落回地面[150]。降水中的大部分通過河流系統流向低海拔地區,通常會回到海洋中或者聚集在湖泊里。這種​​水循環​​是地球能維持生命的重要原因,也是地表構造在漫長地質時期受到侵蝕的主要因素。各地降水量大相逕庭,從一年數千毫米到不到一毫米都有。一個地區的平均降水量由大氣環流、地貌特徵和氣溫差異共同決定[153]

地球表面獲得的太陽能量隨緯度增高而遞減。高緯度地區太陽照射地面的角度較小,陽光必須通過的大氣層較厚,因此年平均氣溫較低。緯度每增高1度,海平面處的年平均氣溫就降低大約Template:​​convert[154]。地球表面可分為氣候大致相似的若干緯度帶,從赤道到兩極依次是​​熱帶​​​​亞熱帶​​​​溫帶​​​​極地​​氣候[155]。根據各地氣溫和降水量的異同可以劃定不同的​​氣候類型​​。常用的​​柯本氣候分類法​​將全球氣候分為五大類:A類​​熱帶氣候​​,B類乾旱氣候​​,C類溫帶氣候​​,D類冷溫帶氣候​​,E類​​極地氣候​​​​高山氣候​​,每個大類被進一步分為若干小類[151]

緯度並非決定氣候的唯一因素。由於水的比熱比岩土的比熱大,海洋性氣候往往比大陸性氣候更為溫和。事實上,南半球處於夏季時地球離太陽更近,導致南半球全年接受到的輻射總量比北半球多。若不是南半球的水域面積比北半球更大,多出的水域吸收了多餘的輻射,南半球的平均氣溫將比北半球高2.3 °C。大氣環流和洋流的影響同樣重要。在高緯度地區,受到​​暖流​​和西風的作用,大陸西岸的氣候往往比同緯度內陸及大陸東岸的氣候更為溫和。​​北歐​​北部處於北極圈內,氣候卻比較適宜。緯度較低的加拿大北部及俄羅斯遠東地區反而呈現寒冷的極地氣候。在南美洲低緯度地區的西岸,受到​​秘魯寒流​​的影響,夏季沒有酷暑[156][156][157]。此外,氣候還與高度有關,海拔越高,氣候越寒冷[158]

1913年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死亡谷國家公園​​內的Template:​​le所測得的Template:​​convert為地球目前所測得的最高氣溫[159];而1983年於南極洲​​沃斯托克站​​所測得的Template:​​convert為地球目前所測得的最低氣溫[160],但遙感衛星曾在​​東部南極洲​​測到低至Template:​​convert的溫度[161]。這些氣溫僅僅是自20世紀以來使用現代儀器測量到的,可能尚未完整體現地球氣溫的範圍。

高層大氣

編輯

[[​​File:Full moon partially obscured by atmosphere.jpg|thumb|被地球大氣層局部籠罩的​​月球​​,由​​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拍攝。​​]] 在對流層的上方,相對高層的大氣層通常分為​​平流層​​​​中間層​​​​熱層​​​​散逸層​​[148],每一層溫度隨高度的變化規律都不同。平流層上部是臭氧層,能部分吸收太陽射向地表的紫外線,這對地球上的生命很重要[162]。這也使得平流層中溫度隨高度的增加而增加。中間層中溫度則隨高度增加而下降。在熱層中,由於氣體原子對太陽輻射中短波成分有強烈吸收,溫度隨高度的增加急劇上升。在熱層上部由於空氣稀薄,溫度較高,氣體分子會發生電離,形成​​電漿體​​,構成​​電離層​​。散逸層向外延伸,愈發稀薄,直到​​磁層​​,那裡是​​地磁場​​和太陽風相互作用的地方[163]。距地表Template:​​val的高空是​​卡門線​​,實踐中認為它是大氣層和​​外太空​​的分界[164]

由於​​熱運動​​,大氣層外緣的部分​​分子速度可以大到能夠擺脫地球引力。這會使大氣氣體緩慢但持續地Template:​​tsl。因為游離的氫​​分子量​​小,它更容易達到​​宇宙速度​​,散逸到外太空的速率也更快[165]。其中在氫氣散失方面,是地球大氣以及表面從早期的​​還原性​​變為現在的​​氧化性​​的原因之一。雖然光合作用也提供了一部分氧氣,但是人們認為氫氣之類的還原劑消失是大氣中能夠廣泛積累氧氣的必要前提[166],因此也影響了地球上出現的生命形式[167]。雖然大氣中的氧氣和氫氣可轉化為水,但其損失大部分皆來自甲烷在高層大氣的破壞[168]

磁場

編輯

Template:​​Main article Template:​​Image 地球內部及周圍空間中存在著​​靜磁場​​。根據靜磁場的​​多極展開​​,如果把地球近似看作一個​​磁偶極子​​,它的​​磁矩​​大小為Template:​​nowrap,地磁軸方向與地軸近似重合但有少許偏離,兩者的夾角被稱為​​地磁偏角​​。在垂直平分地磁軸的平面和地球表面相交形成的「地磁赤道」圈上,磁感應強度約為Template:​​nowrap,在地磁軸與地球表面相交形成的Template:​​Link-en處,磁感應強度約為地磁赤道處的兩倍​​。根據發電機假說​​,地磁主要來自於地核中鐵、鎳構成的導電流體的運動。在地核的外核中,熾熱的導電流體在從中心向外​​對流​​的過程中受到地轉偏向力的作用形成渦流,產生磁場。而渦流產生的磁場又會對流體的流動產生反作用,使流體的運動乃至其產生的磁場近似保持穩定。[169]但由於對流運動本身是不穩定的​​,地磁軸的方向會緩慢、無規律地發生變化,導致​​地磁逆轉​​。地磁逆轉的周期不固定,每一百萬年可能會發生數次逆轉,最近的一次則發生在78萬年前,被稱為​​布容尼斯-松山反轉​​[170][171]

