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聪汗钱(无圈点满文:ᠰᡡᡵᠠ
ᡴᠠᠨ ᠨᡳ
ᠵᡳᡴᠠ
有圈点满文: ᠰᡠᡵᡝ
ᡥᠠᠨ ᠨᡳ
ᠵᡳᡥᠠ
,sure han -ni jiha),又称聪汗之钱[1]天聪通宝后金货币,于皇太极在位期间铸行的当十大钱。天聪汗钱的钱文为无圈点的老满文,正面钱文按左、上、下、右的顺序读,直译为“聪汗之钱”,背面钱文译为“十”和“一两”。

天聪汗钱实物正面钱文

历史

编辑

天命十一年(1626年)八月二十一日,后金大汗努尔哈赤宁远战败身亡,其第八子皇太极继承汗位,次年改元“天聪”。天聪元年(1627年)仿明天启大钱铸行天聪汗钱。天聪汗钱为当老满文十大钱,该钱面文直译为“天聪汗之钱”,钱背穿孔左方为老满文“十”,右穿孔侧为“一两”。由于当时东北地区货币经济并不发达,还存在物物交换的原始交易,同时战争中掠夺的大量财富减少了对本朝货币的需求,因此天聪汗钱的铸行量很少。[2]

钱文

编辑
天聪汗钱正背面拓印图

天聪汗钱正钱文为无圈点的旧满文。正面钱文直译为“聪明的的钱”,通常被释读为“聪汗之钱”或“天聪汗钱”,需按照左、上、下、右次序来读:左侧“ᠰᡡᡵᠠ”读若“苏勒”,意为“聪明”;上方“ᡴᠠᠨ”读若“哈恩(汗)”,意为“”;下方“ᠨᡳ”读若“尼”,意为“之”、“的”;右侧“ᠵᡳᡴᠠ”读若“吉哈”,意为“钱”。背面钱文直译为“十”和“一两”为仿当时明朝天启钱的记值和记重,右侧上方钱文“ᡝᠮᠣ”读若“厄穆”,意为“一”;右侧下方钱文“ᠶᠠᠨ”读若“雅恩(烟)”,意为“两”;另一钱文“ᠵᠣᠸᠠᠨ”或左或上,读若“诸瓦恩(专)”,意为“十”。[3]

参考文献

编辑
  1. ^ 上海博物馆青铜器研究部,《上海博物館藏錢幣 元明清錢幣》,上海书画出版社
  2. ^ 皇太极与天聪汗钱. 中国艺术报. [2013-12-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2-17). 
  3. ^ 《清仪阁所藏古器物文》第三卷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