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4′6.7″N 120°19′0.6″E / 36.068528°N 120.316833°E / 36.068528; 120.316833

永安大戏院
永安大戏院旧影
概要
地點青岛市市南区
地址平度路22号
竣工日1924年
拆除日1994年

永安大戏院,初名新舞台,是原址位于中国山东省青岛市市南区平度路22号的一处戏院,建于1924年,曾经是青岛市第一大剧场,也有“华北第一大剧场”之称[1][2],1994年拆除。

历史

编辑

永安大戏院建于1924年,为富商刘子山所建,原名“新舞台”。1933年被出售给殷宝义,改名“大舞台”。1938年9月由裴君衡、吕耕三等人接手,改名“光陆大戏院”。1945年日本投降后复名“大舞台”。1947年1月由章耕夫等人承包,改名“新新大舞台”,同年7月发生租赁双方在报纸上互相攻击的事件,经警察局出面干涉,令戏院暂时停演。1948年2月3日,戏院因难以维持,以法币五亿元卖给柳宏林、代竹亭、王振宇等九人,更名为“永安大戏院”。1951年4月27日,戏院由青岛市人民政府文教局接管,1955年2月文化局成立时划归文化局。文革期间1966年更名为“延安剧院”,1985年复名永安大戏院。[2]

戏院早年以上演京剧与电影为主。因规模较大、设备较齐全,在此出演者多为名家,“四大名旦”、“四小名旦”、“四大须生”均曾在此演出[2]。1927年2月,余叔岩杨小楼梅兰芳尚小云程砚秋荀慧生高庆奎筱翠花程继先等应山东督军张宗昌之邀为其父庆生,刘子山因与张宗昌同乡之便邀请一行人到青岛新舞台演出,一行人在青岛连演三天,场场爆满。1933年,余叔岩、梅兰芳、尚小云、马连良到此演出。1938年,吴素秋袁世海在此演出。程砚秋1940年起多次率团在此演出。1943年,马连良、裘盛戎、袁世海、杨宝森李少春张君秋叶盛兰等相继在此演出。1949年青岛解放后,永安大戏院成为新成立的青岛市京剧团的固定演出场所,该团领衔主演有言少朋张少楼张春秋等。1950年5月,程砚秋率团在此演出。同年,尚小云先后三次在此演出。1952年8月17日至9月11日,梅兰芳率梅兰芳剧团在此演出梅派名剧《贵妃醉酒》、《霸王别姬》、《宇宙锋》等。1953年8月,马连良率马连良剧团在此演出马派名剧《借东风》、《苏武牧羊》、《三娘教子》等。1957年夏,杨宝森带病率天津京剧团在此演出。1980年代曾在此演出的京剧名家有李炳淑言兴朋方荣翔孟广禄等。1982年8月,相声名家冯巩侯耀文石富宽姜昆李文华等在此举行相声晚会。[3]

1994年,永安大戏院拆除重建[3],2001年改为青岛市群众艺术馆馆址[4]

建筑特色

编辑

永安大戏院初建时建筑面积2445平方米,砖木结构,大门内为门厅,门厅内为演出大厅,观众席分3层,有座位1214个,总共可容纳近3000人[2][3][4]。青岛解放后对戏院的改造中,取消了三楼观众席,一楼“码票”席改为办公室和观众休息室,二楼两侧为走廊,长条座椅改为单人座椅,有座位1600个[5]

相关条目

编辑

参考资料

编辑
  1. ^ 青岛市史志办公室 (编). 第三篇 机构社团 文化设施,第二章 文化设施. 《青岛市志·文化志》. 北京: 新华出版社. 1998. ISBN 7-5011-4158-4. 
  2. ^ 2.0 2.1 2.2 2.3 默然. 青岛最大的剧场——永安大戏院. 山东省文化厅史志办公室 青岛市文化局史志办公室 (编). 《山东省文化艺术志资料汇编 第10辑 青岛市《文化志》资料专辑》. 济南. 1986. 
  3. ^ 3.0 3.1 3.2 吕铭康. 《青岛艺海》. 青岛: 青岛出版社. 2019. ISBN 978-7-5552-7501-5. 
  4. ^ 4.0 4.1 青岛市史志办公室 (编). 第五篇 文化艺术,第二章 文化设施与场所. 《青岛市志(1978-2005)·文化卷》. 北京: 方志出版社. 2013. ISBN 978-7-5144-1051-8. 
  5. ^ 鲁海. 《青岛与戏剧》. 青岛: 青岛出版社. 2014: 184–195. ISBN 978-7-5552-073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