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辉市第一高级中学
此條目或其章節极大或完全地依赖于某个单一的来源。 (2014年3月1日) |
卫辉市第一高级中学简称卫辉市第一中学或者卫辉一中,位于河南省新乡市卫辉市道西街东头路北200米,校址原来为明清卫辉府署、民国河北道署所在地。截至2014年有教职工315人,教学班60个,在校生3458名,建学历史超过110年。
卫辉市第一高级中学 | |
---|---|
地址 | 卫辉市道西街东头路北200米 |
坐标 | 35°24′42″N 114°04′25″E / 35.41167°N 114.07361°E |
其它名称 | 卫辉市第一中学 |
类型 | 省级重点高中 |
创办日期 | 1902年 |
创始人 | 于沧澜 |
学区 | 中国河南省新乡市卫辉市 |
校長 | 任延宇 |
副校长 | 肖培联 |
职员人数 | 315人[1] |
年级 | 三年制 |
学生人数 | 3458 |
校訓 | 见贤思齐 日新月异 |
学校网址 | https://web.archive.org/web/20131127075716/http://whsyz.com/default.aspx |
学校历史
编辑学校始建于清光绪二十八年(公元1902年)。当时卫辉知府于沧澜奉光绪帝诏兴学,将原来卫辉府的淇泉书院办成中学堂于汲县(卫辉市前身,1988年汲县改名而来)城内。1913年(民国2年),遵照当时河南省教育司指令,改名字为河南省立汲县中学,建教学楼一座,上下两层共四个教室,是最早的新式教室。1921年(民国10年),更名为河南省立第十二中学。1933年(民国12年),又改为河南省立汲县初级中学。1936年(民国25年),与省立第二女子中学合并,女生另院授课,校牌加注“第二院”以示区别。 1937年(民国26年)芦沟桥事变后,学校南迁,当时校长袁汝骧率领师生先后到许昌,后转禹县(今河南许昌市禹州市)。1945年日军投降后,在汲县旧址复校。1947年豫北“四•一”战役后学校迁至郑州郊区南曹、薛店、朱屯借民宅授课,郑州解放前夕还有部分师生迁至开封以及浙江金华。1948年(民国37年)11月汲县县城被中国人民解放军攻陷,中国共产党政府接收学校,将公立汲县中学以及私立的豫北、卫滨、正德、正源、普庆、乐天中学等七所中学并入,合并成新的太行公立卫辉中学。1949年(民国38年)秋,平原省建立,学校更名为平原省立卫辉中学。1952年平原省撤销后,重新改为为河南省立汲县中学,1956年又改称河南省汲县第一中学,1988年汲县撤县建市,学校更为今名。2002年学校举行了百年校庆。2005年,获得首批河南省示范性普通高级中学的称号[2][3]。
学校资源
编辑截至2014年,学校有计算机房4个,电脑500多台,图书馆藏书11万册,其中工具书1400册,电子图书10万册,配有教工阅览室和学生阅览室,物理实验室、化学实验室、生物实验室[4]。
名人故事
编辑1901年(清光绪27年),由于八国联军侵华,慈禧太后西逃,后来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经由西安回銮北京,曾在此设行宫居住。1986年时任国务院总理赵紫阳视察新乡,为新乡、汲县两级政府专门拨款进行建设[4]。
教学名师及著名校友
编辑名师
编辑监督石秉钧、耿春宴为日本留学生,学监暴式彬(字质夫)、教员刘纯仁(字粹轩)、张希圣(字宗周)、井伟生(字俊起)为清末举人[5][6]。
范文澜[7](1893—1969)中共中央委员, 历史学家, 191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1921年在河南省立汲县中学(现卫辉一中)任教,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知名校友
编辑方心芳[12](1907—1992)工业微生物学家,微生物研究所创始人,1924年就读于省立汲县中学(现卫辉一中)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李春昱 [13](1904-1988)构造地质学家,1921年毕业于省立汲县中学(现卫辉一中),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高为炳 [14](1925—1994)航空航天专家,四十年代就读于省立汲县中学(现卫辉一中),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崔俊芝 [15](1938— )计算数学、计算力学与软件工程专家,1957年毕业于汲县中学(现卫辉一中),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16];
淇泉书院轶事
编辑建于清乾隆十九年(1754年),院址位于卫辉府署西院。二十世纪初,清政府推行新政,各地废科举办学堂,淇泉书院于光绪二十八年(1902)改制为新式学堂——卫辉府官立中学堂。
公元2009年春,卫辉一中绿化校园时,在3号教学楼前发现四通清代石碑,碑刻记录的均为官绅向书院捐资助学的功德,这四通碑刻中,道光三十年(1850)《糜郡尊增加膏火碑记》、同治四年(1865)《书院重立碑记》、同治八年(1869)《书院捐廉加添膏火碑记》三通所载事件记录了一段轶事:道光三十年(1850),卫辉知府糜宣哲(字崧甫)卸任时,个人向淇泉书院捐制钱一千串作为助学基金,放入当铺,用所得利息,增加生员、童生资助名额,加添每人每月的膏火费(上学的费用),补助书院办学经费等。咸丰七年(1857),尚国钧任汲县知县后,因公挪用了糜知府捐赠的款项,一直未归还。同治二年(1863),知府杨维翰到任后得知此事,委派专人追缴才得以照旧加添膏火。同时,知府杨维翰谕令,嗣后无论府县,即便有万分紧急军务,一概不准提用。如果商人(从事金融业的当铺主)允许挪用,则拿该商人是问。同治八年(1869)春,知府杨维翰向书院捐款一千串,依照糜知府旧例加添膏火。只可惜助学章程刚刚定下来,未来得及举行“首发式”,杨知府便“以积劳终于府署”即逝于任上[18]。
从以上轶事可以看出当地注重教育的传统作风。
参考文献
编辑- ^ [1][永久失效連結]
- ^ 卫辉一中官网. [2014-02-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8-22).
- ^ 卫辉一中概述. [2014-02-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1-27).
- ^ 4.0 4.1 卫辉一中概述2[永久失效連結]
- ^ 卫辉一中概述3[永久失效連結]
- ^ 卫辉一中概述4[永久失效連結]
- ^ 范文澜简介[永久失效連結]
- ^ 卫辉一中概述5[永久失效連結]
- ^ 知名校友聂真[永久失效連結]
- ^ 嵇文甫[永久失效連結]
- ^ 尹达简介[永久失效連結]
- ^ 方心芳简介[永久失效連結]
- ^ 李春昱简介[永久失效連結]
- ^ 高为炳简介[永久失效連結]
- ^ 崔俊芝简介[永久失效連結]
- ^ 卫辉一中院士风采[永久失效連結]
- ^ 知名校友刘知侠[永久失效連結]
- ^ 淇泉书院轶事[永久失效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