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娜依达·吉皮乌斯
此條目需要添加合適的資訊框模板,或是更新現有的資訊框。 (2009年10月21日) |
季娜依达·尼古拉耶芙娜·吉皮乌斯(俄语:Зинаи́да Никола́евна Ги́ппиус,IPA:[zʲɪnɐˈidə nʲɪkɐˈlajɪvnə ˈɡʲipʲɪus] (ⓘ);1869年11月20日—1945年9月9日),俄罗斯象征主义诗人及作家。她是象征主义哲学家德米特里·梅列日科夫斯基的妻子,他们的婚姻持续了52年。她也是共济会会员。其诗清澈明快、意象舒张,具有宗教意味。1920年后不满十月革命而流亡法国,1945年卒于巴黎。著有诗集《1889—1903年诗集》、《1903—1909年诗选》、《1914—1918 年,最后的诗篇》、《闪烁集》等。其诗具有强烈的宗教意味,融合了高度的理性和紧张的激情,对那个时代的荒诞感有所反应。
生平与创作
编辑吉皮乌斯出生在俄罗斯图拉省別廖夫的一个日耳曼血统的官僚家庭,少年时代在乌克兰的涅任度过,其间阅读了果戈理、屠格涅夫、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1888年结识了哲学家、诗人梅列日科夫斯基,次年结婚。之后他们移居彼得堡,在那儿住到1919年12月。1906年至1914年曾至巴黎旅行,并在那儿购置了住宅。[1]
1888年,吉皮乌斯发表了自己的处女作,但她的作品到1905年才受到重视。他们在利捷伊内街24号的住宅后来成为象征派的活动中心。在彼得堡时期,她发表的作品有论文集《文学日记》、小说《鬼洋娃娃》、两卷包括1910年之前诗作的诗集以及《近年诗抄》(1918)。这时期评论家大多认为她的小说有些主题先行,人物缺乏真实感,然而她的诗歌技巧却受到普遍赞扬。诺肯季·安年斯基评论她的诗歌“总是透露出一种惶恐不安,或是言犹未尽的意思,或是心中摆锤的痛苦的摇摆”。[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