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松政革命根据地

建松政革命根据地(1934年8月—1947年1月),又称建松政苏区(1937年以前)、建松政游击区(1935年以后),是中国共产党福建省北部建阳松溪政和浦城四县交界地带建立的一块革命根据地,最初为闽赣省的组成部分,1947年发展为闽浙边革命根据地。得名于建阳、松溪、政和三县。

1934年8月,中国工农红军闽北独立师政和县西表成立建松政革命委员会,杨则仕为主席。9月底,在西表召开建松政工农兵代表大会,成立建松政县苏维埃政府(又称建松政苏维埃政府),张顺礼为主席,杨则仕为副主席。辖建松政浦城四县。1935年1月,建松政苏区失陷;3月,闽北独立师再次进入建松政,恢复根据地;5月,成立建松政军政委员会,洪坤元为主席,机关设在政和西表,后迁驻松溪县浦城县交界处的仙山岗。1938年1月,建松政游击队370多人,奉命编入新四军第三支队第五团北上抗日。1941年2月,国民党方面的“闽浙赣三省边区剿匪指挥部”围攻建松政革命根据地,使其遭受严重破坏。1942年春,国军第80师李良荣部对闽北发动第二次军事围攻,建松政游击队采取避战策略,并发展到60多人。1943年2月,国民党当局调集重兵进攻建松政革命根据地,烧毁村庄100多个,2000多户人家流离失所,上千人被杀害。1947年1月,中共闽浙赣区委决定在原建松政特委基础上,建立闽浙边地委[1][2][3]

参见

编辑

参考文献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