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继曾(1896年—1975年12月22日),原名曾贯之,曾用名曾通儒四川金堂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人物[1]

刘继曾
个人资料
性别
出生1896年
 大清四川省成都府金堂縣
逝世1975年12月22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
籍贯四川金堂
国籍 中华人民共和国
政党中国共产党 中国共产党

生平

编辑

民国时期

编辑

刘继曾早年幼读私塾,后入金堂高等小学堂、成都联合县立中学堂学习。1920年,考入唐山交通大学。1924年春,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并组织了交通大学学生声援开滦煤矿大罢工,遭当局通缉。9月,经中共地下党安排,赴苏联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1925年9月,经刘伯坚介绍在苏联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底被共产国际委派为翻译随苏联军事顾问团回国,到河南、张家口等地协助从事兵运[2]。1926年9月17日,参加冯玉祥五原誓师,应于右任邀请,经宁夏随国民军联军入陕作战,刘等随吉鸿昌旅参加解西安城围的战斗。西安城解围后,刘除做翻译工作外,还负责顾问团与中共地方组织的联系。其间,参加中共陕西省委的筹建工作,并在西安中山军事学校和中山学院讲授政治理论课和军事知识课,在中共陕甘区委党校兼教政治经济学课程[3]

1927年7月,苏联军事顾问团回国,刘继曾留陕西省委工作。在9月26日召开的中共陕西省委第一次扩大会议上被选为省委常委,任秘书处主任。1928年3月22日,省委决定举行渭华起义,成立中共陕东特派委员会,刘继曾担任书记[4]。4月1日,刘继曾在华县高塘镇药王洞主持召开陕东特委成立大会,会后到洛南三要镇许权中旅贯彻省委和特委指示,准备武装起义。4月下旬,特委组织陕东赤卫队。5月16日清晨,许旅在刘志丹和唐澍的率领下在华县瓜坡镇宣布起义。5月18日,根据省委决定,成立以许旅为基干的西北工农革命军,刘志丹任军委主席,唐澍任总司令,刘继曾任政委。此后,各区乡苏维埃政权纷纷建立,形成了以塔山、高塘为中心的区域[5]。7月上旬,刘继曾从西安往洛南西北工农革命军驻地,将部队集中于蓝田县张家坪休整,与刘志丹等总结失败教训,决定保存革命武装[6]。之后刘志丹、谢子长去陕北开展斗争,刘兼任军委主席同许权中一起随部队行动。1928年8月,部队经商洛进入河南[7]。8月下旬在河南邓县遭红枪会包围,队伍被打散,刘回西安任中共陕西省委委员[8][9]

1929年2月初,刘继曾被出卖、遭到军警逮捕。在狱中,刘继曾与李子洲等组织了中共支部进行斗争。1930年11月,他乘杨虎城部入陕、冯玉祥部败退监狱无人看管之际,逃出监狱。出狱后,刘继曾到中共河北省委工作,1931年3月在天津法租界再次被捕,经中共河北省委营救于当年8月获释。出狱后,任中共河北省委北平特科秘书。1932年3月起,刘先后在凤翔省立二中西安师范学校任教。1933年4月,他到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做秘书工作,10月同盟军失败后刘继曾奉命到上海从事秘密工作,不久与中共地下党失去联系[10]

西安事变爆发后,刘继曾从上海回到陕西,到三原中学以教师职业为掩护开展工作。1940年,刘继曾到国民革命军第三十八军办事处工作,1942年办事处裁撤后,先后在菊林中学、三原县中、三原中学、耀县中山中学临潼省立泾惠农职学校以教师职业为掩护,从事地下工作。其间又与中共组织失去联系,至1945年冬才与中共关中地委取得联系。1949年春,刘继曾奉派到中共临潼县委工作,任干训主任。5月,解放军攻占临潼后,被任命为华清中学副校长。11月,调回西安,筹备成立中苏友好协会西安分会,任副秘书长[11]

共和国时期

编辑

1952年,刘继曾调兰州西北民族学院工作。1958年,调任宁夏师范学院副院长,负责建立宁夏师范学院[12],1962年任中共宁夏大学委员会副书记、副校长[13]。1964年9月,当选为第二届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协副主席[14]文化大革命期间,刘继曾受到迫害,1975年12月22日病逝[15]

参考

编辑
  1. ^ 李盛平主编. 中国近现代人名大辞典. 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1989.04: 177. ISBN 7-80035-227-7. 
  2. ^ 梁星亮,惠郭俭著. 冯玉祥传. 北京:华夏出版社. 2000.07: 205. ISBN 962-8597-01-9. 
  3. ^ 吴崇信,梁星亮主编;中共陕西省委党史研究室,陕西省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编. 中共陕西历史人物传 第1卷. 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2001.11: 346. ISBN 7-224-05965-X. 
  4. ^ 邱树森主编. 中国历代人名辞典. 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 1989.03: 1346. ISBN 7-5392-0396-X. 
  5. ^ 《银川市教育志》编委会编著. 银川市教育志. 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 2010.12: 808. ISBN 978-7-227-04579-3. 
  6. ^ 余方平著. 商山探微:商洛历史若干问题研究. 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 2000.10: 67. ISBN 7-311-01737-8. 
  7. ^ 《商南县志》编纂委员会编. 商南县志. 北京:作家出版社. 1993.12: 862. ISBN 7-5063-0692-1. 
  8. ^ 政协华县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华县高塘渭华起义旧址文管所. 华县文史资料 第2辑 渭华起义 华县部分 专辑. 政协华县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华县高塘渭华起义旧址文管所. 1987.12: 11–15. 
  9. ^ 林耀华主编. 中国历代教育家传. 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广州分社. 1989.03: 629–631. ISBN 7-110-00662-X. 
  10. ^ 西安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 西安市志 第七卷 社会 人物. 西安:西安出版社. 2006.12: 430–431. ISBN 7-80712-224-2. 
  11. ^ 陕西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陕西省志·外事志. 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2001.08: 376. ISBN 7-224-05804-1. 
  12.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银川委员会文史和学习委员会编. 银川文史资料 第13辑.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银川委员会文史和学习委员会. 2004.12: 61–65. 
  13. ^ 洪洋主编. 宁夏文史资料 第29辑. 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 2015.09: 305–307. ISBN 978-7-227-06101-4. 
  14. ^ 宁夏百科全书编纂委员会编. 宁夏百科全书. 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 ,. 1998.09: 868. ISBN 7-227-01647-1. 
  15. ^ 郭化若主编.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史大辞典. 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1993.07: 932. ISBN 7-206-018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