地磁在太空的影響範圍稱為磁層。​​太陽風​​的離子與電子被磁層偏轉,因此無法直接襲擊地球。太陽風的壓強會把磁層靠近太陽的區域壓縮至10個地球半徑,而遠離太陽的區域會延伸成長尾狀[172]。太陽風以​​超音速​​吹入磁層向陽面,形成​​弓形震波​​,太陽風速度因此減慢,一部分動能轉換為熱能,使得附近區域溫度升高[173]。在​​電離層​​上方,磁層中的低能量​​帶電粒子​​形成​​電漿層​​,其運動受地磁場主導。由於地球的​​自轉​​會影響​​電漿​​的運動,因此電漿層會與地球共轉[174][175]。磁層中能量居中的粒子繞地軸旋轉流動,形成​​環狀電流​​。帶電粒子除了沿著磁場線作螺旋運動外,還會在地磁場的​​梯度​​​​曲率​​作用下產生定向漂移,電子向東漂移,正離子向西漂移,因此形成環狀電流[176]Template:​​rp​​范艾倫輻射帶​​是兩層狀似​​甜甜圈​​的輻射區域,內層主要是由高能量質子與電子所形成,而外層還含有氦等較重的離子。這些高能量粒子都被磁場俘獲於並且以螺旋形式沿著磁場線移動[172][177]。當發生​​磁暴​​時,帶電粒子會從外磁層沿著磁場線方向偏轉進入電離層,並在這裡與大氣層原子發生碰撞,將它們激發與離子化,這時就產生了​​極光​​[178]

地球的運動

編輯

自轉

編輯

Template:​​Main article

[[​​File:EpicEarth-Globespin(2016May29).gif|thumb|right|Template:​​link-en在2016年5月29日拍攝的地球自轉影像。​​]]

地球相對於太陽的平均自轉週期稱為一個​​平太陽日​​,定義為平太陽時​​Template:​​nowrap(等於SI​​Template:​​nowrap[179]。因為潮汐減速​​的緣故,現在地球的太陽日已經比19世紀略長一些,每天要長0至Template:​​val[180][181]​​國際地球自轉服務​​(IERS),以國際單位制的秒為單位,測量了1623年至2005年[182]和1962年至2005年[183]的時長,確定了平均太陽日的長度。

地球相對於​​恆星​​的自轉週期,稱為一個​​恆星日​​,依據IERS的測量,1恆星日等於平太陽時(UT1)Template:​​nowrap,即Template:​​nowrap[184][n 4]。天文學上常以地球相對於平​​春分點​​的自轉週期作為一個恆星日,在1982年是平太陽時(UT1)Template:​​nowrap,即Template:​​nowrap[184]。由於春分點會因為​​歲差​​等原因而發生移動​​,這個恆星日比真正的恆星日短約8.4毫秒[185]

從地球上看,空中的天體都以每小時15°,也就是每分鐘15'的角速度向東移動(低軌道的人造衛星和大氣層內的流星除外)。靠近​​天球赤道​​的天體,每兩分鐘的移動距離相當於地球表面所見的月球或太陽的視直徑(兩者幾乎相同)[186][187]

公轉

編輯

Template:​​Main 地球繞太陽公轉的軌道與太陽的平均距離大約是Template:​​convert,每365.2564平太陽日轉一圈,稱為一​​恆星年​​。公轉使得太陽相對於恆星每日向東有約1°的視運動,每12小時的移動相當於太陽或月球的視直徑。由於這種運動,地球平均要24小時,也就是一個​​太陽日​​,才能繞軸自轉完一圈,讓太陽再度通過中天​​。地球公轉的平均速度大約是Template:​​convert,7分鐘內就可行進Template:​​convert,等同於地球的直徑的距離;約3.5小時就能行進約Template:​​convert的地月距離[188]

在現代,地球的​​近日點​​​​遠日點​​出現的時間分別出現於每年的1月3日和7月4日左右。 由於進動和軌道參數變化帶來的影響,這兩個日期會隨時間變化。這種變化具有周期性的特徵,即​​米蘭科維奇循環​​。地球和太陽距離的變化,造成地球從遠日點運行到近日點時,獲得的太陽能量增加了6.9% [n 5]。因為南半球總在每年相同的時間,當接近近日點時朝向太陽,因此在一年之中,南半球接受的太陽能量北比北半球稍多一些。但這種影響遠小於軸向傾斜對總能量變化的影響,多接收的能量大部分都被南半球佔有很高比例的海水吸收掉[189]

相對於恆星背景,月球和地球每27.32天繞行彼此的質心公轉一圈。由於地月系統共同繞太陽公轉,相鄰兩次朔的間隔,即​​朔望月​​的週期,平均是29.53天。從天球北極​​看,月球環繞地球的公轉以及它們的自轉都是​​逆時針​​方向。從超越地球和太陽北極的制高點看,地球也是以逆時針方向環繞著太陽公轉,但公轉軌道面(即​​黃道​​)和地球赤道並不重合——黃道面和赤道面呈現23.439281°(約23°26')的夾角,該角也是自轉軸和公轉軸的夾角,被稱為​​軌道傾角​​​​轉軸傾角​​​​黃赤交角​​。而月球繞地球公轉的軌道平面(​​白道​​)與黃道夾角5.1°。沒有這些傾斜,每月就會有一次​​日食​​和一次​​月食​​交替發生[29][184][190]

地球的引力​​影響範圍(​​希爾球​​)半徑大約是Template:​​convert[191][n 6]。這是地球的引力大於太陽和更遙遠行星的最大距離。天體必需進入這個範圍內才能環繞著地球運動,否則其軌道會因太陽引力攝動而變得不穩定,並有可能脫離地球束縛[192]

包括地球在內的整個太陽系,在位於​​銀河平面​​上方約Template:​​val​​獵戶臂​​內,以28,000 光年的距離環繞著​​銀河系​​的中心公轉[193]。1990年,​​航海家1號​​Template:​​convert拍攝到了地球的圖像(​​暗淡藍點​​)。

傾角

編輯

Template:​​Main article [[​​File:AxialTiltObliquity-zh-Hans.png|thumb|黃道和​​赤道​​的關係:赤道是垂直地球自轉軸的平面,與​​軌道平面​​(黃道)的夾角是​​軌道傾角​​,也就是​​黃赤交角​​。​​]]

