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跋提 (長鄉縣侯)
拓跋提(5世紀—494年),鲜卑名步洛提[1][2],魏太武帝拓跋燾之孙,臨淮宣王拓跋譚之子。
正平二年(452年)其父臨淮宣王拓跋譚薨,拓跋提襲其爵位,又為梁州刺史。太和年间,北魏朝廷经济困难,魏孝文帝元宏为了南征,用三千匹帛买断了临淮王拓跋提的宗室属籍,又用二千匹缣买断了乐良王元长命的宗室属籍[3][4]。後因拓跋提貪縱而被削去爵位兼增加刑罰,而徙配北鎮。後來拓跋提的儿子員外郎元颖免冠請求除去官職,代替父親戍邊,但是孝文帝並不准許。
後來拓跋提跟從聖駕南伐。至洛陽後,參與制定遷都這提議。但是其後不久便去世,以參與預備遷都有功,被追封長鄉縣侯。宣武帝時,贈雍州刺史,以谥号「懿」。其子元昌於宣武帝時復封臨淮王。
儿子
编辑参考资料
编辑- ^ 贾振林编著. 《文化安丰》. 郑州: 大象出版社. 2011年11月: 239–240. ISBN 978-7-5347-6898-9.
- ^ 赵君平,赵文成编. 《秦晋豫新出墓志搜佚续编》. 北京: 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2015.07: 123. ISBN 978-7-5013-5598-3 (中文(繁體)).
- ^ 《魏书·卷十九上·列传第七上》:初,遥大功昆弟,皆是恭宗之孙,至肃宗而本服绝,故除遥等属籍。遥表曰:“窃闻圣人所以南面而听天下,其不可得变革者,则亲也,尊也。四世而缌服穷,五世而袒免,六世而亲属竭矣。去兹以往,犹繫之以姓而弗别,缀之以食而弗殊。又律云议亲者,非唯当世之属亲,历谓先帝之五世。谨寻斯旨,将以广帝宗,重盘石。先皇所以变兹事条,为此别制者,太和之季,方有意于吴蜀,经始之费,虑深在初,割减之起,暂出当时也。且临淮王提,分属籍之始,高祖赐帛三千匹,所以重分离;乐良王长命,亦赐缣二千匹,所以存慈眷。此皆先朝殷勤克念,不得已而然者也。古人有言,百足之虫至死不僵者,以其辅己者众。臣诚不欲妄亲太阶,苟求润屋,但伤大宗一分,则天子属籍不过十数人而已。在汉,诸王之子不限多少,皆列土而封,谓之曰侯,至于魏晋,莫不广胙河山,称之曰公者,盖恶其大宗之不固,骨肉之恩疏矣。臣去皇上,虽是五世之远,于先帝便是天子之孙,高祖所以国秩禄赋复给衣食,后族唯给其赋不与衣食者,欲以别外内限异同也。今诸庙之感,在心未忘;行道之悲,倏然已及。其诸封者,身亡之日,三年服终,然后改夺。今朝廷犹在遏密之中,便议此事,实用未安。”
- ^ 《北史·卷十七·列传第五》:遥表曰:窃闻圣人所以南面而听天下,其不可得变革者,则亲也尊也。四世而缌服穷,五世而袒免,六世而亲属竭矣。去兹以往,犹繫之以姓而弗别,缀之以食而弗殊。又律云议亲者,非唯当世之属亲,历谓先帝之五世。谨寻斯旨,将以广帝宗,重盘石。先皇所以变兹事条,为此别制者,太和之季,方有意于吴、蜀,经始之费,虑深在初,割减之起,暂出当时也。且临淮王提分属籍之始,高祖赐帛三千疋,所以重分离;乐良王长命亦赐缣二千疋,所以存慈眷。此皆先朝殷勤克念,不得已而然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