噬頜龍屬
噬頜龍(屬名:Gnathovorax)是一屬艾雷拉龍科的蜥臀目恐龍,化石發現於巴西南里奧格蘭德州的聖瑪利亞組,年代為三疊紀晚期卡尼階,約2億3323萬年前。模式種兼唯一種卡氏噬頜龍(Gnathovorax cabreirai)是由克里斯蒂安·帕切科(Cristian Pacheco)等人於2019年描述、命名。正模標本是個幾乎完整、保存良好且關節相連的骨骼,是目前所發現最完整的艾雷拉龍科;附近還發現了喙頭龍目、犬齒獸亞目的遺骸。這樣狀態極佳的標本提供了過去艾雷拉龍科所知甚少的解剖學資訊,如顱內軟組織。[1]
噬頜龍屬 | |
---|---|
頭骨標本的照片(上)、3D掃描(中)、描繪圖(下) | |
科学分类 | |
界: | 动物界 Animalia |
门: |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
纲: | 蜥形纲 Sauropsida |
总目: | 恐龍總目 Dinosauria |
目: | 蜥臀目 Saurischia |
科: | †艾雷拉龙科 Herrerasauridae |
属: | †噬頜龍屬 Gnathovorax Pacheco et al., 2019 |
模式種 | |
†卡氏噬頜龍 Gnathovorax cabreirai Pacheco et al., 2019
|
發現
编辑正模標本CAPPA/UFSM 0009是一具幾乎完整、部分關節仍連接的骨骼,僅缺少部分左胸帶和左前肢,在2014年發現於巴西南里奧格蘭德州聖若昂-杜波萊西尼的馬切尚(Marchezan)遺址。這個地點保存了巴拉那盆地坎德拉里亞(Candelária)連續面的聖玛利亞組岩層。化石與其他關節連接的原帶齒獸類骨骼一起發現於泥岩層中。這層泥岩當時被一層含有關節脫落喙頭龍目遺骸的砂岩層所覆蓋。這些發現代表了馬切尚有多樣性高的動物群落。附近地區的對應岩床測量年代為晚三疊世卡尼階中期,約2億3323萬±73萬年前。[1]
2019年,克里斯蒂安·帕切科(Cristian Pacheco)、羅德里哥·穆勒(Rodrigo Temp Müller)、馬克斯·藍杰(Max Langer)、弗拉維·普雷托(Flávio Augusto Pretto)、雷納度·克伯(Leonardo Kerber)和瑟吉歐·迪亞斯·達席爾瓦(Sérgio Dias da Silva)發表、命名並敘述了單型屬。屬名由希臘語的gnathos(頜部)和拉丁語的vorax(貪婪,vorō〔吞噬〕+−āx〔傾向〕)組成;種名紀念發現標本的古生物學家瑟吉歐·富塔多·卡布雷拉(Sérgio Furtado Cabreira)博士。[1]
分類
编辑噬頜龍屬於艾雷拉龍科,這是一群中小型肉食性恐龍。敘述論文中的支序分類學分析辯證道艾雷拉龍科屬於基礎蜥臀目,排除於獸腳亞目與蜥腳形亞目之外。在科內,噬頜龍與艾雷拉龍、聖胡安龍構成多分支系統。支序圖如下方所示:[1][2]
恐龍總目 Dinosauria |
| |||||||||||||||||||||||||||||||||||||||||||||||||||||||||||||||
古生物學
编辑噬頜龍的正模標本保存良好到敘述者得以重建出腦部的數位內模。牠的小腦有很大的小腦側葉窩(floccular fossa lobe,FFL),通常(但不是全部)被認為是腦部管理眼睛、頭部和頸部活動的區塊。此特徵為多數古生物學家認為較大的FFL代表著活躍掠食者的習性,並用來解釋為何這在後來的蜥腳形亞目減少、獸腳亞目則否的現象。噬頜龍提供的軟組織資訊與艾雷拉龍科的其他食肉證據(如牙齒、爪子)相符。根據形態變異分析,艾雷拉龍科與肉食性基礎蜥腳形亞目的牙齒比例與獸腳亞目的略微吻合,但艾雷拉龍科與蜥腳形亞目彼此並不吻合。可以推測,在三疊紀的卡尼階,艾雷拉龍科佔據大型掠食者棲位,而小型蜥腳形亞目佔據小型肉食性、或雜食性棲位。在諾利階艾雷拉龍科和肉食蜥腳形亞目滅絕後,獸腳亞目成為多種體型等級的優勢掠食恐龍,並促進蜥腳形亞目演化成更大型、專注植食性的生態位。[1]
參考來源
编辑- ^ 1.0 1.1 1.2 1.3 1.4 Pacheco, Cristian; Müller, Rodrigo; Langer, Max; Pretto, Flávio; Kerber, Leonardo; da Silva, Sérgio Dias. Gnathovorax cabreirai: a new early dinosaur and the origin and initial radiation of predatory dinosaurs. PeerJ. 2019. doi:10.7717/peerj.7963.
- ^ 存档副本. [2021-02-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