軌道傾角的存在使得地球繞太陽公轉時,太陽直射點在​​南回歸線​​​​北回歸線​​之間周期性地變化,其周期為一個​​回歸年​​,時長為365.24219個平太陽日(即:365天5小時48分45秒)。地球上不同緯度地區晝夜長短和太陽高度角隨之變化,進而使得這些地區一日之內接受到的太陽輻射總量發生變化,導致​​季節​​變化。當北極點相對於南極點離太陽更近時,太陽直射點位於北半球,此時北半球晝長夜短,太陽高度角較大,為夏半年;南半球晝短夜長,太陽高度角較小,為冬半年;反之亦然[194]。在北回歸線以北的​​北溫帶​​,太陽總是從東南方向升起,向東南方向落下;在​​南溫帶​​,太陽則是從東北方向升起,向西北方向落下[195]

在南、北半球各自的夏半年中,緯度越高,晝越長,夜越短,在​​極圈​​內可能出現全天都是白晝的情形,稱為​​極晝​​。在​​極點​​附近,夏半年的6個月都是極晝;冬半年緯度越高,晝越短,夜越長,極圈內可能出現全天都是黑夜的情形,稱為​​極夜​​[196]。極點附近冬半年均為極夜[197]

在一個回歸年內,太陽直射點在南北回歸線之間移動。直射點落在北回歸線、南回歸線上的事件合稱「二至​​」。直射點會兩次越過赤道,稱為「二分​​」。在北半球,​​冬至​​出現在每年的12月21日前後,​​夏至​​出現在6月21日左右,​​春分​​通常出現在3月20日,​​秋分​​通常出現在9月22日或9月23日。在南半球,春分、秋分;夏至、冬至的日期正好與北半球相反。[198]

由於地球不是理想的球體,而黃道面、白道面和赤道面都存在交角,太陽和月球對地球施加的力矩有垂直於自轉角動量的分量,使得地球在自轉的同時會發生​​進動​​,其周期為2.58萬年,從而導致了​​恆星年​​​​回歸年​​的差異,即「​​歲差​​」。地球的傾斜角幾乎不隨時間變化而改變,但由於日月相對地球的位置不斷變化導致地球受到的外力發生變化,地球在自轉、進動時傾斜角仍然會有輕微、無規則的章動​​,其最大周期分量​​為18.6年,與​​月球交點​​的進動周期一致[199] 。地球也不是理想的剛體,受到地質運動、大氣運動等作用的影響,地球的質量分布會發生變化,自轉極點相對於地球表面同樣也會有輕微的漂移,每年極點的位置會變化數米,自1900年以來,極點大約漂移了20米。這種漂移被稱為​​極移​​。極移是一種準周期運動,主要的周期分量包括一個周期為一年的運動和一個周期為14個月的運動。前者通常被認為與大氣運動​​有關,後者被稱為​​錢德勒擺動​​[200]。由於地球的自轉角速度比月球和地球的公轉角速度都大,受到潮汐摩擦​​的影響,地球的自轉角速度隨著時間變化緩慢減小,換言之,一天的時間逐漸變長[201]

適居性

編輯

行星若能維持生命延續,就可稱為適居的​​,即使生命並不起源於那裡。地球能提供液態水,複雜的有機分子​​可在其中組裝合成並相互作用,還有足夠的能量來維持​​新陳代謝​​[202]。地球到太陽的距離、公轉軌道偏心率、自轉速率、軸向傾斜、地質歷史、適宜的大氣和能起保護作用的磁場造成地球表面現在的氣候條件主因[203]

生物圈

編輯

Template:​​Main article 在行星的​​生態系統​​中生活的所有生物之總體稱為行星生物圈。地球的生物圈從35億年前開始​​演化​​[63],並分成了多個​​生物群系​​,每個生物群系中生活的動植物種類基本相同。陸地上的生物群系主要用緯度、​​海拔​​​​濕度​​區分。極圈​​凍原​​Template:​​tsl極度乾旱地區​​的生物群系中動植物稀少,​​生物多樣性​​較低;而位於赤道的​​熱帶雨林​​中物種極為豐富,​​生物多樣性​​較高[204]

自然資源與土地使用情況

編輯

Template:​​Main article

2000年人類土地使用情況估算值[205]
土地利用情況 使用面積/百萬公頃
耕地 1,510–1,611
草原 2,500–3,410
天然林 3,143–3,871
種植林 126–215
城市用地 66–351
未開發土地 356–445

地球蘊藏著各種自然資源供人類開採利用。其中很多是如​​化石燃料​​一類的​​不可再生能源​​,這些資源的再生速度非常緩慢。[206]

化石燃料大多從從地殼中獲得,例如​​煤​​​​石油​​​​天然氣​​。人類主要用這些化石燃料來獲得能源和化工生產的原料。礦石形成於地殼的成礦過程,成礦過程由岩漿活動、侵蝕和板塊構造導致[207]

地球生物圈可產生許多對人類有益的生物製品,包括​​食物​​​​木材​​​​藥品​​​​氧氣​​等,並可使眾多有機​​廢棄物​​回收再利用。陸上生態系統依靠​​表土​​​​淡水​​維持,而海洋生態系統則依靠陸地沖刷而來的溶解養料維持[208]。1980年,全球有50.53億​​公頃​​(5053萬平方公里)林地,67.88億公頃(6788萬平方公里)草地和牧場,還有15.01億公頃(1501萬平方公里)用作耕地[209]。1993年,全球有Template:​​convert的土地受到​​灌溉​​[210]。人類在陸地上用各種​​建築材料​​建造自己的住所[211]

天然和環境危害

編輯

Template:​​main thumb|right|火山爆發,向大氣層注入灰燼​​ 地球表面的大片區域均受​​熱帶氣旋​​​​颱風​​​​極端天氣​​影響,這些災害影響了受災地區生物的存亡。1980年到2000年之間,每年平均有11,800人因天災而死亡[212]。其中在1900年至1999年之間,​​旱災​​促成的​​飢荒​​是造成最多死亡的災害[213]。另外,地函對流帶動板塊移動,並引起地震和火山活動等環境危害[214]。地球的天然和環境危害還包括​​山火​​​​水災​​​​山崩​​​​雪崩​​等,均會造成死亡[213]

