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慕特·瑞霖
海慕特‧瑞霖(德語:Helmuth Rilling,1933年5月29日—)是德国指揮家、音樂教育家,更是當今巴赫音樂的權威。[來源請求]
海慕特·瑞霖 | |
---|---|
出生 | 1933年5月29日 (91歲) 斯图加特 |
母校 | |
职业 | 指挥家、合唱指挥、Kirchenmusikdirektor、大學教師、作曲家、风琴师 |
雇主 | |
奖项 | Knight Commander's Cross of the Order of Merit of the Federal Republic of Germany、Theodor Heuss Award、赫伯特·冯·卡拉扬音乐奖、巴赫奖章、Brenz-Medaille in Silber |
生平
编辑1933年出生於德國斯圖加特,1954年創辦加辛格合唱團(Gächinger Kantorei),1965年創辦斯圖加特巴赫樂團(Bach-Collegium Stuttgart),密集演出及推廣巴赫音樂。此外,也積極推廣浪漫及現代音樂,經常委託創作並演出當代作曲家作品。瑞霖足跡片佈全球,曾和維也納愛樂、紐約愛樂、日本NHK交響樂團、以色列愛樂等世界重要樂團合作。
瑞霖是美國奧勒岡巴赫音樂節的創辦人及藝術總監。1981年創辦斯圖加特國際巴赫學院(Internationale Bachakademie Stuttgart),同時也在世界各地與當地合作舉辦國際「巴赫學院」,為學生們舉辦大師班與講座,包括2010年及2012年於台灣舉辦之「台北巴赫音樂節」。
瑞霖是史上首位錄製全套巴赫清唱劇的指揮家,更是錄製巴赫作品全集錄音計畫的幕後推手,在2000年(巴赫逝世250周年紀念)發行全套172張CD。同年他以彭德瑞茲基《信經》獲得葛萊美獎。 近年錄音作品包括:海頓、韓德爾作品及古拜杜琳娜之《根據聖約翰福音所寫耶穌之受難與復活》;布瑞頓《戰爭安魂曲》之現場錄音;委託創作Sven-David Sandström《彌賽亞》及威爾第《安魂曲》。
瑞霖獲頒多項國際榮譽獎項,包括1994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音樂大獎,1995年獲賀伊斯獎。2003年獲選成為美國國家藝術科學院榮譽會員。2008年獲頒德國巴登──符騰堡州最高榮譽──史道弗金質獎章。2011年獲巴登節慶大劇院頒贈卡拉揚獎,2012年獲馬丁路德獎章,2013年獲ECHO回聲古典大獎終身成就獎,2014年獲頒德國最高榮譽的大十字功績帶星勳章,表彰他對音樂與全人類的貢獻。[1]
参考来源
编辑- ^ 摘自2014年台北國際合唱音樂節節目冊(台北:台北愛樂文教基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