涼水井村

澳門已消失的村落

涼水井村,是昔日位於現今澳門聖安多尼堂區定安街、大井巷和涼水街等位置的一個古村落,現已消失。

被當局封口的古水井,其水質已不宜飲用

名稱由來及歷史

编辑

涼水井村處於新橋田畔街以東、石牆街以北,昔日數十人家聚成一村,而村民都是居住於矮屋的佃戶。村裡曾有兩口水井一為大井,該井有別於澳門其他村落的水井,井口以花崗石砌成方形,與一般圓形井口不同,村民從中取水飲用、洗衣和灌溉耕作。由於該井井水清涼,村名亦因此而來。另一口井名為「鯉魚井」,亦稱小井,據說該井因水質優良而十分適合泡,但依然不及大井清涼,所以大井名為“涼水井”。據記載,清初康熙年間,山水畫吳歷由中國內地抵澳,在未入澳門葡城大三巴修院前曾寓居於此村[1]

1862年,澳葡政府佔領涼水井村,並且在該處開闢道路及與建房屋,即今定安街、大井巷和涼水街等位置,經過百多年的發展,村落已消失不見,但現時還餘下一些反映了澳門古村落面貌的舊建築。

現況

编辑

現今涼水街依然保留了部分古村落特點,仍保持原貌的涼水大井,因水質不宜飲用被民政總署封掉井口。現時僅存的數間舊村屋因被澳門政府當局指是文物,業主不能拆掉重建,然內裡早已殘破不堪,有白蟻蟲蛀、漏水等問題,並不適合居住。有聲音指舊村屋衛生環境惡劣,十分破爛,應將之拆除重建,亦有聲音認為舊村屋歷史底蘊深厚,具有保育價值,又建議澳門文化局以市價收購這些村屋,或採以屋易屋方式,保留古村落特色的同時,適當安置原本在其中居住的居民[2][3]

鏡湖醫院步入涼水街和安定街,可見其中一間尚存的舊村屋
從青草街之間的涼水街的交界望向鏡湖醫院
涼水街現狀
定安街內部環境
新舊建築交錯並存


參考資料

编辑
  1. ^ 澳門街道網對涼水井村的介紹 互联网档案馆存檔,存档日期2018-02-19. [2016/10/04]
  2. ^ 街坊倡針對性保育古建築 互联网档案馆存檔,存档日期2014-12-13.,澳門日報,2014-11-29
  3. ^ 涼水井村具保育價值 互联网档案馆存檔,存档日期2014-12-13.,澳門日報,2014-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