各種天然和環境危害造成死亡的比率(1900年到1999年)[213]
危害 旱災促成的飢荒 水災 地震和​​海嘯​​ ​​風暴​​ 火山爆發 山崩 雪崩 山火
造成死亡的比率 86.9% 9.2% 2.2% 1.5% 0.1% 小於0.1%

人類的活動給很多地區都帶來了環境問題:水污染、空氣污染、​​酸雨​​、有毒物質、植被破壞(​​過度放牧​​濫砍濫伐​​​​沙漠化​​)、野生動物的死亡、物種滅絕、土壤的退化​​侵蝕​​以及​​水土流失​​[215]

根據​​聯合國​​的資料,工業活動排放二氧化碳與​​全球暖化​​有密切關聯。預測顯示全球暖化將會給地球的環境帶來​​冰川​​​​冰蓋​​熔化、溫度範圍更極端、重大天氣轉變、​​海平面上升​​等變化[216]

人文地理

編輯

Template:​​Main article Template:​​World map indicating continents​​

​​地圖學​​是關於研究和實踐地圖製作的學科[217]​​地理學​​是研究地球上的大陸、構造、居民和其他現象的學科[218]。自古以來,地圖學和地理學一直為描述地球的方方面面而服務。​​測量​​是量度事物位置和距離的方法,可進行小規模的導航​​,確定位置和方向。測量與地圖學和地理學一起發展,提供並適當量化一些信息[219]

截至2011年10月31日,地球的總人口​​達到70億左右[220]。預測顯示世界人口將在2050年時達到92億人[221],其中在​​開發中國家​​將可能發生人口快速增長的情形。世界各處​​人口密度​​差異巨大,大部分人口居住在​​亞洲​​。預計在2020年全世界將有60%人口居住於都市中,而非農村地區[222]

據估計,地球上只有八分之一的地方適合人類居住。其中有四分之三覆蓋著海水,四分之一則是陸地。沙漠(14%)[223]、高山(27%)[224]以及其他不適合人類居住的地形佔陸地總面積的二分之一。位於加拿大​​努納武特​​​​埃爾斯米爾島​​​​阿勒特​​(82°28′N)為全球最北端的永久居住地[225];而位於南極洲的​​阿蒙森-史考特南極站​​(90°S)則是全球最南端的永久居住地,此地幾乎完全接近南極點[226]

地球的陸地表面,除了南極洲部分地區、Template:​​le以及位於埃及與蘇丹之間的​​無主地​​​​比爾泰維勒​​之外,均為主權獨立國家所擁有。Template:​​As of,全球共有193個主權國家​​聯合國會員國​​,此外還有2個觀察員國​​,以及72個​​屬地​​有限承認國家​​[210]。雖然有一些民族國家有統治世界​​的企圖,但從未有一個​​主權​​政府統治過整個地球[227]

​​聯合國​​是一個以「介入國家之間的糾紛從而避免武裝衝突」為成立目標的全球性​​國際組織​​[228],也是一個為​​國際法​​和國際外交設立的重要平台。如果取得了成員國的共識,聯合國可武裝干預一些國際事務。[229]

1961年4月12日,​​尤里·阿列克謝耶維奇·加加林​​成為了第一個抵達地球軌道的人類[230]。截至2010年7月30日,共有487人曾去過太空並進入軌道繞行地球,其中有12人還參與了​​阿波羅計劃​​並在月球行走[231][232][233]。正常情況下,​​國際太空站​​是太空中唯一還有人類的地方。太空站的成員​​由6人組成,成員一般每六個月替換一次[234]​​阿波羅13號​​於1970年執行任務期間離地球400,171公里,為人類目前到達過的最遠距離[235]

衛星

編輯

月球

編輯
月球
[[​​File:FullMoon2010.jpg|center|200px|從地球的​​北半球​​看見的​​滿月​​。​​]]
直徑 3,474.8 km
質量 7.349Template:​​e kg
​​半長軸​​ 384,400 km
軌道週期 Template:​​nowrap

Template:​​Main article

月球是地球的​​天然衛星​​,因古代在夜晚能提供一定的照明功能,也常被稱作「月亮」,月球的直徑約為地球的四分之一,結構與​​類地行星​​相似。月球是太陽系中衛星-行星體積比最大的衛星。雖然​​冥王星​​和其衛星​​冥衛一​​之間的比值更大,但冥王星屬於​​矮行星​​[236][237]

月球和地球間的引力作用是引起地球​​潮汐​​現象的主要原因,而月球被地球​​潮汐鎖定​​,因此月球的自轉週期等於繞地球的公轉週期,使月球始終以同一面朝向地球[238]。月球被太陽照亮並朝向地球這一面的變化,導致​​月相​​的改變,黑暗部分和明亮部分被明暗界線​​分隔開來[239]

[[​​File:Earth-Moon-zh-Hant.PNG|thumb|left|地月系統的詳圖,顯示每個天體的半徑和地球與月球的質心。月球的軸受到卡西尼第三定律​​的規範。​​]]

由於地月間的潮汐相互作用​​,月球會以每年大約38毫米的距離逐漸遠離地球,地球自轉的時間長度每年大約增加23​​微秒​​。數百萬年來,這些微小的變更累積成重大的變化[240]。例如,在​​泥盆紀​​的時期(大約4,100萬年前),一年有400天,而一天只有21.8小時[241]

月球對地球氣候的調節可能戲劇性地影響到地球上生物的發展。​​古生物學​​的證據和電腦模擬顯示地球的​​轉軸傾角​​因為與月球的潮汐相互作用才得以穩定[1]。一些理論學家認為,沒有這個穩定的力量對抗太陽和其他行星對地球的赤道隆起產生的​​扭矩​​,地球的自轉軸指向將混沌​​無常;火星就是一個現成的例子[242]

太陽的直徑大約是月球的400倍,但它與地球的距離也是400倍遠,因此地球看到的月球和太陽大小几乎相同。這一原因正好使得兩天體的​​角直徑​​(或是​​立體角​​)吻合[187],因此地球能觀測到​​日全食​​​​日環食​​[243]

關於月球的起源,​​大碰撞說​​是目前最受青睞的科學假說,但這一假設仍有一些無法解釋的問題。該假說認為,45億年前,一顆火星大小的天體忒伊亞與早期的地球撞擊,殘留的碎片形成了月球。這一假說解釋了月球相對於地球缺乏鐵和揮發性元素、以及其組成和地球的地殼幾乎相同等現象的原因[244]

