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敦化(1893年7月—1985年1月),字意吾。广东兴宁人。教授、硫酸和工业化学专家。

李敦化
出生1897年7月
 大清广东省兴宁
逝世1985年1月
 中国广东省广州市
国籍 中华人民共和国
职业大学教授

生平

编辑

1897年7月(光绪二十三年),生于广东兴宁,其父亲李曰京曾任广东咨议局议员[1]。小时就读和毕业于兴宁学堂[2]。1907年(光绪三十三年)入读两广高等工业学校预科[1][3]

1912年7月[1](一说1911年[4])官费选派[1]留学日本,先后就读东京东亚预备学校东京第一高等学校京都第三高等学校[1]东京帝国大学工学部应用化学科[4]

1920年7月毕业,同年9月到大阪化学工厂实习[1]

1921年回国,任教于广东省立工业专门学校广州市民大学[1][5]

1924年,孙文创立广东大学黄埔军校,李被聘请为广东大学筹备处委员、理科教授主讲应用化学,兼任黄埔军校教官,教授火药兵器,后兼任军器研究处研究员[1]

1928年,李敦化教授主持建设了中国最早的硫酸厂之一的梧州硫酸厂[1],任厂长、总工程师[1]。厂内设备使用德国制,但因工艺问题未能投产。李利用当地产硫铁矿生产硫酸,取得了突破,获得工业界推崇[4],写就《梧州硫酸厂办理经过报告书》[1]

1933年8月,回到中山大学任教,与萧冠英等一同创立中大工学院[1]。期间写就《硫酸制造法》、《硝酸制造法》、《碱工业》、翻译《最新化学工业大全》等书[1]

抗战期间,随中大转移到云南澄江、广东坪石等地。在坪石任广东省营化工材料厂总工程师兼任厂长[6][1]。在困难条件下就地取材,生产出了急需的硫酸、盐酸等产品,获得国民政府颁发的“胜利勋章”、“久任教授奖金”[1]

1951年开始研究无机工业催化。先后发表《钨冶金法研究》、《关于接触硫酸工业用钒触媒的一些探讨》、《关于废钒触媒复活利用问题的一些探讨》、《关于非钒触媒在接触硫酸工业上的应用问题》、《钼代钒制造硫酸工业用触媒》等论文。撰写了专著《硫酸工艺学》。《关于废钒触媒复活利用问题的一些探讨》,曾被收入美国《化学文摘》、日本《硫酸》杂志。同年,商务印书馆再版《硫酸制造法》,新发表译著《最新化学工业大全 第二册》[1]

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李任华南工学院筹备委员会委员[4]

1954年,商务印书馆发表译著苏联K M 马林《硫酸工业》[1]

1956年,李教授与罗明燏院长、冯秉铨教务长第一批招收研究生,每人一人[7]

1985年1月27日,在广州病逝,享年93岁[4]

著作

编辑
  • 硫酸制造法 1937年[6][8]
  • 硝酸制造法
  • 碱工业[9]
  • 无机化学
  • 硫酸工学 (译著,原著:MK 马林)[10]
  • 无机酸工业(合译)
  • 最新化学工业大全(合译,原著松井元太郎)
  • 增订化学工业大全(合译)

参考

编辑
  1. ^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李敦化 兴宁市当代人物专题. 
  2. ^ 广西图书馆. 李敦化. [失效連結]
  3. ^ 两广工业学堂. www.gzzxws.gov.cn. [2020-03-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08). 
  4. ^ 4.0 4.1 4.2 4.3 4.4 未知. 缅怀敬爱的李敦化教授. 硫酸工业. 1985 [2020-03-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26). 
  5. ^ 李坚论许崇清与广州市民大学. [永久失效連結]
  6. ^ 6.0 6.1 华南理工大学档案馆. 
  7. ^ 【我看70年新成就】直属系统优秀征文展——华南理工大学. [失效連結]
  8. ^ 硫酸制造法(1950年再版). 商务印书馆. 1950: 536. 
  9. ^ 李, 敦化. 碱工业. 广州市: 國立中山大學出版部. 1935: 352. 
  10. ^ MK 马林,李敦化. 硫酸工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56,1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