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塘農業

中国的一种独特的农业种植模式,将鱼塘的渔业和塘岸的种植业产品相互结合补充。

基塘農業(Pond Agriculture)是中國一種特殊的耕種模式,主要分布於珠江三角洲

方法

编辑

珠江三角洲平原上的居民將低窪易有水患之處挖成池塘飼養魚類,挖出的塘泥堆於周圍,稱為“基堤”或“基”,基堤上種植果樹甘蔗桑樹花卉等,如此既能防洪,又能增加收入,而農作物在加工過程中產生的物料,尚可投入池中作為飼料

基塘農業的形式經過反覆改進後,“基”與“塘”的比例約為「基七塘三」、「基六塘四」。

適合發展的地區

编辑

適合農業發展,但容易發生水患的地區,如中國廣東順德南海等市[1]

分類

编辑

依照種植的農作物,約可以分為下列三種類型:

  • 防洪、灌溉。
  • 水陸互養、能量循環,可節省飼料與肥料的成本。
  • 土地集約利用,收成多元,農產與漁產皆得。
  • 人民漸趨富裕。
  • 可根據市場需求,種植較高價經濟作物,也同時帶動加工業發展。

現況

编辑

由於中國1978年經濟改革開放,都市擴張及工業發展迅速,許多基塘被填平成住宅或工業用地,使多數基塘消失[3]。蔗糖產量稍多的基本上只剩下湛江,而早在2000年湛江糖蔗面積已減少1/3,糖價再降,湛江蔗農進一步在萎縮。

參考資料

编辑
  1. ^ 桑基魚塘生態農業與珠江三角洲近代風雲.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27) (中文). 萬曆九年(1581)順德龍山、南海九江等地的基塘皆佔耕地的五成以上 
  2. ^ 華南地區農業.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27) (中文). ☉基塘農業的形成的背景、☉基塘農業的特色 
  3. ^ 華南地區農業.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27) (中文). ☉基塘農業轉型的原因 

相關條目

编辑

外部連結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