小行星及人造衛星

編輯

[[​​File:STS-133 International Space Station after undocking 9.jpg|thumb|​​國際太空站​​是在軌道上環繞地球的一顆​​人造衛星​​。​​]] Template:​​main ​​人造地球衛星​​是由人類建造的環繞地球運行的​​太空飛行器​​。依據2015年9月的統計,包括已經失效,現存最老的美國衛星Template:​​link-en,全球共有1,305顆​​人造衛星​​,和300,000萬個​​太空垃圾​​在軌道上環繞著地球。目前全世界最大的人造衛星是​​國際太空站​​[245]

除了月球和人造衛星之外,地球還有至少5顆共軌小行星(​​準衛星​​),其中四顆是在​​地球軌道​​上環繞著​​太陽​​運行的小行星——克魯特尼​​Template:​​mpl[246][247]2016 HO3​​[248]和在地球前導​​拉格朗日點​​L4特洛伊小行星​​Template:​​mpl[249][250]。嬌小的​​近地小行星​​Template:​​mpl,大約每隔20年就會靠近地-月系統一次,當它靠近時會短暫進入繞行地球的軌道[251]

文化及歷史觀點

編輯

[[​​File:NASA-Apollo8-Dec24-Earthrise.jpg|thumb|left|1968年​​阿波羅8號​​太空人在繞月軌道上拍攝的《​​地出​​》。​​]] 地球的標準天文符號​​為被圓形包圍的十字「」,代表Template:​​link-en[252]

地球在人類文化​​中的形象不一。部分文化賦予地球人格​​,將之拜為​​神明​​。許多文化中地球是主管生育的​​地母神​​[253]​​蓋亞假說​​於20世紀中期誕生,該觀點將地球比作能自我調節的生命體,使地球能保障自身總體穩定、適宜居住[254][255][256]。而多個宗教的​​創世神話​​則有記載,地球為超自然的神所創[253]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人類眼中的地球也在不斷變化。起初,東西方的古人相信​​地平說​​[257]。但到了公元前6世紀,​​畢達哥拉斯​​提出的​​地圓說​​取代了這一觀點[258]。古人曾將地球視為宇宙中心​​,但後來的學者認定,地球和太陽系的其它幾個星體一樣,都是環繞恆星轉動的行星​​[259]。經過基督教學者和神職人員宣傳,如​​詹姆斯·烏雪​​用聖經譜系分析地球年齡,西方人進入19世紀時已基本相信地球超過幾千歲。到了19世紀,地質學家發現​​地球的年齡​​應該超過幾百萬歲[260]威廉·湯姆森​​在1864年用​​熱力學​​方法推斷,地球年齡應在2,000萬歲至4億歲之間,這一結論引發了激烈辯論。在19世紀後期至20世紀初期,科學家用​​放射性定年法​​測算出,地球誕生時間為幾十億年[261][262]。但在20世紀時,阿波羅計劃開始執行,人類第一次在軌道上觀察到了地球,並拍攝了地球的照片,人類的看法因而再度改變[263]

參見

編輯

Template:​​portal bar

註釋

編輯

Template:​​reflist

參考資料

編輯

Template:​​reflist

延伸閱讀

編輯

外部連結

編輯

Template:​​Sister project links

Template:​​地球​​ Template:​​自然的組成​​ Template:​​Earth location​​ Template:​​太陽系​​ Template:​​Authority control​​

