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星墜地
臺灣高雄市內門區「羅漢門八景」之一
七星墜地是臺灣高雄市內門區的「羅漢門八景」之一,原本是分布在該區觀亭里的七座土墩,後來在土墩上又加蓋了七星塔[1]。根據傳說,這七座土墩是天上的七顆流星墜地後所變成,其排列形式恰如北斗七星,而也因為此一傳說,該地區又稱為「七星洋」[1]。1960年,紫竹寺管理委員會向七星洋的地主提議在土墩上蓋塔,是以七星墜地的形象由土墩轉變成「七星塔」[1]。而後由於台3線的穿越,七星塔的「斗口」與「斗柄」被分隔開來[1]。
傳說
编辑日治時期,七星洋一帶成為旗尾製糖所的土地,原本所長打算剷平土墩來種植甘蔗,但是當地居民不願觸犯神靈(當地也有傳說七星洋是北斗星君下凡駐守的聖地),故製糖所得從今臺南南化一帶招募工人,但是工人到場卻頻傳意外,欲使用的機具也頻傳故障,甚至所長幼子還恰好突發高燒[1]。而就在所長於旗山車站等車要前往診所探病時,觀亭出身的副站長勸他停止工事以免冒犯神靈,而所長則表示如果神明真的靈驗保他兒子平安,則他就讓七座土墩保持原狀,同時派人去暫停工程,結果所長抵達診所時原本高燒昏迷的兒子已經清醒過來[1]。事後所長便沒有繼續工程,並敬獻一座銅製香爐向神靈陪罪[1]。
其他
编辑臺南新化區也有以「七星墜地」為名的傳說,據說上天讓「七星墜地」,成為指新化地區的七間廟宇──朝天宮、太子宮、觀音亭、清水寺、武安宮、護安宮、上帝廟──興建之處[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