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文璿(?年—?年),字衡玉,號政菴,仁壽人,後置業簡州西董家埂,遂入籍簡州,由乾隆癸酉拔貢、乾隆丙子舉人,五十四年二月選任鄰水縣教諭[1][2][3][4]

游文璿
大清四川鄰水縣教諭
籍貫仁壽
字號字衡玉,號政菴
出生?年?月?日
逝世?年?月?日
親屬曾祖、祖、父,母
出身
乾隆癸酉拔貢、乾隆丙子舉人
著作
  • 《逸齋存草》

註釋

编辑
  1. ^ 「游文璿,字衡玉,號政菴,縣志,仁壽人,精舉業以先正爲宗,有《逸齋存草》行世,置之儲氏六子集中不復可辨,其爲學沈思解悟,每與門弟子講論,敷腴朗暢,人人意有所得,邑令俞公慕其文,行延主鼇峯書院十餘年,及門之士久黌序登賢書者三百餘人,乾隆丙子舉於鄉,官鄰水縣教諭」。《光緒資州直隸州志》嘉慶二十年刻本卷十八
  2. ^ 「教諭……游文璿,仁壽人,乾隆丙子舉人,五十四年任」,道光元年《鄰水縣志》卷二
  3. ^ 「教諭……游文璿,仁壽,乾隆丙子舉人,五十四年任」,道光十五年《鄰水縣志》卷之四職官志
  4. ^ 「游文璿,字玉衡,號政庵,仁壽人。後置業簡西董家埂,遂入籍簡州。乾隆癸酉拔貢,丙子舉於鄕。精制舉業,以先正爲宗。有逸齋存草行世,置之儲氏六子集中,不復可辨。其爲學沈思解悟,每與門弟子講論,敷腴朗暢,人人意有所得也。仁壽令俞公慕其文行,延主鰲峯書院十餘年,及門之士入黌序登賢書者三百餘人。乾隆五十四年,授鄰水縣敎諭。五十九年解組歸。卒後,門人爲立德敎坊,譔贊者則永寧知縣朱雲煥也。子于濂,廩生。參乾隆志、仁壽縣志、鄰水縣志及游氏譜增節。按《仁壽縣志》云文璿字衡玉,誤。今據嘉慶通志游氏譜改正。附《嘉慶通志》游文璿傳:游文璿,字玉衡,號政庵,乾隆丙子舉人,官鄰水縣敎諭。性坦率,待人從無疾言遽色。晚年崇尙理學,於濂、洛、關、閩之書,俱能析其奧。按嘉慶通志云文璿號正菴,誤。今據《仁壽縣志》《游氏譜》改正。」,《簡陽縣志》卷十三士女篇文苑四,四川官印刷局代印