Template:​​Good article​​ ​​ Category:Terrestrial planets​​

  1. ^ 1.0 1.1 引用錯誤:沒有為名為aaa428_261的參考文獻提供內容
  2. ^ Template:​​cite web
  3. ^ 引用錯誤:沒有為名為Brent1991的參考文獻提供內容
  4. ^ Template:​​Cite book
  5. ^ Template:​​Cite web
  6. ^ 引用錯誤:沒有為名為USGS的參考文獻提供內容
  7. ^ 引用錯誤:沒有為名為Brent2001的參考文獻提供內容
  8. ^ Template:​​cite journal
  9. ^ 9.0 9.1 引用錯誤:沒有為名為age_earth1的參考文獻提供內容
  10. ^ Template:​​cite journal en
  11. ^ 11.0 11.1 引用錯誤:沒有為名為Origin1的參考文獻提供內容
  12. ^ 12.0 12.1 引用錯誤:沒有為名為Origin2的參考文獻提供內容
  13. ^ 13.0 13.1 引用錯誤:沒有為名為RavenJohnson2002的參考文獻提供內容
  14. ^ 14.0 14.1 引用錯誤:沒有為名為AP-20131113的參考文獻提供內容
  15. ^ 15.0 15.1 引用錯誤:沒有為名為AST-20131108的參考文獻提供內容
  16. ^ 16.0 16.1 Template:​​cite news
  17. ^ 17.0 17.1 Template:​​cite journal Early edition, published online before print.
  18. ^ Template:​​cite journal
  19. ^ Template:​​cite book
  20. ^ Template:​​cite book
  21. ^ Template:​​cite news
  22. ^ 引用錯誤:沒有為名為science_241_4872_1441的參考文獻提供內容
  23. ^ Template:​​cite book
  24. ^ Template:​​cite journal
  25. ^ Template:​​cite news
  26. ^ Template:​​cite news
  27. ^ 引用錯誤:沒有為名為PopCounter的參考文獻提供內容
  28. ^ Template:​​Cite book
  29. ^ 29.0 29.1 29.2 引用錯誤:沒有為名為earth_fact_sheet的參考文獻提供內容
  30. ^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 Template:​​nowrap "earth, n.¹"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Oxford), 2010.
  31. ^ Adkins, Lesley Adkins, Roy A.(1998).Handbook to Life in Ancient Rom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USA. ISBN 9780195123326.
  32. ^ γαῖα, Henry George Liddell, Robert Scott, A Greek-English Lexicon, on Perseus
  33. ^ Template:​​cite web
  34. ^ Template:​​cite web
  35. ^ 「今而知地毬之永,大抵不過一萬二千年而已……顧虛空界中非止一地毬也。」清​​. Template:​​cite book
  36. ^ 「談地球各國之幅員者,向以俄國第一, 英國第二, 中國第三, 美國第四, 巴西第五。」清​​. Template:​​cite book
  37. ^ Template:​​cite book
  38. ^ Template:​​cite book
  39. ^ 引用錯誤:沒有為名為bowring_housch1995的參考文獻提供內容
  40. ^ 引用錯誤:沒有為名為nature418_6901_949的參考文獻提供內容
  41. ^ 引用錯誤:沒有為名為science310_5754_1671的參考文獻提供內容
  42. ^ 引用錯誤:沒有為名為canup_asphaug2001a的參考文獻提供內容
  43. ^ 43.0 43.1 引用錯誤:沒有為名為reilly20091022的參考文獻提供內容
  44. ^ Template:​​Cite book
  45. ^ Template:​​cite conference
  46. ^ The ​​Proterozoic​​, ​​Archean​​ and ​​Hadean​​ are often collectively referred to as the Precambrian Time​​ or sometimes, also the Cryptozoic.
  47. ^ 47.0 47.1 引用錯誤:沒有為名為中国天气报的參考文獻提供內容
  48. ^ 引用錯誤:沒有為名為watersource的參考文獻提供內容
  49. ^ 引用錯誤:沒有為名為asp2002的參考文獻提供內容
  50. ^ 引用錯誤:沒有為名為physorg20100304的參考文獻提供內容
  51. ^ 引用錯誤:沒有為名為williams_santosh2004的參考文獻提供內容
  52. ^ 引用錯誤:沒有為名為science164_1229的參考文獻提供內容
  53. ^ 引用錯誤:沒有為名為rg6_175的參考文獻提供內容
  54. ^ 引用錯誤:沒有為名為tp322_19的參考文獻提供內容
  55. ^ 引用錯誤:沒有為名為science310_5756_1947的參考文獻提供內容
  56. ^ 引用錯誤:沒有為名為jaes23_799的參考文獻提供內容
  57. ^ 引用錯誤:沒有為名為ajes38_613的參考文獻提供內容
  58. ^ 引用錯誤:沒有為名為as92_324的參考文獻提供內容
  59. ^ 引用錯誤:沒有為名為psc的參考文獻提供內容
  60. ^ 引用錯誤:沒有為名為Gradstein2004的參考文獻提供內容
  61. ^ Template:​​cite book
  62. ^ 引用錯誤:沒有為名為sa282_6_90的參考文獻提供內容
  63. ^ 63.0 63.1 63.2 Template:​​cite news
  64. ^ 引用錯誤:沒有為名為jas22_3_225的參考文獻提供內容
  65. ^ 引用錯誤:沒有為名為burton20021129的參考文獻提供內容
  66. ^ Template:​​cite journal
  67. ^ 引用錯誤:沒有為名為kirschvink1992的參考文獻提供內容
  68. ^ 引用錯誤:沒有為名為sci215_4539_1501的參考文獻提供內容
  69. ^ 引用錯誤:沒有為名為gould1994的參考文獻提供內容
  70. ^ 引用錯誤:沒有為名為bgsa119_1_140的參考文獻提供內容
  71. ^ 71.0 71.1 引用錯誤:沒有為名為britt2000的參考文獻提供內容
  72. ^ 引用錯誤:沒有為名為carrington的參考文獻提供內容
  73. ^ 引用錯誤:沒有為名為pnas1_24_9576的參考文獻提供內容
  74. ^ 74.0 74.1 74.2 引用錯誤:沒有為名為sun_future的參考文獻提供內容
  75. ^ 引用錯誤:沒有為名為icarus74_472的參考文獻提供內容
  76. ^ 76.0 76.1 引用錯誤:沒有為名為ward_brownlee2002的參考文獻提供內容
  77. ^ 引用錯誤:沒有為名為hess5_4_569的參考文獻提供內容
  78. ^ 78.0 78.1 引用錯誤:沒有為名為sun_future_schroder的參考文獻提供內容
  79. ^ Template:​​cite web
  80. ^ 引用錯誤:沒有為名為milbert_smith96的參考文獻提供內容
  81. ^ 81.0 81.1 引用錯誤:沒有為名為ngdc2006的參考文獻提供內容
