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德烈·布勃诺夫

安德烈·谢尔盖耶维奇·布勃诺夫(俄语:Андре́й Серге́евич Бу́бнов,1884年3月22日(4月4日)—1938年8月1日)他是全联盟共产党(布尔什维克)中央组织局委员、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书记处候补书记、工农红军政治部主任、《红星报》的主编。[1]

安德烈·布勃诺夫
Андрей Бубнов
人民啟蒙委員
任期
1929年9月—1937年10月
总理阿列克谢·李可夫
维亚切斯拉夫·莫洛托夫
前任阿纳托利·卢那察尔斯基
继任彼得·秋爾金俄语Тюркин, Пётр Андреевич
苏联红军政治總局局長
任期
1924年1月17日—1929年10月1日
总统米哈伊尔·伏龙芝
克利缅特·伏罗希洛夫
前任弗拉基米尔·安东诺夫-奥夫谢延科
继任扬·加马尔尼克
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軍事革命委員會主席
任期
1918年7月12日—1918年9月18日
前任弗拉基米尔·彼得洛维奇·扎东斯基
继任費奧多爾·謝爾蓋耶夫
第六屆英语Central Committee elected by the 6th Congress of the Russian Social Democratic Labour Party (Bolsheviks)苏共政治局委員
任期
1917年10月10日—1917年11月29日
第十三屆英语13th Secretariat of the All-Union Communist Party (Bolsheviks)苏共书记处正式成員
任期
1925年4月30日—1925年12月31日
第十四屆英语14th Politburo and the 14th Secretariat of the All-Union Communist Party (Bolsheviks)第十五屆英语15th Secretariat of the All-Union Communist Party (Bolsheviks)苏共书记处委員
任期
1926年1月1日—1930年7月13日
第十三屆英语13th Orgburo of the All-Union Communist Party (Bolsheviks)第十四屆英语14th Orgburo of the All-Union Communist Party (Bolsheviks)第十五屆英语15th Orgburo of the All-Union Communist Party (Bolsheviks)第十六屆英语16th Orgburo of the All-Union Communist Party (Bolsheviks)全联盟共产党(布尔什维克)中央组织局委員
任期
1924年6月2日—1934年2月10日
个人资料
出生安德烈·谢尔盖耶维奇·布勃诺夫
(1883-03-23)1883年3月23日
 俄罗斯帝国伊万诺沃-沃茲涅先斯克
逝世1938年8月1日(1938歲—08—01)(55歲)
 苏联莫斯科
国籍 俄罗斯帝国(1883-1917)
 蘇維埃俄國(1917-1922)
 苏联(1922-1938)
政党蘇聯共产党 苏联共产党(1903-1938)
母校莫斯科農業研究所英语Russian State Agrarian University - Moscow Timiryazev Agricultural Academy
职业革命家、政治人物

生平

编辑

1883年,出生于弗拉基米尔省伊万诺沃的商人家庭。1903年,加入苏联共产党。1905年,任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伊万诺沃—沃兹涅先斯克党委员会委员。1906年,任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伊万诺沃—沃兹涅先斯克联盟执行局委员。1907年,先后在莫斯科、下诺夫哥罗德、彼得堡、萨马拉等地从事党务工作。

1917年,当选党中央领导十月武装起义的革命军事总部成员,任彼得堡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火车站政委。1918年,任乌克兰共产党中央委员。1918年,任乌克兰共产党基辅地下区域局委员,参与平定喀琅施塔得起义。1920年,任俄共中央东南局委员、顿河党委委员兼任北高加索军区和骑兵第1集团军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1922年,任俄共中央宣传鼓动部部长。1923年,参加托洛茨基反对派。1924年,任红军政治部主任。

1925年,任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书记处候补书记。1926年中山舰事件期间化名伊万诺夫斯基访问中国广州,率“苏俄观察团”对苏联顾问在华的军事、政治工作进行考察。1929年,任苏俄教育人民委员会委员。1937年,被捕遭到枪杀。1956年,平反恢复党籍。

参考文献

编辑
  1. ^ Бубнов Андрей Сергеевич. www.hrono.ru. [2018-03-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