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糊電子學
模糊電子學(Fuzzy electronics)是由模糊逻辑取代雙值逻辑代数的电子学。模糊電子學是是由專門硬體實現的模糊逻辑。可以和用傳統處理器上的軟體實現的模糊逻辑相比較。模糊電子學有許多的應用,包括控制系統及人工智能。
歷史
编辑第一個模糊電子電路是由Takeshi Yamakawa等人在1980年用分立的雙載子電晶體所設備。第一個工業模糊應用是1982年在丹麥的水泥窯,第一個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是由Masaki Togai和Hiroyuki Watanabe在1984年所作。Yamakawa在1987年建構了第一個類比的模糊控制器,第一個數位的模糊控制器是Togai在1988年所發明(Russo, pp. 2-6)。
第一個模糊電子邏輯晶片在1990年代初期問世。Omron和NEC在1991年宣佈開發專門的模糊晶片[1]。Omron在二年後的一場技術展會中發表了可以運作的模糊晶片[2]。
相關條目
编辑參考資料
编辑- Ahmad M. Ibrahim, Introduction to Applied Fuzzy Electronics, ISBN 0-13-206400-6.
- Abraham Kandel, Gideon Langholz (eds), Fuzzy Hardware: Architectures and Applications, Springer Science & Business Media, 2012 ISBN 1461540909.
- Marco Russo, "Fuzzy hardware research from historical point of view", op. cit. chapt. 1.
延伸閱讀
编辑- Yamakawa, T.; Inoue, T.; Ueno, F.; Shirai, Y., "Implementation of Fuzzy Logic hardware systems-Three fundamental arithmetic circuits", Transactions of the Institute of Electronics and Communications Engineers, vol. 63, 1980, pp. 720-721.
- Togai, M.; Watanabe, H., "A VLSI implementation of a fuzzy inference engine: towards an expert system on a chip"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Information Sciences, vol. 38, iss. 2, April 1986, pp. 147-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