  82. ^ 引用錯誤:沒有為名為ps20_5_16的參考文獻提供內容
  83. ^ 引用錯誤:沒有為名為lancet365_9462_831的參考文獻提供內容
  84. ^ 引用錯誤:沒有為名為tall_tales的參考文獻提供內容
  85. ^ Template:​​cite web
  86. ^ 引用錯誤:沒有為名為nist_length2000的參考文獻提供內容
  87. ^ Template:​​cite web
  88. ^ 引用錯誤:沒有為名為pnas71_12_6973的參考文獻提供內容
  89. ^ 引用錯誤:沒有為名為Per Enghag的參考文獻提供內容
  90. ^ 引用錯誤:沒有為名為Robert E. Krebs的參考文獻提供內容
  91. ^ 91.0 91.1 Template:​​EB1911
  92. ^ 引用錯誤:沒有為名為brown_mussett1981的參考文獻提供內容
  93. ^ 引用錯誤:沒有為名為tanimoto_ahrens1995的參考文獻提供內容
  94. ^ 引用錯誤:沒有為名為science309_5739_1313的參考文獻提供內容
  95. ^ Template:​​cite journal
  96. ^ Template:​​Cite book
  97. ^ 引用錯誤:沒有為名為pnas76_9_4192的參考文獻提供內容
  98. ^ 引用錯誤:沒有為名為robertson2001的參考文獻提供內容
  99. ^ 引用錯誤:沒有為名為T&S 137的參考文獻提供內容
  100. ^ 100.0 100.1 引用錯誤:沒有為名為turcotte的參考文獻提供內容
  101. ^ 引用錯誤:沒有為名為sanders20031210的參考文獻提供內容
  102. ^ Template:​​cite web
  103. ^ 引用錯誤:沒有為名為ptrsl360_1795_1227的參考文獻提供內容
  104. ^ 引用錯誤:沒有為名為epsl121_1的參考文獻提供內容
  105. ^ 引用錯誤:沒有為名為jg31_3_267的參考文獻提供內容
  106. ^ 引用錯誤:沒有為名為science246_4926_103的參考文獻提供內容
  107. ^ 引用錯誤:沒有為名為heat loss的參考文獻提供內容
  108. ^ 引用錯誤:沒有為名為brown_wohletz2005的參考文獻提供內容
  109. ^ 引用錯誤:沒有為名為kious_tilling1999的參考文獻提供內容
  110. ^ 引用錯誤:沒有為名為seligman2008的參考文獻提供內容
  111. ^ 引用錯誤:沒有為名為duennebier1999的參考文獻提供內容
  112. ^ 引用錯誤:沒有為名為noaa20070307的參考文獻提供內容
  113. ^ 引用錯誤:沒有為名為cmp134_3的參考文獻提供內容
  114. ^ 引用錯誤:沒有為名為podp2000的參考文獻提供內容
  115. ^ 引用錯誤:沒有為名為gps_time_series的參考文獻提供內容
  116. ^ 116.0 116.1 116.2 引用錯誤:沒有為名為Pidwirny 2006_8的參考文獻提供內容
  117. ^ Template:​​cite web
  118. ^ Template:​​cite book
  119. ^ 引用錯誤:沒有為名為kring的參考文獻提供內容
  120. ^ Template:​​cite book
  121. ^ 引用錯誤:沒有為名為layers_earth的參考文獻提供內容
  122. ^ 引用錯誤:沒有為名為jessey的參考文獻提供內容
  123. ^ 123.0 123.1 引用錯誤:沒有為名為wekn_bulakh2004的參考文獻提供內容
  124. ^ 引用錯誤:沒有為名為de_pater_lissauer2010的參考文獻提供內容
  125. ^ Template:​​cite web
  126. ^ Template:​​cite web
  127. ^ 引用錯誤:沒有為名為fao1994的參考文獻提供內容
  128. ^ 引用錯誤:沒有為名為sverdrup的參考文獻提供內容
  129. ^ "WHOI Calculates Volume and Depth of World’s Oceans". Ocean Power Magazine. Retrieved February 28, 2012. Template:​​wayback
  130. ^ Template:​​cite web "Most people recognize seven continents—Asia, Africa, North America, South America, Antarctica, Europe, and Australia, from largest to smallest—although sometimes Europe and Asia are considered a single continent, Eurasia."
  131. ^ 引用錯誤:沒有為名為report的參考文獻提供內容
  132. ^ Template:​​cite web
  133. ^ 133.0 133.1 Template:​​cite web
  134. ^ 引用錯誤:沒有為名為kaiko7000的參考文獻提供內容
  135. ^ 引用錯誤:沒有為名為ocean23_2_112的參考文獻提供內容
  136. ^ Template:​​cite encyclopedia
  137. ^ Template:​​cite web
  138. ^ Template:​​cite web
  139. ^ 引用錯誤:沒有為名為kennish2001的參考文獻提供內容
  140. ^ 引用錯誤:沒有為名為mullen2002的參考文獻提供內容
  141. ^ 引用錯誤:沒有為名為natsci_oxy4的參考文獻提供內容
  142. ^ 引用錯誤:沒有為名為michon2006的參考文獻提供內容
  143. ^ 引用錯誤:沒有為名為sample2005的參考文獻提供內容
  144. ^ Template:​​cite web
  145. ^ Template:​​cite web
  146. ^ 引用錯誤:沒有為名為geerts_linacre97的參考文獻提供內容
  147. ^ 引用錯誤:沒有為名為Harrison 2002的參考文獻提供內容
  148. ^ 148.0 148.1 引用錯誤:沒有為名為atmosphere的參考文獻提供內容
  149. ^ 引用錯誤:沒有為名為Pidwirny2006_7的參考文獻提供內容
  150. ^ 150.0 150.1 引用錯誤:沒有為名為moran2005的參考文獻提供內容
  151. ^ 151.0 151.1 引用錯誤:沒有為名為berger2002的參考文獻提供內容
  152. ^ 引用錯誤:沒有為名為rahmstorf2003的參考文獻提供內容
  153. ^ 引用錯誤:沒有為名為hydrologic_cycle的參考文獻提供內容
  154. ^ 引用錯誤:沒有為名為sadava_heller2006的參考文獻提供內容
  155. ^ 引用錯誤:沒有為名為climate_zones的參考文獻提供內容
  156. ^ 156.0 156.1 Template:​​cite web
  157. ^ Template:​​cite web
  158. ^ Template:​​cite book
  159. ^ Template:​​cite web
  160. ^ Template:​​cite book
  161. ^ Template:​​cite web
  162. ^ 引用錯誤:沒有為名為ozonebasics的參考文獻提供內容
  163. ^ 引用錯誤:沒有為名為sciweek2004的參考文獻提供內容
  164. ^ 引用錯誤:沒有為名為cordoba2004的參考文獻提供內容
  165. ^ 引用錯誤:沒有為名為jas31_4_1118的參考文獻提供內容
  166. ^ 引用錯誤:沒有為名為sci293_5531_839的參考文獻提供內容
  167. ^ 引用錯誤:沒有為名為abedon1997的參考文獻提供內容
  168. ^ 引用錯誤:沒有為名為arwps4_265的參考文獻提供內容
  169. ^ 引用錯誤:沒有為名為lang2003的參考文獻提供內容
  170. ^ 引用錯誤:沒有為名為fitzpatrick2006的參考文獻提供內容
  171. ^ 引用錯誤:沒有為名為campbelwh的參考文獻提供內容
  172. ^ 172.0 172.1 Template:​​cite encyclopedia
  173. ^ Template:​​cite news
  174. ^ Template:​​cite web
  175. ^ Template:​​cite web
  176. ^ Template:​​cite book
  177. ^ Template:​​cite book
  178. ^ 引用錯誤:沒有為名為stern2005的參考文獻提供內容
  179. ^ 引用錯誤:沒有為名為aj136_5_1906的參考文獻提供內容
  180. ^ 引用錯誤:沒有為名為USNO_TSD的參考文獻提供內容
  181. ^ Template:​​cite journal
  182. ^ 引用錯誤:沒有為名為iers1623的參考文獻提供內容
  183. ^ 引用錯誤:沒有為名為iers1962的參考文獻提供內容
  184. ^ 184.0 184.1 184.2 引用錯誤:沒有為名為IERS的參考文獻提供內容
  185. ^ 引用錯誤:沒有為名為seidelmann1992的參考文獻提供內容
  186. ^ 引用錯誤:沒有為名為zeilik1998的參考文獻提供內容
  187. ^ 187.0 187.1 引用錯誤:沒有為名為angular的參考文獻提供內容
  188. ^ 引用錯誤:沒有為名為earth fact sheet的參考文獻提供內容
  189. ^ 引用錯誤:沒有為名為williams20051230的參考文獻提供內容
  190. ^ 引用錯誤:沒有為名為moon_fact_sheet的參考文獻提供內容
  191. ^ 引用錯誤:沒有為名為vazquez_etal2006的參考文獻提供內容
  192. ^ 引用錯誤:沒有為名為Chebotarev1964的參考文獻提供內容
  193. ^ 引用錯誤:沒有為名為nasa20051201的參考文獻提供內容
  194. ^ Template:​​Cite web
  195. ^ Template:​​Cite web
  196. ^ Template:​​cite book
  197. ^ Template:​​Cite book
  198. ^ 引用錯誤:沒有為名為bromberg2008的參考文獻提供內容
  199. ^ 引用錯誤:沒有為名為lin2006的參考文獻提供內容
  200. ^ Wahr, J.M., The Earth's Rotation, Annu. Rev. Earth Planet. Sci., 16, 231, 1988
  201. ^ 引用錯誤:沒有為名為fisher19960205的參考文獻提供內容
  202. ^ 引用錯誤:沒有為名為ab2003的參考文獻提供內容
  203. ^ 引用錯誤:沒有為名為dole1970的參考文獻提供內容
  204. ^ 引用錯誤:沒有為名為amnat163_2_192的參考文獻提供內容
  205. ^ 引用錯誤:沒有為名為Lambin2011的參考文獻提供內容
  206. ^ Template:​​Cite book
  207. ^ 引用錯誤:沒有為名為Ramdohr的參考文獻提供內容
  208. ^ 引用錯誤:沒有為名為science299_5607_673的參考文獻提供內容
  209. ^ 引用錯誤:沒有為名為Turner1990的參考文獻提供內容
  210. ^ 210.0 210.1 引用錯誤:沒有為名為cia的參考文獻提供內容
  211. ^ Template:​​Cite book
  212. ^ 引用錯誤:沒有為名為walsh2008的參考文獻提供內容
  213. ^ 213.0 213.1 213.2 引用錯誤:沒有為名為Benjamin Wisner的參考文獻提供內容
  214. ^ 引用錯誤:沒有為名為香港地質的參考文獻提供內容
  215. ^ Template:​​Cite web
  216. ^ 引用錯誤:沒有為名為un20070202的參考文獻提供內容
  217. ^ Template:​​Cite book
  218. ^ Template:​​cite web
  219. ^ Template:​​Cite web
  220. ^ Template:​​cite web
  221. ^ 引用錯誤:沒有為名為un2006的參考文獻提供內容
  222. ^ 引用錯誤:沒有為名為prb2007的參考文獻提供內容
  223. ^ 引用錯誤:沒有為名為hessd4_439的參考文獻提供內容
  224. ^ 引用錯誤:沒有為名為biodiv的參考文獻提供內容
  225. ^ 引用錯誤:沒有為名為cfsa2006的參考文獻提供內容
  226. ^ Template:​​cite news
  227. ^ 引用錯誤:沒有為名為kennedy1989的參考文獻提供內容
  228. ^ 引用錯誤:沒有為名為uncharter的參考文獻提供內容
  229. ^ 引用錯誤:沒有為名為un_int_law的參考文獻提供內容
  230. ^ 引用錯誤:沒有為名為kuhn2006的參考文獻提供內容
  231. ^ 引用錯誤:沒有為名為ellis2004的參考文獻提供內容
  232. ^ 引用錯誤:沒有為名為shayler_vis2005的參考文獻提供內容
  233. ^ 引用錯誤:沒有為名為wade2008的參考文獻提供內容
  234. ^ 引用錯誤:沒有為名為nasa_rg_iss2007的參考文獻提供內容
  235. ^ 引用錯誤:沒有為名為Apollo13History的參考文獻提供內容
  236. ^ Template:​​Cite journal
  237. ^ Template:​​Cite web
  238. ^ Template:​​Cite web
  239. ^ Template:​​Cite book
  240. ^ 引用錯誤:沒有為名為espenak_meeus20070207的參考文獻提供內容
  241. ^ 引用錯誤:沒有為名為hannu_poropudas19911216的參考文獻提供內容
  242. ^ 引用錯誤:沒有為名為nature410_6830_773的參考文獻提供內容
  243. ^ Template:​​Cite book
  244. ^ 引用錯誤:沒有為名為nature412_708的參考文獻提供內容
  245. ^ 引用錯誤:沒有為名為ucs的參考文獻提供內容
  246. ^ 引用錯誤:沒有為名為whitehouse20021021的參考文獻提供內容
  247. ^ 引用錯誤:沒有為名為christou_asher2011的參考文獻提供內容
  248. ^ Template:​​Cite web
  249. ^ 引用錯誤:沒有為名為Connors的參考文獻提供內容
  250. ^ 引用錯誤:沒有為名為Choi的參考文獻提供內容
  251. ^ Template:​​cite web
  252. ^ 引用錯誤:沒有為名為liungman2004的參考文獻提供內容
  253. ^ 253.0 253.1 Template:​​Cite book
  254. ^ Template:​​cite book
  255. ^ Template:​​cite journal
  256. ^ Template:​​cite journal
  257. ^ 引用錯誤:沒有為名為russell1997的參考文獻提供內容
  258. ^ Template:​​cite web
  259. ^ 引用錯誤:沒有為名為arnett20060716的參考文獻提供內容
  260. ^ Template:​​Cite book
  261. ^ Template:​​Cite book
  262. ^ Template:​​Cite book
  263. ^ Template:​​cite news


引用錯誤:頁面中存在<ref group="n">標籤,但沒有找到相應的<references group="n"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